《桃花源記》:陶淵明的“理想國”

東晉末年,田園詩人陶淵明創作了《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陶淵明的“理想國”

這篇散文以武陵郡的某個打漁為生的人無意中闖入一片桃花林,繼而發現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桃花源為線索。借打漁者親眼所見之景而描繪了陶淵明心中的“理想國”,構築了一個美好的烏托邦世界。

這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呢?

陶淵明寫道: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這裡有遼闊而平坦的土地,房屋鱗次櫛比地排列,家家有肥沃的土地,桑竹綠植環繞著清泉瑤池,道路通途向四面八方延伸開來,雞鳴狗吠,人們在田間勞動耕種,男女老少在這裡生活得怡然自得……

這是一個人人靠自己的勞動吃飯,沒有剝削也沒有壓迫,更重要的是沒有戰亂的美好社會。

《桃花源記》:陶淵明的“理想國”

關於作者為什麼寫這首《桃花源記》的理由,其實也是關於為什麼會產生桃花源這麼一個世外桃源的回答。

武陵郡的這個漁人聽那裡的人們說道:“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意思是說,最初到達桃花源的人們是為了躲避秦朝時期的戰亂,於是帶領妻兒鄉鄰們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從此他們就再沒出去,“息交絕遊”,與外面的世界隔絕一切往來。

可見,躲避戰亂是最根本的原因。

人們恐懼戰爭的破壞性,為在戰亂中逃命才來到這裡。

從歷史背景來看,陶淵明所處的時代就是一個飽經戰亂之苦的年代。

漢朝末年以後,歷史上就動亂不斷,百姓輾轉在兵災戰禍的威脅下,隨時都可能家破人亡;西晉滅亡,南北分裂後,北方處在五胡十六國的相互攻殺之中,農民沒有辦法只好拖家帶口,與眾人一同逃往深山避難避亂。

《桃花源記》:陶淵明的“理想國”

令人欣喜的是,《桃花源記》中蘊含了一種樸素的自由和平等思想。“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那裡的人們問這漁人,現如今是什麼朝代了?

漁人想,他們都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晉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說給他們聽,但眾人聽後都惋惜哀嘆,並未太在意,隨後就各家拿酒拿食與他同吃。

可見,在他們的世界裡,階級、君臣之別都不見了,每個人都過著同樣的日子,沒有醜惡殘酷的權力鬥爭。

《桃花源記》:陶淵明的“理想國”

從現實來看,陶淵明對仕途感到絕望,他在官場所經歷的失望改變了他以往對仕途的期待。

他認為官場庸俗而汙濁,更有可怕的黑暗陰謀和殘酷屠殺對他的威脅。因此,當他把自己的期待和願望寫入《桃花源記》時,無意間也構想了一個樸素的“無政府”的社會。

陶淵明嚮往如果有這樣一個世界就好了:

與世隔絕,人們可以安居樂業,沒有勾心鬥角的權力角逐,所以他構想了桃花源這樣一個烏托邦世界。

但是,陶淵明構築的理想國其實是面向過去而非面向未來的。他並非是憑空想象一個美好的未來,而是仍然受限於過去的現實的經驗。

其一,對世外桃源的外形仍然來自現實。

當我們去讀《桃花源記》的時候,會發現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例如,他對桃花源的描述就與他在其著名的《歸園田居》一詩中的描述一致: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犬吠深巷裡,雞鳴桑樹巔。

其二、世外桃源裡中的人們的生存狀態同樣來自於現實的過去的生活。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他嚮往的那種安居樂業的生活,正是先秦時代就宣揚的那種小國寡民的社會。

同時,這也是陶淵明在經歷了人生的一切灰暗之後,對少年時代那種淳樸坦率生活的懷念,他早期創作的《雜詩》中就說“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因而,他的理想國也充滿著他對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黃金時代—少年時代—的追憶和感懷。

《桃花源記》:陶淵明的“理想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