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無門,生意無路?那是因為沒有找對方法,願此文能助你!

“生意有路人無路”這句話我經常聽到生意場上的老江湖提到,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聽過,也不知道它是否僅屬於我們這邊的“特產”。雖然只有七個字,但我覺得它蘊含了太多生意與人生的哲學。

認識黃叔兄弟倆應該有六個年頭了,我習慣稱呼他們為大黃叔與小黃叔,雖說他們都在生意場上摸滾打爬了大半輩子,也算不上什麼特別了不起的大佬,但我覺得他們身上都有著一股深厚的生意底蘊。

創業無門,生意無路?那是因為沒有找對方法,願此文能助你!


或許這種底蘊來自於長時間的積累,也或者遺傳了他們的父親太上黃的基因。太上黃曾是農村供銷社的職員(估計這會兒好多人都不知道這個詞了),1978年,經濟體制改革後,倒閉下崗了。

進入80年代後,太上黃髮現了商機,並打破常規,勇於將商機落地——挑著擔子進城賣水果,甚至是下鄉串村,沒錢的還可以用糧食換。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曾經村子裡扯著嗓子喊“賣橘子咯”的挑擔商人。

創業無門,生意無路?那是因為沒有找對方法,願此文能助你!


也就是這種挑著擔“日行千里”的生意讓太上皇叩開了創業的門,入了生意的行。後來他又發現生活類雜貨鋪的商機,便帶著一家人進城開起了雜貨鋪,最多的時候開來五家店,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生活類用品市場的增長率可想而知了。

進入90年代後,受到幫助父親分管經營雜貨鋪的商業薰陶,大黃叔看到了家電市場的未來,和太上黃表達了自己想改行賣家電的想法,此想法獲得了太上黃的大力支持與幫助,最終單幹的大黃叔賺得盆滿缽滿。

創業無門,生意無路?那是因為沒有找對方法,願此文能助你!


看見大哥風生水起,小黃叔也不甘示弱,轉身投入到摩托車行業去了,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中期,摩托車嫌棄了一陣風,陪嫁的都是摩托車,說賣摩托車賣到腿軟完全不誇張。單飛後的小黃叔自然也是賺得盆滿缽滿。

2000以後,受到家電大賣場的崛起,大黃叔的生意沒以前好了,但他看到了房地產的崛起,於04年又轉行到家裝行業了,成立了家裝公司,並開了一家400平的軟裝家居館,又狠狠的撈了一筆。如今,又投資到智能家居領域去了。

創業無門,生意無路?那是因為沒有找對方法,願此文能助你!


而小黃叔的摩托車生意也在2005後逐漸的沒落了,第二年他就轉行做起了KTV,賺了幾年錢之後,也不好做了,於2012年又將生意轉移到家裝中央空調行業去了,現在是我們這兒中小型中央空調做的最好的一家公司了。

通過他們簡短的生意故事,我不知道大家會想到什麼?但我對生意有路人無路感慨頗多,他們兄弟和我們普通人一樣,幹著普通的傳統生意,也一次一次的改行,卻每一次都能抓準機遇。

創業無門,生意無路?那是因為沒有找對方法,願此文能助你!


老話說隔行如隔山,其實他們每一次轉行都意味著斷了之前的路,從新找一條新的出路,這個過程和我們創業是一樣的,都是從零開始,先尋路,再走路,但是他們為什麼總能在第一時間找到出路?因為生意的路一直都有,我們創業難,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生意的路。

也許某些槓精會覺得他們是靠太上黃才有的今天,其實我並不那麼覺得,雖然太上黃給他們創業前的支持與幫助,但是生意的路還是他們自己尋的。太上黃只是他們生意上的引路人,正所謂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創業無門,生意無路?那是因為沒有找對方法,願此文能助你!


我們這邊還有這麼一句話“瞎子要人遷,跛子要人扶”,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意思是人生需要人扶一把,牽一下。但是,扶也好,牽也罷,但是沒有人會把錢送到咱們手上,扶與牽只是將我們引上生意的路,怎麼走還是得靠自己。

通過上面的這些論述,我們能得出一個結論,創業不是沒有門,生意不是沒有路,只是我們沒有進入到生意的圈子裡,還不知道怎麼去尋路,一旦進入,走著走著路就全都出來了。

所以,我建議覺得創業無門,生意無路的創業者們,先不要過於考慮創業能在短期之內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回報,先找個能保本的項目入門,踏進生意圈,進去之後才能準確的看到生意的路有多寬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