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裡子

人活在世上,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裡子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小文,26歲,在一線城市打拼。每天,化個精緻的妝容,擠上人擠人的地鐵,走進高檔的寫字樓,坐在屬於自己的格子間裡,又開始一天的忙碌。心裡盤算著發薪日和各種信用卡花唄的還款日子。

小文的工資雖然不低,每個月有近萬元的收入。但好像每個月都陷入在還錢、還錢的怪圈中。

買幾件奢侈品,彰顯自己的品位;上映的大片必看,作為日常的談資;精緻的ins風美食,收穫朋友圈的點贊;辦卡不去健身,拍幾張健身照發微博。這些是小文每天的消費日常。

北外西班牙系外教多薩曼德斯女士談到對中國的印象時說:“我對北京的第一印象來自王府井。我看到人們狂熱購物,常常買幾百元一件的衣服,不禁想起一篇報道說‘如今的中國遍地可見百萬富翁。’”

香港最大投行匯豐銀行,曾公佈過一組驚人數據:

中國90後的年輕人,人均負債比高達1850%多,每個90後年輕人平均負債12萬元。

這組驚人的數據,讓我們看清了一個現實,這些光鮮亮麗的背後,大多數是裝出來的富人,其實並不富有。

裝出來的富人和真正的富人,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建議大家可以看看托馬斯.斯坦利的《鄰家的百萬富翁》。

人活在世上,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裡子

托馬斯.斯坦利,暢銷書作家、世界頂級理財管理大師。他首次提出“藍領富人”這個詞,也就是“鄰家的百萬富翁”,並由那時起,進行長達30多年的調查研究,一步一步揭開富人的神秘面紗。

《鄰家的百萬富翁》這本書的內容主要圍繞典型案例展開,從百萬富翁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衣食住行、投資理財、積累財富等,向我們展示了百萬富翁的現實生活圖景,揭示了百萬富翁真實的消費觀和財富觀。閱讀本書後,我覺得對於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應該過一種什麼樣的富人生活,書中給我們展示了一種真實富人的生活方式。

一、 閃光的東西不一定是金子

當你的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之後,可能他會問你這樣的問題,“爸爸,為什麼我們家住的房子要爬樓梯,班裡東東家住的房子有電梯呢?”“媽媽,思思穿了一雙幾百塊的運動鞋,你為什麼不幫我買一雙呢?”

當你讀過《鄰家的百萬富翁》,或者對身邊的一些人的消費習慣有所瞭解的時候,你可以這樣告訴自己的孩子:“永遠不要憑人們所買的東西,去判斷一個人真正的品質和才能。”

現在很多人升級為寶媽之後,對於購買孩子東西的原則就是“只買最好的。”每次淘寶商家直播,期期準時蹲點,一次上新就給孩子買了一二十件的衣服;鄰居家的小孩鋼琴班、舞蹈班、書法班上了好幾個,咱也不能輸,全部都給孩子報上,也不管小孩是不是願意或者適合。

其實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都是雙薪家庭,很多寶媽的過度消費,使家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以至於有了孩子之後一直無法存錢,有的還一直徘徊在負債的邊緣。

我們普通人都有這樣的夢想:要是有一天,我能開著奔馳寶馬,住著豪宅,喝著陳年的葡萄酒,享受著眾人羨慕的眼光,這才是富人的生活。

人活在世上,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裡子

其實現在看來,這樣的富人生活只是我們看到的徒有其表的假象。真正的富有,其實不是表面的風光生活、聲名顯赫,而是人一生所積累的財富,也就是當你不再工作的時候,還能依靠積累的財富生活。

所以,就像莎士比亞說的:閃光的東西不一定是金子。

書中提出,“如果在奢侈品上的支出需要增加,那也應等到變富之後再消費,而不是在變富以前。否則,他們也許無法保證財務上的安全。”

一、 超然物外是最高級的活法

《鄰家的百萬富翁》中講到作者採訪一位千萬富翁,採訪結束後,富翁阿爾請他一起吃飯。但是他們並沒有去大家認為的四星級酒店吃飯,而是來到一家好像小型平房工廠的餐館。

“也許你百思不解,為什麼一位千萬富翁會帶著他自己的佐料來餐館吃飯?為什麼一對如此富有的夫婦,會在這樣一家餐館吃飯,最貴的菜才9.95美元?”

“富翁阿爾和他的妻子不僅很富有,兩人還雙雙畢業於美國排名前20位的大學。但他們不需要根據在哪裡吃飯來定義自己。跟許多自我創業的富人一樣,他們想在哪吃就在哪吃,不會因為他們怎樣生活而覺得不好意思。在已經擺滿了野餐桌、黃油需要自備的餐館吃飯,不會對他們的自尊構成威脅。”

人活在世上,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裡子

最近被刷屏的華為總裁任正非,在接受記者的採訪時,記者問道:

“您現在用的是華為高端手機P30嗎?”

“那太先進了,我用的都是落後手機。先進手機需要重新學習,浪費時間,我不需要新功能。”

這句話說的真響亮,應該給那些賣腎買iphone的人看看,還有那些明明很窮,卻為了顯得有錢而咬牙買大牌的人。

歌手李健,之前參加湖南臺的《我是歌手》的節目時,當他掏出手機要記下李榮浩的電話號碼時,所有人都驚呆了,李健居然用的還是老款的諾基亞手機。

一個人真正活得高級的人,是完全不需要用身外之物給自己壯膽的。

而那些花錢去買那些人們認為可以確定較高身份,可以裝扮自己形象的產品,比起真正憑藉自己的業績去獲得那樣的身份,確實要容易得多。

就像莎士比亞說的,“把純金鍍上金箔,替純潔的百合花塗抹粉彩,實在是浪費而可笑的多餘之舉。”

所以,相比堅持用老款手機的任非正,一個諾基亞手機用了將近10年的李健,那些為了面子買最新款手機的人,其實是活得最沒有底氣的人。

盧梭說:“金錢應當是保持自由、實現價值的一種工具,而不是使自己成為金錢的奴隸。”

二、 生活體驗是富人最棒的人生財富

根據書中作者斯坦利的研究表明,“人們的體驗,而不是具體物品,會讓他們感覺更加幸福。”“價格不是重要的,擁有一種生活體驗,一種能夠使你愛的人或周圍朋友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的體驗,才是重要的。”

“讓富人與其他人區分來的因素之一,是他們具有廣泛的興趣,參加眾多活動。”

在我們的印象中,或者說我們所看到的富人,他們都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度假別墅和超級豪華的遊艇。但是根據調查研究,在真正的百萬富翁中,最受歡迎的一些活動包括以下這些:為慈善事業募捐、諮詢稅務專家、參與民間活動、觀看大聯盟體育賽事、觀看百老匯戲劇、與孩子/孫子(女)參加社交活動、制定投資計劃、跑步、禱告等等。

“很大程度上,這些富翁知道,生活中的各種活動才能帶來愉悅和滿足,而不是手腕上的手錶。”

人活在世上,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裡子

之前李湘的女兒王詩齡一件連衣裙,官方售價是八千多,出席一個活動,她身上的穿戴,總價值甚至可以買一輛普通的小轎車,有人感嘆道,王詩齡作為李湘的女兒,到底多有錢呢?她的一件衣服頂農村人一年的收入。

但是這種物質的富裕,卻沒有引起多少網友的點贊,大家紛紛批判這種奢華風。

相反,另一位明星黃磊對女兒的教育,卻引來一片讚歎聲。

翻開黃磊的微博,你看到的都是他和女兒的日常生活,卻是一幅有愛的家庭畫。

女兒多多生日的時候,黃磊寫給多多的信看哭了很多人;不管工作多忙,也要抽出時間給家人準備起豐盛的晚餐;在深夜的燈盞下,跟女兒共同閱讀;甚至在外出話劇演出之前,在後臺父女倆並坐在一起,一個寫劇本,一個讀書。

我相信,當孩子長大之後,對他成長最有幫助的,不是他小時候穿過的一件件價格上萬的衣服,也不是成堆的玩具,而是和父母一起度過的一段段的生活體驗,這些正面的體驗,不僅抬高了你的生活滿意度底線,而且也引導解決了另外一個問題:你的孩子的滿意度。

叔本華說,人的慾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慾望不能的到滿足時,就會陷入到痛苦之中;即使得到了滿足,快樂也只是非常短暫的。

所以,如果你以追求物質滿足為目的,但是人的慾望是沒有限度的,你也永遠不可能有獲得滿足的一天,而且隨著慾望不斷的升高,焦慮和壓力會伴隨而來。

我現在特別喜歡查理芒格說的一句話,我其實並不是特別喜歡錢,我只是喜歡錢給我帶來的自由和快樂。

人活在世上,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裡子

“人們,尤其是年輕人,都把目光聚焦在財富的陷阱上,而不是其他方面—包括辛勤工作或努力攢錢。只有辛苦工作和努力攢錢才能積累財富,使自己能夠合理地消費這些奢華的品牌。當我們想起“富裕”時,更多的是想到裝富,而不是真正變富。”

“百萬富翁的價值觀和辛勤工作的習慣,好比橡樹深入地底的根基,而這一根基,恰好是他們生活方式的堅實基礎。”

電影《一代宗師》裡的一句臺詞,“人活在世上,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裡子。”

希望我們都能真正學習到鄰家百萬富翁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為了幸福,為了對生活最大的滿意度。過一種有“裡子”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