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把我丢了”:危急时刻,孩子的这种能力很重要

“爸,你把我丢了”:危急时刻,孩子的这种能力很重要

看了一个新闻,苏州一个爸爸带着两个萌娃去逛动物园,结果刚看了丹顶鹤,爸爸就不见了,两个孩子在停车场没找到爸爸,就想自己走回家。没想到,走了六个小时,迷了路,幸亏民警及时发现,帮助孩子找到了爸爸。

不少人感叹,有个不靠谱的爸爸真吓人。

过节期间,和朋友出去玩,在景区售票处遇见一个孩子,五六岁的模样,一个人坐着,望着来来往往的路人,时不时还和排队的人聊上两句。听景区工作人员说,那天游客太多了,孩子找不到家长,自己一路问到售票处,工作人员已经通知了家长,据说正往这边赶。

“爸,你把我丢了”:危急时刻,孩子的这种能力很重要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个孩子,警觉心很强,但说起话来又落落大方,工作人员说他们这儿过节起劲几乎每天都丢孩子,很少见到这么淡定的。据说,孩子能清楚记得妈妈的手机号码,拨通之后第一句就是:妈,你把我丢了。惹得在场的人笑得前仰后合。

想起不久前,看的一个新闻,一个小男孩被妈妈落在地铁站,在闸口边坐下玩起iPad,不少人感叹,单凭孩子危急关头能知道找谁,就能吊打一群长不大的宝宝。果然,别人家的孩子,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生活里,父母都想把孩子保护得好好的,可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所以,危急时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爸,你把我丢了”:危急时刻,孩子的这种能力很重要

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慌乱,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该找谁,就像开篇走丢的孩子,竟然想要自己走回家,丝毫没有意识到路上可能遭遇的危险。

可对孩子来说,任何教育都比不上安全教育来得重要,出门不要跟陌生人走,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记住家里门牌号和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有事第一时间找警察叔叔或者拨打110,这些都是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技能。

这一点,教育绝不能手软。

“爸,你把我丢了”:危急时刻,孩子的这种能力很重要

《不可思议的妈妈》里有一集,讲的是陌生人来试探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蔡少芬教育女儿的方法让很多人点赞。

起初,两个女儿明确拒绝了陌生人,但当他们看到陌生人把自己最爱的玩具放在门口后离开,忍不住打开门,把玩具拿了进来。蔡少芬知道后,就把女儿的玩具狠心地拿走了。

她说,这样的教训,比骂她一百次更管用,就是要让她们记得,不可以拿陌生人给的东西,更能让陌生人有机可乘。

当然,讲道理孩子未必能记得住,这就需要父母在平时生活里的言传身教。

过节期间,一个高速路上的视频刷爆朋友圈,看过的人无不感叹没有安全意识太可怕。视频里,高速路上有两辆车发生追尾,虽然没人受伤,但两家人直接下车,5个大人带着一个1个孩子站在两辆车中间理论了起来。结果,后方突然冲出来一辆车,把几个人都撞飞了。

很多父母都会告诉孩子注意安全,可生活里,他们却常常忘记行动的力量。你说的话孩子未必会记得,但你做的事,孩子却会不自觉地模仿。

“爸,你把我丢了”:危急时刻,孩子的这种能力很重要

其次,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需要父母在安全范围内适度放手

生活里,孩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有太多急躁的父母,急于帮孩子解决问题,却错失培养孩子独立最重要的时机。

孩子着急出去玩,正是学习穿鞋的好时候。起初,他可能会穿反,越着急就越穿不上,这个时候最考验的其实是家长的耐心。如果父母可以给孩子多一点耐心,哪怕失败,也让他们自己尝试,看起来浪费了大把时间,可对孩子来说,却是难得的成长机会。

“爸,你把我丢了”:危急时刻,孩子的这种能力很重要

美国妈妈Sara Zaske写过一本书《尊重孩子:一位美国母亲有感于培养自立孩子的德式育儿艺术》。

书中,她讲了一个故事,女儿Sophia五岁的时候,在幼儿园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这两个孩子都很优秀,可就是经常吵架,她们总是要求Sophia选择站在哪一边,结果常常是孩子很受伤。

可Sara却发现,德国的老师干预的方式很有意思,他们不会告诉孩子怎么做,反而会把问题抛给孩子自己去找答案。

他们经常问,你觉得这么做会让她作何感想?或者,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做?即使得到的答案并不满意,老师们也会尊重孩子的选择。

有时候,孩子会说,我就是不想理她。

Sophia的班主任告诉Sara,我们必须接受孩子的决定,否则,问题就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在德国学校里,就算学生吵架,老师也不会惩罚或者强行干涉,他们会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行为的后果。

生活里,我经常发现,孩子的表现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你总以为他还小,一旦放手就会出差错,可事实上,当你把问题交给孩子,往往就不再是问题。他们会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甚至比成年人更有想象力。被信任的孩子,其实更独立。

“爸,你把我丢了”:危急时刻,孩子的这种能力很重要

一个孩子最终的安全感,来对对自己的信赖,而这种信赖恰恰来自无数次失败的历练。

15岁就开始独自闯世界的蔡少芬说:“我觉得男孩和女孩其实是一样的,我可以给他们钱,但钱买不来,一生的平顺,要努力学习自理和生存,学会去独立。”

“爸,你把我丢了”:危急时刻,孩子的这种能力很重要

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可好的教育从来不是替孩子选择。的确,和父母相比,孩子做的决定很可能是错的。但如何为自己做选择,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

父母方方面面的管控,孩子反而得不到应有的成长。为人父母,当然不必人为给孩子制造挫折,但该孩子学会的东西,还是要尽早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