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謀殺,妮可·基德曼新劇能否有更多新花樣?

出軌×謀殺,妮可·基德曼新劇能否有更多新花樣?
出軌×謀殺,妮可·基德曼新劇能否有更多新花樣?

最善於發現徵兆的心理醫生,卻被自己的生活矇蔽。

出軌×謀殺,妮可·基德曼新劇能否有更多新花樣?出軌×謀殺,妮可·基德曼新劇能否有更多新花樣?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在《野心:我們如何處理人生中的成敗》(Ambition:How We Manage Success and Failure Throughout Our Lives)這本書中,吉爾伯特·布里姆(Gilbert Brim)分析中年焦慮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時間的不可回溯性。青年期對時光的無限遙望,開始變成中年階段對剩下時間的有限凝視。那些人生中本可以嘗試的事情,年輕時並沒有去嘗試,現在再想嘗試,似乎已經失去了機會,造成了一種深深的失落感和無力感。

另一種來源是表現和能力間的落差。人到中年,人們對你表現的期望越來越高,因為你青年時取得的成績,已形成較高起點。但期望更高,你的能力卻並沒有隨之增長,甚至在減弱。

出軌×謀殺,妮可·基德曼新劇能否有更多新花樣?

在繁花似錦的紐約上層社會的名利場,HBO新劇《無所作為》講述的深層是一種中年焦慮。這種中年焦慮由一個較低階層的女子——埃琳娜的闖入作為開端,由此,一切不平衡開始出現。

在《無所作為》中,時光的不可回溯性,通過中年女性感受到的來自年輕、豐腴同性的生殖威脅,被展示出來。這一段很有畫面感,也非常具有HBO的風格。在兩次格格不入的環境中,青年主婦埃琳娜都用身體宣誓著自身的籌碼。第一次是在闊太的圓桌聚會,她插不上話,於是毫不猶豫地掀開自己的上衣,當眾哺乳。她傲然昂起頭,用自己的年輕豐腴,對抗貴婦們身後積累多年的財富、社會地位、人脈關係。第二次,埃琳娜策劃在健身房偶遇格蕾絲,乾脆全裸站在對方面前。格蕾絲被她逼近的裸體晃視得說不出話,心理上也後退了幾步。

出軌×謀殺,妮可·基德曼新劇能否有更多新花樣?

表現和能力之間的落差,似乎是這部劇一個最基本的戲劇衝突。喬納森作為一個出色的兒童腫瘤科醫生,他的職業讓觀眾順帶對他的人品也產生高期待值。但是,他卻因為和病人家屬(埃琳娜)發生不正當關係而被醫院解僱,專業上的期待首先崩塌了。在家庭中,妻子希望他承擔起屬於他的社會角色,因此總要參加一些他並不想去的社交聚會。這種深深的無力感,是不是喬納森出軌的一個原因?

出軌×謀殺,妮可·基德曼新劇能否有更多新花樣?

在劇中,中年焦慮還體現為一種年齡和成功、失敗間的來回流動性,這一點也吻合吉爾伯特·布里姆論證的,“成功和失敗,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年輕並不意味著失敗,中年的成功也不是永恆。埃琳娜住在紐約一個平民區,拖著兩個孩子,丈夫一看就是個粗人。但是劇集一開場,你卻見到她的大兒子因獎學金上了貴族學校,她得以和一些貴婦們坐在一處,商量籌款的事,她進入了那個名利場。

而格蕾絲,上一秒,她有一個愛她、擁有體面職業的丈夫,在貴婦群中也因職業的光鮮、家世的背景,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但下一秒,她就發現自己的完美丈夫不僅出軌,而且早就被解僱了。接著埃琳娜被謀殺,喬納森是最大的嫌疑人。一瞬間,平時圍繞著格蕾絲的那群貴婦立即疏遠了她,連接受他們多次捐款的校長也下了逐客令。

出軌×謀殺,妮可·基德曼新劇能否有更多新花樣?
出軌×謀殺,妮可·基德曼新劇能否有更多新花樣?

從另一角度看,《無所作為》也很像一個階層攀爬的故事。埃琳娜是平民母親,因兒子患病,結識喬納森,與後者發生關係。以他為跳板,她進入他那個圈層,並一步步緊逼著,一步步要求著。與巴爾扎克和薩克雷的觀點相似,《無所作為》也為這樣的階層攀爬者安排了一個悲劇結局——埃琳娜的頭被鈍器擊打致死,屍體還是被她兒子發現。

出軌×謀殺,妮可·基德曼新劇能否有更多新花樣?

野心是否是一件壞事,人是否應該掐滅任何超越自身階層的野心?

吉爾伯特·布里姆把野心闡釋為一種人的本能,說人對自己已經知道和已經能做的事,總會產生一種不滿足,由此想要通過自身的行為獲得更大的成長。“我們希望有機會,實現自己潛力的最大值。在任何年紀,我們都想要自我挑戰,去鑄造、建立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如果野心本身沒有錯,那麼埃琳娜錯在了哪兒?

出軌×謀殺,妮可·基德曼新劇能否有更多新花樣?

用貧困女性的被殺作為開頭,一整季圍繞究竟誰是兇手進行解密,從而揭露權貴階層的醜陋嘴臉。這種設置讓我想起一部2012年的美劇《蛇蠍女傭》。與《蛇蠍女傭》的喜劇化不同,《無所作為》的基調顯然更冷酷、苦澀。但是,埃琳娜的死,只是為了揭示權貴階層腐爛的一個引子,還是會深入到她的野心,讓我們看到她如何被誘惑,慾望如何一步步被滋長,野心如何變成貪心?

出軌×謀殺,妮可·基德曼新劇能否有更多新花樣?

這部劇目前只更新了兩集,還無法下定論。除此之外,我還期待這部劇如何展示弗洛伊德Undoing這個心理概念。Undoing是這部劇的劇名,為心理學術語“抵消”。它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禦機制中的一種,指用一些象徵性的行為來抵消已經發生了的不愉快的事,以此排除心中的內疚和罪惡感。例如,一個經常手淫的17歲青年,每當他心裡有性慾念時,便強迫自己倒背字母表;每當他遇到一位他所認識的同樣手淫的男孩子時,他便轉過身去吐唾沫。

這部劇的原著小說名叫《你本該知道》(You Should Have Known),這是劇中主角格蕾絲出版的一本書的名字,指對於伴侶的很多行為,你其實早該知道徵兆。

出軌×謀殺,妮可·基德曼新劇能否有更多新花樣?

格蕾絲是一名優秀的心理醫生,她的工作就是從客戶的表情、動作等小細節,發掘隱藏的真相,找到他們心理問題的源頭。但是,如此善於發現徵兆的心理醫生,卻對丈夫出軌、已失去工作三個月,沒有一點察覺。最後,當謀殺發生,喬納森失蹤不見,她才從一種長期被矇在鼓裡的狀態醒過來。在原著中,書名起一種諷刺作用,在劇裡恐怕也如是。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轉載請聯繫後臺

2021年52期《三聯生活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