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986年4月29日國產“運七”飛機投入客運

歷史上的今天:1986年4月29日國產“運七”飛機投入客運

在34年前的今天,1986年4月29日(農曆1986年3月21日),國產“運七”飛機投入客運。

1986年4月29日,由西安飛機工業公司製造的國產“運七”飛機,第一次載客飛行成功,完成了從合肥到上海航線的飛行。從這天起,我國民航客運全部使用外國飛機的歷史結束了。

1954年我國不能製造飛機的歷史結束了,到1959年,我國又成為世界上五個能夠製造超音速飛機的國家之一。短短几年的建設,走完了國外航空工業幾十年走過的路程。然而在改革開放以前,我國民用飛機開發、研製工作進展緩慢,研製出的運11和直5等飛機,只能軍民合用,通用飛行。

而中國廣闊的客運市場和商業貨運,都被外國飛機所壟斷。改革開放後,這種局面有了明顯改觀,中國民用飛機制造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勢頭。“運七”飛機正是在這種形勢下應運而生的。

歷史上的今天:1986年4月29日國產“運七”飛機投入客運


中國製造的運7於1970年12月25日首飛。MA60在1993年12月26日首飛時稱為運7-200A,在2002年新加坡亞洲航空展上首次以MA60的名稱亮相。

我國首次研製的“運七”型客機是一種多用途的中、短程運輸機。它的翼展寬度為29.2米,機身長23.7米,停機高度為8.6米。它裝有兩臺國產2900馬力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最大載重量21.8噸,航速每小時478公里,可連續航行5小時47分,飛行高度達8300米。座艙採用氣密封裝置,舒適寬敞,可乘坐48至52人;如果需要,還可以快速地拆除座椅,移動隔板,改為貨機或客貨混合機型。

“運七”飛機1982年定型生產後,先後支付上海和武漢兩個管理局進行貨運航行。兩年中,貨運1000多飛行小時,經受了雷雨、結冰、高溫等複雜氣象考驗,一直保持安全。1986年民航合肥管理局率先把它編入客運航班。現在,“運七”客機已安全飛行幾十萬小時,證明了國產飛機的優良特性。安全的記錄,還贏得了國內外用戶的歡迎,現在“運七”飛機已經出口到國外。

“運七”飛機以它的適航性、可靠性、舒適性、可維護性、經濟性等許多優點,受到了用戶的歡迎。目前,“運七”飛機每天承擔的航班已佔全國航班總數的1/5。由它編織起來的航班網,幾乎覆蓋了整個中國。

運-7也是進行過發展的,只不過其最終發展型變成了支線客機,即新舟-60輕型客機。

歷史上的今天:1986年4月29日國產“運七”飛機投入客運

運-7採用直線形上單翼,尖翼前緣;兩臺普-惠PWl27四槳葉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後掠式垂直尾翼連接大型背鰭,水平尾翼帶小幅上反角;收放式前三點起落架。

各類型號

  • 運7 初始生產型。
  • 運7-100 安裝翼翹,採用新型系統。
  • 運7-200,採用新型四槳葉螺旋槳和新的航空電子設備,去掉了翼翹。
  • 運7H,軍用貨機,安裝舷梯/貨艙門和簡易機場起落架。
  • 運7H-500,相應的民用貨機。
  • MA40,MA60的40座級短身型。
  • MA60,運7-200A的發展型。裝載PWl27渦輪螺旋槳發動機、Rockwell Collins航空電子設備和APU(輔助動力裝置),採用新的機艙內部裝飾。
  • MA60-100,改進了性能。
  • MA60-500,基於運7H改裝的貨機。
  • MA60一MPA,軍用巡邏機。名字叫無畏信天翁。
歷史上的今天:1986年4月29日國產“運七”飛機投入客運

運-7(Y-7)標準型

新舟60(MA-60),翼展 29.2米,機翼面積 74.98平方米

機長 24.7米,機高 8.85米,使用空重 149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21800千克 ,

最大載油量 4790千克(有附加油箱),4030千克

最大商載 4700千克,5500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 518千米/小時(高度6000米)

巡航速度 430千米/小時,實用升限 8750米

歷史上的今天:1986年4月29日國產“運七”飛機投入客運


歷史上的今天:1986年4月29日國產“運七”飛機投入客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