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硬幣孔”根除前列腺癌 泌尿科機器人手術開啟“單孔時代”

圖片

圖說:仁濟醫院泌尿科機器人手術正式開啟“單孔時代”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泌尿科主任薛蔚帶領團隊僅通過一個“硬幣孔”大小的切口就順利根除了威脅患者生命的前列腺癌。術後第二天,患者順利出院。該例純單孔腹膜外機器人輔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的成功實施代表著仁濟醫院泌尿科機器人手術正式開啟“單孔時代”。

今年60歲的患者沈先生於1個多月前體檢時,發現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升高,到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確診為侷限性前列腺癌。目前,對於前列腺癌的最佳的治療方案是根治手術。

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後,薛蔚決定為其實施醫院首例經腹膜外途徑單孔機器人輔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手術用時50分鐘,出血量僅為30毫升,患者術後第一天即恢復了正常排氣排便,並且可以下床正常活動,術後第二天早上即順利出院。

“本以為得了惡性腫瘤,治療過程會很長、很痛苦,但沒想到這麼快就解決了問題,傷口也這麼小,完全不影響生活和工作。”患者感激不盡。

據悉,目前前列腺癌根治手術主要有3種術式,即傳統的開放手術、腹腔鏡手術和機器人手術。由於前列腺位於盆腔深部,傳統的開放手術和單純的腹腔鏡手術存在視野和操作困難等弊端;而機器人手術藉助於鏡頭放大10倍視野,機器臂可以做到精確腫瘤解剖,在控制出血、保留神經以及保護控尿結構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因此機器人輔助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術正在逐漸取代傳統開放及腹腔鏡術式,成為前列腺癌根治術的“金標準”。

圖片

圖說:薛蔚帶領團隊通過一個“硬幣孔”大小的切口順利根除前列腺癌

現在,國內外醫院普遍採用的機器人輔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需要在腹部打5-6個孔,醫生的操作空間比較大,而在單孔機器人手術操作中,將原本相隔8釐米且需要多個輔助孔的“空間優勢”減少到僅僅一個孔,操作空間顯著減少,手術難度增大。但是為了儘可能減少患者的創傷和痛苦,薛蔚通過調整並改良機器人鏡頭和操作臂的位置關係,在沒有任何輔助孔的情況下完成了純單孔機器人輔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充分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治療理念。

薛蔚表示,單孔手術具有明顯的優勢:它將原來的多個操作孔減少至僅一個大約3釐米左右的切口,這樣不但損傷小恢復快,也會減少機器臂及相關配套器械的使用,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此外,以往國內外都是經過腹腔途徑進行手術,而經過腹膜外途徑實施前列腺根治性切除,避免了對腹腔腸道的干擾,患者的腸道恢復會更快,引流也會更少,縮短術後拔管時間,顯著減少住院天數。未來,仁濟醫院泌尿科對於泌尿系常見的腎上腺腫瘤、腎癌、輸尿管癌、膀胱癌將不斷探索嘗試機器人單孔手術的方向。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