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第一篇資料

整理資料:荊傑

前言

《論語》是產生於我國春秋時期的一部語錄體文獻,它

是儒家最重要的思想著作,記錄了儒家聖人孔子及其弟子的

言行。這部鉅著的編纂者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傳弟子。《論

語》全書二十篇,共約五百章。整體而言,《論語》是大部

分記言,小部分記事,只有極少數篇章稱得上是較為完整的

文章。它作為孔子及其門人的言行集,涉獵極為廣泛,包括

哲學、道德、政治、教育、時事等我國春秋時期社會政治

經濟、文化、發展等方方面面,對中華民族整體民族心理素

質及道德行為產生了重大影響。南宋時期,著名理學家朱熹

將《論語》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

可以說,新文化運動之前,在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

中,《論語》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目

儒家所遵從的孔子思想核心便是“仁”“義”“禮”

“智”“信”,而這些思想在《論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彰

顯與體現。僅就這個角度而言,《論語》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儒家思想的重要依據。雖然孔子“克己復禮”的思想看起來

有些保守,其哲學思想也有些唯心,但社會的整體發展以及

各種現實的原因對孔子並非沒有影響。《論語》還記下了孔

子思想中許多有著積極意義的東西,例如舉賢才、講究節

約、仁者愛人、使民以時、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不信鬼神

等,尤其是他的教育經驗、學習經驗、寫作經驗、生活經驗

和詩論,更值得我們重視。《論語》中許多十分精闢的格言

至今令人印象深刻,極具教育意義,正是對這些可貴經驗

的概括總結使得這部經典至今熠熠生輝。

《論語》在文學史上頗有影響。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

文獻,《論語》言簡意賅、含蓄雋永。書中篇與篇、章與章

之間雖大多沒有實質上的內在聯繫,篇名也無實在意義,用

的均是每篇開頭的幾個字,但其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

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

變化,娓娓動人。它的文學性尤其體現在語言富於形象,往

往用極簡練的言辭寫出人物的神情語態和性格特徵。文

《論語》作為中華民族的源頭性經典之一,不僅是古代

聖哲修身明德、體道悟道後的智慧結晶,而且是道德與文化

的重要載體。

由於註譯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還請方家

多多批評指正。

學而篇第一

《論語》中各篇一般都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

篇名。《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

十六章,涉及很多內容。

【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③乎?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⑤,不亦君子乎?”一

【註釋】

①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

子。《論語》一書中“子曰”的“子”,均指孔子。②時:意為在一定的時

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習:指演習禮、樂,複習詩、書。③說(yue):同

悅”,愉快,高興。④朋:指志同道合的人。⑤慍(yn):惱怒,怨恨。

⑥君子: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

孔子說:“學了並且在適當的時候溫習,不也是很高興的嗎?有

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也不

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原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

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末之有也。君子務本⑥,本立而道⑦

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11

【註釋】

①有子:孔子的弟子。姓有,名若。②弟(u):同“悌”,即尊敬兄

長。③犯:冒犯。上:指在上位的人。④鮮(xn):少的意思。⑤未之有

也:倒裝句,應為“未有之也”。⑥務:專心,致力於。本:根本。⑦道:指

孔子提倡的仁道。⑧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也是

倫理道德的準則。

【譯文

有子說:“為人孝順父母,尊敬兄長,而喜歡冒犯上級,這樣的

人很少。不喜歡冒犯上級,卻喜好造反作亂,這樣的人是沒有的。君

子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仁道就有了。孝順父母、尊敬兄

長,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①,鮮矣仁。”

【註釋】

①令色: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②鮮:少。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作和顏悅色,這種人,仁德很少。”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

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註釋】

①曾子:姓曾名參,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年,魯國人。②省

(xing):檢查,察看。③忠:指對人盡心竭力。④信:誠實。⑤習:指溫

習、演練等。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數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

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已經溫習?”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言,節用而愛人,使民

【註釋

①道(d6o):治理。②千乘( sheng)之國:指擁有一千輛戰車的國

家,即諸侯國。乘,古時稱四匹馬拉的一輛兵車為一乘。③敬事:對所從事

的事務兢兢業業。④使民以時:役使百姓不違背農時。

【譯文

孔子說:“治理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要嚴謹認真地工作,恪守

信用,節約財政開支,愛護百姓,不在農忙時役使百姓。”

【原文

子日

弟子入則孝,出②則悌,謹③而信,泛

④愛眾

而親仁⑤。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註釋】

①入:指在家。②出:指外出拜師學習。③謹:行為謹慎。④泛

廣泛。⑤仁:仁德之人。⑥行有餘力:做到前述之事而有餘力。⑦文:主

要指詩、書、禮、樂等文化知識。

【譯文】

孔子說:“年輕人,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就尊敬兄長,

行為謹慎,誠實可信,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仁德之人。這樣事事做

好後還有餘力的話,再去學習文化知識。”

【原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

能致其身④,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

【註釋】

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②賢賢:尊重賢者。③易:輕視。④致

其身:奉獻自身。

【譯文】

子夏說:“看重賢德而不重表面的態度,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

力,服侍君主能夠奉獻自身,同朋友交往誠實守信。這樣的人,儘管

他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②。主忠信③,無

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註釋】

①重:莊重,自持。②學則不固:意思是學習了就不會頑固不化。

③主忠信:以忠信為主。④無:通“毋”,不要之意。⑤不如己:一般解釋

為不如自己。⑥過:過錯,過失。⑦憚(dn):害怕,畏懼。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了就不會頑固不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