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伯与复旦大学: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

复旦大学是我国数一数二的优秀学府,而提到复旦大学的建立则离不开马相伯,在此我们从复旦大学的建校和马相伯的事迹来看看这位近代历史上的教育大家。

马相伯与复旦大学: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

马相伯

复旦大学的前身是1905年建立的复旦公学。1902年南洋公学发生了“墨水瓶事件”,学生反对传统的教师专治,力图吸收西方民主办学形式,与学校当局发生矛盾,当时的学生也纷纷退学。退学的学生听从蔡元培的建议向马相伯先生学习。第二年,马相伯在徐家汇创办震旦学院,名称取自梵文,意思是——日出东方,前途无量。可是好景不长,当时在上海的耶稣会想要让震旦学院成为教会学校,并让马相伯以“养病”为由,架空他的职位,改变教学方针。全体学生为之哗然,愤然退学。马相伯看到学生如此,老泪纵横,在得到张謇、严复的支持后,创办了复旦学院(也就是之后的复旦大学),并于1905年9月13日正式开学。

马相伯与复旦大学: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

震旦学院

马相伯除了创办震旦、复旦大学,在近代史上一直为教育事业贡献着;但又由于殖民统治、外敌入侵,他一生操劳于民族振兴,却未能得志。他生于19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开始沦陷,逝世于1939年,当时日寇入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而他探索了一百年,终究在去世前未能目睹民族振兴,也没见着些许希望,这是残酷的历史造成的,而他的贡献却值得后人铭记。

马相伯与复旦大学: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

复旦大学

马相伯出生于一书香世家,因他的父母均信奉天主教,其本人也是天主教徒,他的弟弟马建忠为著名外交家。洋务运动时期,他感慨需要教育救国,叹息道“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之后他将自己的家产变卖用来办学,并创办了“中西大学堂”基金,成为中西大学建成后学生的助学金。再到后来,又先后创办了震旦学院和复旦学院。1906年,马相伯赴日,在日本学会成立典礼上发表演说“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勉励留学生。辛亥革命时期为南京市长,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并参与创办辅仁大学(之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袁世凯称帝后他批判袁世凯,并不问世事。

马相伯与复旦大学: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

复旦大学

抗战时期,马相伯先生奔走呼号,发表《为日祸告国人书》,主张“立息内争,共御外侮”。1932年他连续发表了4个月的演讲。之后上海沦陷,日寇逼近南京,李宗仁、冯玉祥等劝他移居桂林风洞山。之后,他又辗转于川、滇地区。1939年是老先生的百年寿辰,社会各界都发来贺电,中共中央特致贺电,称他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瑞”。但在他给复旦同学会的信中,他写道:“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老朽何为,流离异域。正愧无德无功,每嫌多寿多辱!”他在病重时更是说道:“我只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10月20日,他得知湘北大捷,兴奋异常,病势加剧,11月4日溘然长逝。噩耗传出,举国哀悼。

马相伯与复旦大学: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

民国时期的上海

纵观马相伯的一生,不仅在为我国教育事业做贡献,更在为挽救民族国家奋力呐喊。他的一生也见证了中国近代腐朽沦落的历程,当时社会大众无不如他一样悲痛。但中华民族从未放弃,最终迎来了奋起的曙光。他逝世后,其弟子于右任敬挽:“光荣归上帝,生死护中华。”这无疑是对马相伯先生最高的评价了。

2020年4月2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