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9位水利局长齐聚莒南 看什么?学什么?

小型水库是区域防洪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山东召开全省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创建现场会,全省5个争创国家级示范县和24个争创省级示范县的水利局局长齐聚临沂莒南县,深入交流探讨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方法和具体措施。

山东29位水利局长齐聚莒南 看什么?学什么?

如今的莒南县坊前镇大坊前水库,水光潋滟,风景如画,是群众休闲的好去处,而几年前却并非此番模样。

“之前水库没人管,坝前坝后杂草丛生,不少村民在这放养牲畜,放水洞工作桥年久失修垮了,坝顶土路坑洼不平、溢洪道垃圾堆积,一到夏季多雨的时候,周边群众最担心的就是水库里的水会不会溢到村里,淹了房屋,晚上觉都睡不好。” 提及水库之前的样子,管理员郭军斋至今印象深刻。如今,不仅坝后铺种了草皮、修建了工作桥,还建设了管理房,水库“颜值”不断飙升。

山东29位水利局长齐聚莒南 看什么?学什么?

(图为临沂市莒南县坊前镇大坊前水库)

转变始于2014年,莒南县被列为山东省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首批试点县,用六年时间趟出了一条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改革新路。

“统一配备管理班子、统一建设管理房、统一购置防汛物资、统一健全管理制度、统一搭建信息平台、统一制定管护方案。”莒南县水利局局长王运东介绍,全县范围内所有小型水库均实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六统一”措施,明确县政府为小型水库管护责任主体,将水库管理工作纳入镇街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镇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委托水利服务中心作为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单位。“管护主体明确了,改革才能大刀阔斧前进。”

在管护模式上,全县共聘用161名专职水库管理员,负责保持水库清洁、水情观测、现场报汛、工程巡查等工作。工程类的维修养护等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打捆招标”,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针对水库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发现问题,建立部门、镇街、村(社区)协调联动机制,及时召开联席会议,吸收群众代表列席,形成“共识、共建、共享、共赢”的良好局面。

莒南县水利工程保障中心主任殷玉乐告诉记者,水库管理员中还专门设置了13个公益性岗位,让居住在小水库周边、家庭困难的贫困群众参与其中。“不仅可以每年领到5000元的‘工资’,干得好年底还再奖励1000元。”原先家庭贫困的王仕礼被推选为涝坡镇小岭村小岭水库管理员,除了日常巡查,每逢汛期天天到水库值守,忙的不亦乐乎。

小型水库公益性强,自身基本没有收益,财政资金保障是管理的关键。王运东介绍,2014以来,按照小(1)型水库3万元,小(2)型水库1.5万元的标准,省、市、县1:1:1的比例进行补助,莒南每年落实137座小型水库管护经费250.5万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全部列入县财政预算,专项用于小型水库管护。“今年国家和省补助标准翻倍,更为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6年时间,莒南县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水利工程确权划界等方面,累计投资3776万元。

“得益于近年来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今年‘8.14’特大暴雨中,莒南县经历17小时内平均降雨386毫米,最大降雨量512毫米的历史极值,全县所有小型水库均经受住了考验,平安度汛。”王运东感叹,改革的实效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防洪保安,改革还改出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环境也更靓了”。王运东介绍,2017年以来,全县共新除险加固79座小型水库,年增加可利用水资源1100万立方米,相当于新建了一座中型水库。通过渠系配套和维修改造,恢复、改善农业灌溉面积7万亩,年增产粮食700万公斤,增收1200万元。截至今年11月,莒南县137座小型水库蓄水量达到3970万立方米,受今年雨水多影响,比常年平均多蓄37%,为农田灌溉、渔业养殖提供了重要水资源保障。

莒南的改革实践正是我省全面加强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缩影。记者从现场会上了解到,至2019年底,全省有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任务的94个县,已全部完成改革,涉及5196座(不含青岛)山丘区小型水库。各地全面建立了权责明确、职能清晰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制度完备、人员到位的管护体系,资金稳定、渠道畅通的经费保障机制,全省小型水库面貌焕然一新,12个县(市、区)被评为省级示范县。

据山东省水利厅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季新民介绍,今年,我省全面启动了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体制改革示范县创建工作,共24个县参加,两批示范县共包含小型水库3614座,占全省小型水库总数的62%。此外,我省莱西、泗水、沂水、莒县、莒南等5县(市)已于今年9月通过了水利部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创建评估验收,总数位居全国首位。(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垒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