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楊小仙:“愛管閒事”的楊大姐,居民小區的熱心腸

淇濱區錦繡園社區技校家屬院

“愛管閒事”的楊大姐,居民小區的熱心腸

鶴壁楊小仙:“愛管閒事”的楊大姐,居民小區的熱心腸

楊小仙(右)和施工方商量路面改造問題。

□鶴報融媒體記者 席蕊 陳豔豔 文/圖

“路面一定要修平整,這裡得留一定距離,還要裝大門。”4月14日,在淇濱區錦繡園社區技校家屬院,業委會成員楊小仙正向施工方交代小區門口路面改造注意事項。在小區,人人都知道這位“愛管閒事”的楊大姐,小區裡有啥事,找她準沒錯。

“趕鴨子上架”進入業委會

楊小仙今年65歲,退休後,她義務幫居民排憂解難。老舊小區改造開始後,處處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說起小區108戶居民的情況,楊小仙如數家珍。誰家有幾口人,誰家老人和孩子住在一起,連租房戶的情況她也弄得一清二楚。“作為業委會成員,小區情況咱得了解清楚,這樣才能給大家搞好服務。”

楊小仙說,她到業委會工作可謂“趕鴨子上架”。我們小區沒有物業公司,小區的事沒人管,碰到需要幫忙的我就會搭把手。”

小區居民趙香玲說,他們小區是老舊小區,遺留問題較多,每月每戶交20元的管理費,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除去門崗人員工資、垃圾清運費、電費等所剩無幾。“說白了,這個活兒吃力不討好,沒人願意幹。”

2018年底,社區召集小區業主投票選舉業委會,楊小仙進入了業委會。“我本來不想幹,看大家這麼信任我,再難我也得幹下去。”楊小仙說。

“愛管閒事”,只為小區變得更好

進入業委會後,楊小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小區破舊的大門。“大門用了十幾年已經鏽跡斑斑,不美觀還有安全隱患。”楊小仙說,物業費就那麼點兒,為了花小錢辦大事,她只能想辦法。“我以前是技校的老師,車工、鉗工、電焊咱都會,自己動手做個電動大門能省不少錢。”

說幹就幹,楊小仙買來各種材料開始做大門。有幾位業主看到後受到了感染,下班沒事了就來幫她打打下手。大門做好後,她又用廢舊鋼材做了個人車分流的小門。為了小區居民的安全,我還做了刷卡器。算下來,這個電動大門一共才花了1000塊錢。”楊小仙說。

看著小區裡私拉亂扯的充電線,楊小仙犯了難。“小區搭建的有車棚,但裡面沒有充電樁,要是能把車棚改造一下就好了。”

得知一個朋友有一批廢棄電纜和防盜窗後,她立即找車拉了過來。“防盜窗通過切割、焊接做成了車棚門,她還自己動手做了80個電動車充電樁。”楊小仙的愛人馬境說,為了給小區搞好服務,楊小仙不掙錢不說,還經常往裡貼錢。

小區另一位業委會成員馮海群說楊小仙是女中豪傑。“她在家吃飯,只要有人喊她幫忙,她就會放下碗筷馬上走。即便這樣,仍有一些人不理解她,覺得她多管閒事。”馮海群說。

“我們小區沒有土地證,有業主說房子過不了戶,影響孩子上學。”楊小仙說,她下定決心幫大家解決這個問題。她多次找社區、街道辦諮詢相關事宜,終於在2019年4月幫大家拿到了不動產證。“中間受了很多委屈,也碰了不少壁,但咱接了這個活兒,就得幹好。”

主動擔起小區疫情防控工作

“他們兩口兒太好了,疫情防控期間他們一天到晚在門口兒執勤,還幫大家買菜買藥。”“這裡原來是片荒地,現在建成了小廣場,她為大家辦了不少好事。”提起楊小仙,小區的居民紛紛稱讚。

楊小仙說,疫情發生後,小區的門崗人員回家過年了,她就和愛人頂了上來。“兒子一家人在上海,我們兩口兒沒負擔,一心守好家門就行了。大家把需要的東西通過微信告訴我,我每天去超市採購一次,再給大家送到家裡。我們小區能管理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