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明知道趙雲很能打,爲什麼願意讓他跟劉備走?

weiyiserg


關於這個問題,有人可能會說。趙雲之所以厲害,是後來在跟隨劉備的時候打出來的。當時的趙雲,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所以公孫瓚沒把他看上眼。

但是不對,當時趙雲確實還沒什麼戰功,但是他已經有非同一般的表現。為什麼這樣說呢?

(公孫瓚劇照)

其一,趙雲投奔公孫瓚的情形,《三國志》是這樣記載的:“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請注意,趙雲當時只是個一般的老百姓,但是他受到整個常山郡的一致認可,讓他當頭領。而且跟從前往的人,包括“義從吏兵”。也就是說,既有義氣相投的朋友,也有官吏和士兵,各色人等都有,人數也不會太少。趙雲既然有這麼大的號召力,公孫瓚難道看不出來?

其二,趙雲投奔公孫瓚的時候,公孫瓚說:“聞貴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獨迴心,迷而能反乎?”就說你們冀州(常山郡屬於冀州)的人都去投奔袁紹了,你怎麼卻來投奔我呢?從公孫瓚的問話中,其實我們已經看出,公孫瓚是看出了趙雲有不一樣的見識。

其三,劉備在公孫瓚那裡,一眼就看出了趙雲非同一般,極力與他交好。劉備之所以看出來,除了趙雲識見不凡外,還有也可能他當時打仗相當厲害。既然如此,公孫瓚怎麼就看不到呢?

還有人可能會說,趙雲當時離開公孫瓚跟從劉備,並不是直接跟從,而是因為趙雲的哥哥去世了,他要趕回去奔喪,公孫瓚也不能阻攔。

這話看起來有些道理。但是,要知道,奔喪也用不了多長時間。再說了,哥哥不是父母,用不著守孝三年。即便要守孝三年,如果公孫瓚是很重視趙雲的,三年後,他也會極力敦促趙雲趕回來。但他從此就再也沒有在乎過趙雲了,直到他199年他自焚而死。8年時間,趙雲就一直在家(趙雲離開公孫瓚是191年),他為什麼不召回趙雲呢。

由此可見,儘管趙雲已經表現得非同一般,但是公孫瓚實在是沒把趙雲放在眼裡,而且還不喜歡趙雲。為什麼這麼說呢?有兩點。

(趙雲劇照)

第一,公孫瓚很驕傲,不重視人才。

前面已經說過,趙雲帶著一眾父老鄉親前往投奔他的時候,他說的那話:“聞貴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獨迴心,迷而能反乎?”他對趙雲用了“迷而能反”一詞,感覺好像趙雲是犯了錯誤,迷途知返,是投降他來了。從這話語中,可以看出他有很大的優越感。這話讓心高氣傲的趙雲聽了,心裡如何高興呢?公孫瓚這樣做,顯然不是一個重視人才的表現。

公孫瓚不重視人才,還可以找到證明。199年,袁紹攻打公孫瓚的時候,公孫瓚眾叛親離,所有人都紛紛離開他,投奔袁紹,最後他成為孤家寡人,引火自焚。大家為什麼會離開他?就是他不厚待部下的表現。

公孫瓚當時為什麼那麼驕傲呢?因為當時他很有名氣,他的名氣主要是靠兩方面打出來的,一是堅決打擊胡人,二是堅決打擊黃巾軍起義,都獲得了不小的勝利,自己也擁有一大片地盤,被人稱為“白馬將軍”。所以,公孫瓚自我感覺特別好。

第二,趙雲不巴結公孫瓚,甚至公孫瓚認為,趙雲在諷刺他。

趙雲為什麼會去投奔公孫瓚?應該就是公孫瓚當時著力打擊烏桓等北方遊牧及黃巾軍起義,這在當時的人看來,是一種平亂,維護國家穩定,所以趙雲才會去投奔他。

(劉備劇照)

但是趙雲在投奔他的時候,說的第一句話,可能就讓公孫瓚不喜歡。當公孫瓚問趙雲為什麼會選擇投奔自己時,趙雲說:“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縣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大家注意一下:其一,公孫瓚稱袁紹為“袁氏”,趙雲稱他為“袁公”,明顯的不巴結公孫瓚。其二,趙雲說“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意思是我們並不是看得上你,是希望你能救百姓於水火(當時公孫瓚逐烏桓打黃巾,看起來確實在救民)。這話公孫瓚聽起來如何高興呢?其三,趙雲提到的“仁政”,恰恰是公孫瓚的短板,在公孫瓚聽來,趙雲這簡直在諷刺他。

為什麼說“仁政”是公孫瓚的短板呢?當時公孫瓚經常縱容士兵搶劫百姓。尤其是對待烏桓,他非常殘忍。因為這事,還與幽州牧劉虞形成鮮明的對比。劉虞是一個典型實施仁政的人,他從不搶劫百姓,注重發展生產,而且寬待北方遊牧,獲得了很大的賢名。最後公孫瓚還因為這個,和劉虞大打出手並殺了劉虞。所以說,公孫瓚聽趙雲那麼一說,簡直認為趙雲在揭他的傷疤,他怎麼會喜歡趙雲呢?

而趙雲最終也是看出了公孫瓚不是一個善主,所以才以為哥哥奔喪為名,離開了公孫瓚。

我們最後可以注意一下趙雲離開的時候,對劉備說的話:“終不背德也。”這句話,既表明自己離開公孫瓚,是因為公孫瓚是無德之人。同時也表明,如果劉備將來做有德之人,他一定會去投奔的。因此後來(200年),劉備在徐州表現出很高的德行的時候,趙雲前往投奔了他。


張生全精彩歷史


如果為公孫瓚著想,失去趙雲的確是一大可惜,但站在公孫瓚的角度看卻未必,他會認為趙雲走了沒什麼。

公孫瓚的奇葩用人政策造成“庸者上、能者下”

公孫瓚的用人政策很有意思,他不喜歡用世家大族出身的人,這一點與袁紹、曹操剛好相反,世家大族在公孫瓚手下沒有發展的機會,無論多麼有才都進步緩慢,不少人抑死於窮苦之地。

有人問公孫瓚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回答:“對衣冠子弟以及品格高尚的人,你給他富貴他認為這是應該的,而不會感激你。”

不僅不用世家大族,而且能人也不用,史書上說公孫瓚“所寵遇驕恣者,類多庸兒”,其中尤其以算命先生劉緯臺、布販子李移子、商人樂何當等3個人最受寵信,公孫瓚跟他們還結成了異姓兄弟。

公孫瓚字伯圭,據說他原來的字不是這個,這個字是他後來改的。一家如果有4個兄弟,他們的字裡應該分別有伯、仲、叔、季這幾個字,公孫瓚為了表示跟劉緯臺等幾個異姓兄弟很親,所以自己把字改成伯圭,其他幾個人則分別改為仲、叔、季。

有公孫瓚撐腰,這些“庸兒們”很快富了起來,“富皆巨億”。公孫瓚還跟他們中的人結成兒女親家,常把他們比作漢初的開國功臣曲周侯酈商、穎陰侯灌嬰。

像劉備、關羽、張飛以及趙雲這樣有能力、有事業心的人,在公孫瓚手下自然吃不開,劉備初來公孫瓚處,公孫瓚只給這個老同學一個司馬的職務,相當於團長,而劉備之前已幹過多任縣長、副縣長,是個絕對的老資格。

趙雲性格耿直不會討好公孫瓚,公孫瓚並不喜歡趙雲

趙雲是帶著家鄉不少百姓投奔公孫瓚的,對公孫瓚多少都有一些貢獻,但公孫瓚對趙雲似乎並不感興趣,對他的職務安排也很低。

趙雲當時擔任的具體職務不詳,但公孫瓚安排趙雲去協助劉備,劉備只是一名團長,想必趙雲只相當於營長、連長甚至排長,這樣的安排讓人心寒,但符合公孫瓚的用人風格。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的家鄉常山國屬冀州刺史部,是袁紹的地盤,但有一部分人不滿袁紹,他們聚集起來準備投奔袁紹的老對頭公孫瓚,這些人推舉趙雲為首領,他們一起來到了公孫瓚佔據下的幽州。

但公孫瓚對趙雲一行的到來似乎並不是太重視,公孫瓚還略帶輕嘲地對趙雲說:“聽說你們家鄉的人都投靠了袁氏,你怎麼偏偏回心轉意跑到這裡來呢?”

趙雲回答:“現在天下大亂,也沒人知道誰對誰錯,只知道老百姓正忍受倒懸之難。我們那裡的老百姓都議論,看誰能施行仁政,倒不是對袁公有成見而私心於您。”

趙雲生性耿直,這番話出於本心,但喜歡聽奉承話的公孫瓚聽完一定不怎麼高興吧。

公孫瓚視劉備為下屬,會認為趙雲協助劉備還是自己的人

趙雲到公孫瓚這裡,很快與劉備、關羽、張飛等人建立了良好關係,他們很投脾氣。

劉備後來被公孫瓚派往青州,擔任平原國相,趙雲也被派出去協助劉備,《三國志》記載此時趙去的任務是“主騎”,一種理解是負責統領劉備手下的騎兵,另一種理解認為“主騎”是一個職務,相當於劉備的衛隊長,不管怎樣,趙雲與劉備等人的關係又進了一步。

這時公孫瓚一定認為劉備是自己的人,趙雲自然也是自己的人,所以並沒有覺得不妥。但是,沒多久趙雲就離開了劉備,不是他與劉備等人有了矛盾,而是他家裡出了變故,趙雲的哥哥去世了。

古人很重親情和孝道,按禮俗趙雲應回家奔喪,於是他請假回常山國老家奔喪。趙雲要請長假,沒有向公孫瓚請,而是直接給劉備請的假,因為他的級別實在太低了,用不著麻煩公孫瓚。公孫瓚對趙雲的離去恐怕都不知情,而即使知道了,也會覺得沒什麼。

所以,公孫瓚放趙雲離去,是因為他根本不瞭解也不在乎趙雲,這是他的用人政策和性格決定的,也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南門太守


公孫瓚明明知道趙雲很能打,為啥還同意趙雲跟上劉備去呢?



這就是為啥曹煮酒論英雄時,沒把公孫瓚放眼裡的原因: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謀,有吞吐宇宙之機,包藏天地之志者也。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英雄才能識英雄,用英雄,成英雄。而小人者,則打壓,排擠,唯恐英雄人物超越自己,阻礙自己,埋沒自己。當然這不是說,公孫瓚一定是此種人,公孫瓚和



劉備是同學,是朋友,當時也只是借兵,同時借用趙雲,估計劉備也耍了點心眼,就是分步請求,先說借兵,公孫瓚開始也不爽快,先推辭說,曹操不好惹,為陶謙出面值得嗎?劉備則說,已經答應人家了,不好再推脫。公孫瓚才同意借兵二千,可能這時候劉備又恬著臉說,祈再借趙雲同行,到這時候,公孫瓚已經上了套,反正二千兵也得個領頭人,不派趙



雲,還得另派他人。得,得,就趙雲去吧!不過那一次,劉備還是講信用的,徐州之圍解除,包括田揩等援兵各自撤走,劉備也讓趙雲回公孫瓚那裡了,沒有強留。不過通過這段交往,劉備把趙雲的心留下了,後來公孫瓚敗亡,趙雲很自然不遠千里,跋山涉水,不投其他諸侯,一心追隨劉備,從此死心塌地,終身效忠劉備,成就一段君臣歷史佳話。(5:54)


流譽後


提到公孫瓚,大家對他的印象,應該就是劉備與趙雲曾經都是他的手下,對公孫瓚的事蹟大多沒有了解。其實,公孫瓚挺厲害的,作戰勇猛,強硬對抗少數民族,穩固了邊疆。自從得到了總督北方四州的授權後,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之一。趙雲與劉備在公孫瓚手下時關係十分要好,公孫瓚當然看在眼裡,那為什麼在與袁紹的作戰中,公孫瓚願意把趙雲借給劉備?

同學情誼深似海。劉備與公孫瓚曾共同師事於盧植,所以說,劉備與公孫瓚是同舍,這關係的存在,公孫瓚自然是放心把趙雲借給劉備。


公孫瓚把趙雲借給劉備也不單單是同學關係,更重要的是為了攻打袁紹。當時公孫瓚的手下田楷奉命攻打青州地區,為了增加作戰的成功率,所以派劉備去協助田楷,可是劉備缺了騎兵首領,於是公孫瓚便派趙雲當劉備的主騎。

這樣做還有個原因,就是公孫瓚有點不信任趙雲,因為他是外鄉人。《三國志·趙雲傳》這樣記載到:袁紹稱冀州牧,瓚深憂州人之從紹也,善雲來附,嘲雲曰:“聞貴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獨迴心,迷而能反乎?”所以,公孫瓚對趙雲也是有提防之心,公孫瓚委以重任的往往是幽州人,把他借給劉備正好可以檢驗趙雲對他的忠心,還能賣個順水人情,何樂而不為。

當然,還有趙雲能力的原因。雖然演義中把趙雲寫的很厲害,但是趙雲在公孫瓚的時候,他並沒有什麼突出的功績,公孫瓚沒有給趙雲嶄露頭角的機會。所以,當劉備借趙雲時,公孫瓚並沒有顧忌。

劉備借趙雲比借荊州輕鬆多了,而且趙雲本就與劉備交好,所以當公孫瓚死了,趙雲立即投向劉備。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小木


歷史百家爭鳴


且說玄德離北海來見公孫瓚,具說欲救徐州之事。瓚曰:“曹操與君無仇,何苦替人出力?”玄德曰:“備已許人,不敢失信。”瓚曰:“我借與君馬步軍二千。”玄德曰:“更望借趙子龍一行。”瓚許之。玄德遂與關、張引本部三千人為前部,子龍引二千人隨後,往徐州來。

由此可見,整件事情是劉備要去救陶謙,向公孫瓚借兵借將,因此公孫瓚便借給了劉備二千人馬加上趙子龍。注意,這只是借,不是送給劉備。就是讓趙雲暫時帶著兵去幫劉備打,打完還要回來的。實際上曹操退兵後,趙雲也確實回到公孫瓚那裡了。

至於公孫瓚為什麼要借給劉備兵將,這就更好理解了。劉備在演義中是一個人格魅力很高的人,公孫瓚也是一個豪爽大方的主。再說他倆的關係非常密切,都是盧植的學生,同窗好友。當初劉備打了督郵,是靠公孫瓚的推薦成為平原相;在討伐董卓的戰爭中,劉備跟隨公孫瓚,虎牢關前張飛迎戰呂布,救了公孫瓚的性命;磐河之戰的時候公孫瓚被袁紹打敗,又是劉備帶兵前來,扭轉了戰局。從這個意義上,公孫瓚對劉備有恩,劉備對公孫瓚也有恩,兩人感情很深,借一員將領也就沒什麼稀奇了。

當然,若是按正史來,曹操進攻陶謙,實際上是當時關東兩大軍閥聯盟之間的對陣。曹操是屬於袁紹、劉表聯盟的,而公孫瓚、陶謙和孔融都是屬於袁術、孫堅聯盟的。這樣的話,公孫瓚派兵幫助劉備就更是合情合理了。只不過,歷史上趙雲並沒有跟隨劉備去徐州,反而很可能在劉備出發之前,就已經離開公孫瓚隱居了。


巴山夜雨涮鍋


在歷史上,趙雲是自己走的,請的是探親假。只是走了就沒再回來了而已。趙雲在離開公孫瓚後就四處流浪,直到在汝南碰到劉備,被劉備招募,這時候公孫瓚已經死了。劉備還不至於去挖公孫瓚的牆角,這是原則問題。同樣的,在荊州時期魏延一直要投奔劉備劉備也不敢要,同樣是為了不讓劉表誤會為挖牆角。

在當時,公孫瓚並沒有完全發現趙雲的能力,趙雲在公孫瓚的陣營裡職務也不算高,公孫瓚有八百名白馬義從,這是當時為數不多的精銳,趙雲在這支部隊裡並不出彩,只是一名百夫長,帶領手下一百名騎兵。劉備在救徐州的時候,向公孫瓚借兵要借趙雲,其實只是向公孫瓚借一百名騎兵,至於指名道姓要趙雲是因為除了趙雲外其他人也不認識劉備。這個要求很低了,公孫瓚沒理由不借。

至於趙雲辭職的理由也很簡單,他是想著為漢室出力的,但是明顯公孫瓚是為了自己當大官發大財。這不符合趙雲出仕的理念。


優己


~

首先趙雲是儒將而非戰將,真不怎麼能打,趙雲歷史中留下的痕跡是治軍有方,而且嚴謹不出錯,有一定的謀略。而三國演義中的很多故事真的存在,自然是陳到的事蹟可能性更大。那為什麼陳到地位常弱於趙雲呢,正是因為趙雲不能打,而主帥往往是要坐陣,副將才是出征的,因此正軍之職才給了趙雲。

-

其次,公孫瓚並沒有讓趙雲跟劉備走,而是趙雲認為公孫瓚並不符合他理想中的需要,因此藉故離去。至於趙雲之所以沒有留在劉備身邊,史書中有記載,是因為趙雲不願意背上道德敗壞的名聲。所以不管家中是否真有事,他都必須離開一趟。

-

這個問題並不複雜,說這麼多就夠了


伏桀


這個問題首先就是偽命題,因為在亂世,別看你公孫瓚是河北名將,但是不管是勢力還是兵力規模以及聲望都不如袁紹,在此種情況下,為何公孫瓚旗下的白馬戰士只有趙雲一人跟著走了,其餘的人呢?去了哪裡?這個偽命題並不能說明什麼,也不能說明誰怎樣就好,不要忘了三國志記載當中陳道可是在武藝計謀和忠誠上都不輸於趙雲的,陳半坡一站是誰護著就被逃出生天的,是陳道不是他趙雲,夷陵之戰火燒劉備是誰率領白耳兵800壯士死擋著東吳追兵的,陳道,才有了劉備的被趙雲接應別忘了東吳追兵弓箭手可是一直在放箭矢的,而陳道我沒有記錯是劉表賬下的校尉


jsax1


首先說一下,公孫瓚並沒有讓趙雲跟隨劉備。

最初,劉備是為援助被曹操攻打的陶謙而向公孫瓚借用了自己賞識的趙雲為將,並在這段時間進一步加深了雙方感情;後來,趙雲和劉備會合,並從此跟隨他,是在公孫瓚被袁紹打敗之後。原主沒在了,在趙雲佔山為“匪”時,幸遇並投奔了早已惺惺相惜的劉備。

當然在此之前,也有一些預兆。——趙雲是常山人,而常山是袁紹的勢力範圍,投奔公孫瓚是“捨近求遠”的,公孫瓚對其投奔是有猜疑的,其後也沒有給趙雲更多展示才華的機會。

這個時候,劉備投奔了出自同一師門的公孫瓚,因為師兄弟之誼,公孫瓚對劉備很信任,沒有什麼防範之心。鬱郁不得志的趙雲初識了酬著滿志的劉備,良將思英主,伯樂慕賢才,惺惺相惜,相見恨晚……

這就為後來,劉備向公孫瓚借兵將援救陶謙,指名點將趙雲。並在公孫瓚失敗後,趙雲落草山寨,巧遇劉備,喜投英主,打下了基礎。


聖潔的藍海


趙雲,常山人士,當時常山是袁紹的勢力範圍,但趙雲一心擁護漢室,所以沒有選擇有狼子野心的袁紹。而此時袁紹正在與公孫瓚交戰,所以趙雲就去投奔公孫瓚了。在公孫瓚處,趙雲被公孫瓚刁難,問:“你為什麼不選擇近在咫尺的袁紹,而來投奔我呢?”


初來乍到的趙雲就被公孫瓚懷疑,再加上公孫瓚任人唯親,大小戰役總是讓親信衝鋒在前,而趙雲只有在後方應援的份,可見趙雲在公孫瓚眼裡是沒有份量的,更不會被重用,可憐英雄無用武之地。

當時劉備也在公孫瓚帳下,見趙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甚至驚奇,劉備十分欣賞趙雲,於是便藉機接觸趙雲。適逢公孫瓚派遣劉備迎擊袁紹,劉備藉機向公孫瓚索要趙雲在帳下效力,公孫瓚正好藉此機會送個順水人情,就把趙雲派去劉備帳下了。其後趙雲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請辭,趙雲深感在公孫瓚處得不到重用,就一去不復返了。後機緣巧合之下與劉備重逢,有感劉備知遇之恩,愛惜人才,從此便跟隨劉備南征北戰。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趙雲在劉備帳下屢立戰功,被稱為“常勝將軍”。而那句“常山趙子龍是也”也成為了千古名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