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趙匡胤滅國奪妻的後蜀皇帝孟昶,卻在泉州成祖師爺

泉州是一個適合生活的地方,這個地方節奏很慢,人們生活很安逸。沒有人山可擠沒有地鐵可趕沒有那麼多夜班可加。泉州又是一個適合旅遊的地方,這裡古今中外融合的文化很美,這裡的宗教民族文化很融,這裡的人都很好客,泡壺好茶等著每一個來泉州的你,不管你來自哪裡不管你是來做什麼的,一杯熱茶先奉上,溫暖每一個過客的行程。

被趙匡胤滅國奪妻的後蜀皇帝孟昶,卻在泉州成祖師爺

來泉州旅遊的,一天最佳行程是這樣的:早上一大早就來到清源山泡清晨的第一壺茶,然後下山到市區走走逛逛,南少林開元寺關帝廟西街中山路,到了晚上就到文廟走一遭,聽聽那清澈動人的南音。為什麼要把南音作為壓軸,因為此曲只有泉州有,人生難得幾回聞!南音,除了好聽,其身份和來源在千年的演變中顯得更加迷幻和神奇!

後蜀孟昶,一個被滅國奪妻的亡國之君

五代十國有兩個很文藝範的皇帝,一個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南唐後主李煜,開創了婉約詞派。還有一個是”太常奏備三千曲,樂府新調十二鍾“的後蜀君王孟昶,他寫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副春聯,並且和最寵愛的夫人花蕊夫人長期醉心於宮詞、音樂和舞蹈。這兩位君王論政績來說,碌碌無為相對比較平庸的(雖然孟昶前期親政的時候有折騰了一會),但是論起才藝的話,在當時都可以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人物。

被趙匡胤滅國奪妻的後蜀皇帝孟昶,卻在泉州成祖師爺

964年,宋朝對後蜀發動了進攻,長期沉迷於酒足飯飽風花雪月的蜀人,根本就沒有任何反抗,三戰三敗後就直接膽怯了,戰爭爆發66天,孟昶剛過完春節就投降了趙匡胤。沒多久就被召喚去了東京(開封),7天后就莫名其妙的暴斃身亡,然後就是最寵愛的花蕊夫人也被趙匡胤收入了後宮。雖有新歡難忘舊愛,花蕊夫人偶爾還是要對著孟昶的畫像祭拜一下,並因此引發了趙匡胤的“封神”:專管人間送子的誕生之神張仙,而形象就是孟昶在宮廷裡面玩彈弓(射天狗)的畫像。

被趙匡胤滅國奪妻的後蜀皇帝孟昶,卻在泉州成祖師爺

宋朝時期很多人都被後來的封建迷信所封神的,比如八仙之一的曹國舅,原型就是來自宋朝宋仁宗的舅舅,還有文曲星下凡的包青天,所以孟昶成送子仙人也是大概率由後人杜撰而成的。然而,被尊稱為南音的祖師爺就有點文不對題了。

南音孟昶,一個被莫名捧上位的祖師爺

南音是東亞文化之都泉州的核心組成部分,作為“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南音融合了自兩漢三國兩晉五代十國隋唐南北朝宋等歷史時期中原移民音樂文化和當地民間音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那為什麼祖師爺不去找兩漢或者三國時期的,要找一個貌似毫不相干的孟昶來做祖師爺呢?

被趙匡胤滅國奪妻的後蜀皇帝孟昶,卻在泉州成祖師爺

南音初步形成於唐朝,在宋朝特別是南宋的時候得到迅速的發展,畢竟作為南宋最繁華的港口,泉州的經濟和文化都非常的迅猛。不管從歷史和現實來說,表面上來看南音和孟昶確實有點不相干:1、孟昶是在後蜀四川那邊,和泉州還離得遠呢,特別是古代的時候。2、孟昶至始至終都沒有到過泉州,怎麼會和泉州扯上關係?3、孟昶保留下來的音樂成就貌似也不是最出色的,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宮裡和花蕊夫人玩一些“宮詞”。4、南音起源於兩漢,初步形成於唐代,而孟昶是處於南北朝時期的,從起源的時間來說,也是對不上的。

被趙匡胤滅國奪妻的後蜀皇帝孟昶,卻在泉州成祖師爺

按照目前留下來的說法有兩種,一個是孟昶自知被趙匡胤攻破是遲早的事情,讓花蕊夫人帶著樂師先逃到福建了,這個可信度不高,畢竟趙匡胤也是看中了花蕊夫人的外貌的。第二個是趙匡胤全盤吸收了孟昶的樂隊,並隨著宋朝的發展和南遷,這批樂隊及其音樂傳承到了南方,最終在泉州生根發芽。第二種說法是比較可靠的,宋朝南遷以後,很多文人音樂都在南方落地,而泉州作為宋朝最大的文化交流中心之一,承接孟昶的音樂風格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並且逐步的融入到當地的音樂風格當中。

被趙匡胤滅國奪妻的後蜀皇帝孟昶,卻在泉州成祖師爺

孟昶在音樂的成就有多少不得而知,但是其夫人花蕊夫人的音樂詞賦肯定是很不錯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孟昶作為南音的祖師爺,是樂師們主動推動的,理由無外乎兩個,一個是孟昶懂音樂還曾經做過國主,有一定的威信,第二個就是傳說中的趙匡胤的詔令封孟昶為郎君大仙,既是國主又是郎君大仙,作為宮廷樂南音的祖師爺就具備了神秘的色彩,因此,南音還被叫做是“郎君樂”或“郎君唱”。

結語:歷史如塵埃,南音最好聽

早期的南音並沒有被當做大眾音樂來推廣的,在古代音樂都是屬於相對高階層的人士才享有的。為了把南音的格局提升,賦予其更神秘的色彩,早期的南音樂人就把孟昶捧為祖師爺(也有可能是孟郊等孟姓才子)。作為中國流傳下來最具歷史和地方特色的音樂,南音成為了泉州的文化象徵之一。而聽著南音,抿一口鐵觀音,無疑是泉州人最好的享受。也希望這個享受能夠帶給每一位遊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