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浙商離世 原省長致悼詞 省委書記家中弔唁

10月25日,浙江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因病去世,享年74歲。今天,魯冠球同志的追悼會在萬向集團公司多功能廳舉行。

長安街知事APP發現,魯冠球追悼會上來了眾多重量級人物。追悼會儀式由杭州市委常委、蕭山區委書記盛閱春主持;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原省長呂祖善致悼詞。

此前,浙江省委書記車俊曾到魯冠球家中弔唁,慰問家屬。車俊說,魯冠球同志是浙江改革開放以來第一代企業家的傑出代表,為浙江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是浙江優秀企業家精神的典範,值得各方面學習。

一代浙商離世 原省長致悼詞 省委書記家中弔唁

車俊前來弔唁

萬向集團公司多功能廳是一棟兩層小樓,在兩側掛著黑底白字的輓聯,“時代楷模國家棟梁大德流芳芳播萬向定春秋”,“復興先驅民企巨擘傳奇人生生如錢潮名天下”,橫批是“深切緬懷魯冠球同志”。

樓外廣場的照片左上方,寫著“魯冠球同志創業55年,依法治理謙虛謹慎務實低調量力而行,永遠跟黨走之時代先鋒”。

一代浙商離世 原省長致悼詞 省委書記家中弔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長安街知事APP還發現,民營企業家魯冠球的棺木上覆蓋的是鮮紅的黨旗。

當今,如果談到民營企業、浙商代表,大家一口氣能說出很多。但在前些年,這個名字一定少不了魯冠球。作為民營企業中“教父級”人物,他被冠以民營企業家中的“常青樹”。四十多年來,魯老不僅見證了中國社會的變遷,也見證了中國企業家群體的崛起和企業家精神的光大。

一代浙商離世 原省長致悼詞 省委書記家中弔唁

1969年,魯老帶領6名農民創辦了萬向集團前身“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1984年,他又把這家“小作坊”裡生產的萬向節賣到了美國,成為了中國第一個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提供零部件的定點廠家,一時傳為美談。

1991年5月,魯冠球登上美國《新聞週刊》封面,成為繼鄧小平之後第二個登上該雜誌封面的中國人。他還曾兩次作為隨行企業家陪同黨和國家領導人訪美。

以“奮鬥十年添個零”年均25.89%的增長業績,魯冠球把萬向從一個小鐵匠鋪經營成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領軍企業。今年10月12日,他的家族以491億元財富,位列2017年胡潤百富榜第37位。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一名企業家,魯冠球執掌的明明是個家族企業,卻在各種場合強調自己的黨委書記身份。作為一位有著33年黨齡的共產黨員,魯是黨的第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九、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十屆全國人大主席團成員。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一心想入黨的魯老便開始寫入黨申請書。但卻由於種種原因被擋了回來。他那時暗想,雖然暫時不能入黨,但我要以黨員的標準幹起來。在長達十餘年的入黨之路後,1984年,他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6年,杭州市委在省人民大會堂舉行了一堂黨課,講課人就是黨齡剛剛兩年的魯冠球。

從萬向節廠到萬向集團,魯冠球堅持每年都給黨員上黨課。魯老創辦的萬向節廠是浙江第一家成立黨委的鄉鎮企業。作為黨委書記的魯冠球,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在企業中要“兩袋投入”,不僅要有“口袋”即物質的投入,更要有“腦袋”即精神文化的投入。

曾有記者問過魯冠球,“你是一名黨員,又是一位著名企業家,這兩者有什麼聯繫?”魯老的回答是:“作為一位黨員企業家,不僅要擔起企業的責任,而且要牢記黨的使命!在實際工作中,我努力把企業的目標融入黨的偉大目標中,順應國家的需要,延伸自身的優勢。

萬向作為一家從汽車零配件起步的企業,卻在“產業版圖”中佈置了一大塊給農業。魯冠球曾說:我是農民,我瞭解農民。農民、農業、農村是黨和政府最關心、最操心的大事之一。黨的大事,就是黨員工作的方向。

一代浙商離世 原省長致悼詞 省委書記家中弔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魯老還對家中成員言傳身教,妻子、子女、女婿、媳婦,家裡10位成員中有8位是黨員,堪稱是“黨員之家”。他曾對家人說:共產黨員是先進分子,這“先進”要從吃苦在前、吃虧在先做起。

今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提出了27條措施,旨在打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地發揮企業家作用。

據媒體報道,“魯冠球學習了《意見》,心情難以平靜。” 魯老還以《時代契機,我們沒有理由錯過》為題,發表了署名文章,敘述改革親歷,表達內心期盼,鼓足改革幹勁。這也是魯老生前最後一次見諸於報端。此時的魯老已經身在醫院重症監護室。

十九大勝利召開時,在醫院治療的他還要求在病房安裝電視,以同步聆聽十九大報告。魯冠球曾表示,他一生為之奮鬥的最有意義的事,就是堅定地走社會主義道路,紮紮實實地從本職工作做起,不斷地為黨旗增光添彩。

魯老病重後,曾一度赴美醫治。當醫生告知來日無多時,他手一揮:回國!我要回家!我不能在美國沒。

對於自己的後事,魯老有著非常明確的想法:一切從簡。魯老囑咐兒子,雖然後事按你媽媽的意願辦,但有一個條件,錢得由她自己出,不能用公司的錢。

魯冠球離世後,有人把他20年前寫給兒子的一封信貼到了網上。信中寫道:

偉鼎:捨己為公,大公無私,公而忘私,是先進的;先公後私,公私兼顧,是允許的;先私後公,私字當頭,是要教育批評的;假公濟私,損公肥私,是要制止與打擊的;表面為公,暗中為私,是偽君子。是要防止的,千萬不可重用也。

目前,萬向集團的官網頁面全是黑白色,並開通了“網上吊唁廳”,弔唁者可以留言,也可以通過一個按鍵點亮蠟燭。截至發稿,已經有54000餘支“蠟燭”被點亮。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長安街知事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