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我國古代歷史上興起較早的一個民族。戰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匈奴主要活躍於蒙古高原一帶。戰國末年,匈奴在頭曼單于的帶領下嶄露頭角,後在其子冒頓單于的努力下,匈奴政治制度得以完善,軍事實力達到最強,統一了北方遊牧諸部,並被尊稱為“百蠻大國”,其為我國形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但自古以來,匈奴源自哪裡從來都是眾說紛紜,前些時候在網上竟看到這樣一種說法,古歐洲人遷徙而來,這多少都有些離譜了。今日,作者經過嚴格的書籍查閱、訪問,希望為大家奉上一份完美的答案。
在查閱中,作者瞭解到關於最早記載匈奴的文獻有《逸周書·王會》、《山海經·海內南經》、《戰國策·燕策三》等。其中關於匈奴來源雖然著墨不多,但也可窺探一二,結合眾歷史學家的判斷,現在主要分為三個代表性觀點:
1、匈奴是華夏族同源,漸漸發展為為旁支。
2、匈奴與山戎、獫狁、葷粥、狄、戎等民族其實是一脈相承,很可能是其別稱。
3、匈奴是活動於北方的諸部落民族經過長期的融合,在戰國時期形成的一個新的民族。
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1、匈奴是華夏族同源,漸漸發展為為旁支
匈奴是華夏同源,這個說法最早要追溯到漢朝。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中提到:“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後世如在班固編撰的《漢書》中、後世朝代的史學家們在研究相關問題中基本都認同了這個說法。
其中《括地譜》索解比較詳細:“夏桀無道,湯放之鳴條,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眾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 ,中國謂之匈奴”。意思就是——
夏桀無道,商湯將他流放到了鳴條這個地方,夏桀三年就死了,他的兒子獯粥娶了夏桀的各個小老婆,便跟隨著牛羊向北遷徙去了,經過發展、結合,他們漸漸的成為了一個部落,後世叫他們匈奴。
從各份史料中看起來匈奴似乎真的是華夏同源,但其實也存在一些問題。
作者在這裡就不給大家列出大量史料了。
司馬遷在《史記》中先提到匈奴的先祖是“夏后氏之苗裔”,卻緊接著又在後面陳述道當時居於北野、隨畜牧轉移的有山戎、獫狁、葷粥,這三者和匈奴是什麼關係?他們是匈奴的一部分還是匈奴的別稱?司馬遷沒有明說,但是在後世朝代如唐宋朝為其所作的研究與索引中很明顯確實是將他們作為同一種族看待了,既然如此,匈奴是夏的後裔這個說法也就自相矛盾了。
問題不僅如此。事實上司馬遷為其他族群諸如東越寫列傳的時候也通常將他們的祖先寫為華夏後裔。
眾所周知,司馬遷與董仲舒都是漢朝大一統思想的主要構建者,包括民族大一統思想、疆域大一統思想和政治大一統思想等,司馬遷如此記錄也可能是出於大一統的需要,從根源上為統治者提供牢固的基礎。
當然這只是猜測,但是近代以來直到現代許多學者熱衷於分別從考古學、人類學、語言學等各方面加以論證,他們提出了一些觀點如“匈奴與華夏族分屬不同的人種範疇;語言體系也不同,分屬阿爾泰語系和漢藏語系”等等。現代研究匈奴的學者幾乎沒有人相信匈奴是夏氏的後裔了。
2、匈奴與山戎、獫狁、葷粥、狄、戎等民族其實是一脈相承,很可能是其別稱
我們上面對匈奴是華夏族後裔提出了一些懷疑,《史記》與後世的註解索引自相矛盾,那麼第二點便來論證一下我們的懷疑:匈奴與山戎、獫狁、葷粥、狄、戎等民族有沒有可能是一脈相承呢?
《史記》和《漢書》的正文中都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我們只能從其他文獻中窺探一二了。
其中頗有說服力的是《呂氏春秋》,在《呂氏春秋》的《開春論·審為》篇中有這樣的記載:“狄人之所求者地也。”東漢時期高誘在《呂氏春秋》註釋中指出“狄人獫狁,今之匈奴”。而應劭、晉灼、韋昭、司馬貞、顏師古等也都有此看法。
這一觀點還是有許多史學家贊成的。近代以來研究集大成者應數王國維了。
在他的《鬼方昆夷玁狁考》中王國維認為不論是鬼方、獯粥,還是葷粥、獫狁等等皆都與匈奴是同一種族,只是名稱叫法不同而已。在史書及文獻中記載道,黃帝曾經北逐葷粥;夏朝時期,葷粥為鄰;殷商時期,鬼方是其勁敵;西周,獫狁活躍頻繁;直至春秋戰國,鬼方、葷粥、獫狁等稱呼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戎狄、胡之類的民族且分散於北方諸部。那麼多的“戎”“狄”當然不可能憑空產生,但究竟匈奴是屬於哪一部落很難界定,秦漢時期,匈奴之名才漸漸廣為人知。
可以肯定的是名稱的消失並不意味著這個民族的消亡。只是在長期的戰爭或融合的過程中以一個新的族名替代了舊的,正如從黃帝時期到周朝之間的名字的替換,其間必然存在著獫狁等族的血緣延續,匈奴便是以新替舊,如此產生而已。
3、匈奴是活動於北方的諸部落民族經過長期的融合,在戰國時期形成的一個新的民族
第二種情況其實也有待商榷。畢竟據史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北部、西部的部落族群達百餘種,而匈奴本身又沒有任何的記載,所以說匈奴與山戎、獫狁、葷粥、狄、戎一脈相承也有待考證。
但匈奴在秦漢後期被稱為“百蠻之國”,其本身實力是毋庸置疑的,如此強大的民族竟沒有記載?且在百餘部落中想要依靠單一部落的力量稱霸那是難上加難,於是史學界產生了第三種說法:匈奴是活動於北方的諸部落民族經過長期的融合,在戰國時期形成的一個新的民族。
根據這個觀點我們分析到匈奴極有可能是在長期的戰爭或者交往中一些部族被吞併亦或一些弱小的民族被實力相對強大的部族所征服;也可能是是部族之間的聯合,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其中一部分率先強大起來,形成了一個部落聯盟,被稱為“匈奴”的部分佔據了聯盟的主體地位,並起著支配作用並以此代表整個部族。
這個觀點在史料中可考的依據如在匈奴的族內,人口構成中不僅有攣鞮氏,還有呼延氏、蘭氏等貴族大姓,更遑論還有許多各小部族的姓了。著名的歷史學家王鍾翰先生在《中國民族史》中也明確的表達了這一觀點,匈奴是吸收周圍各族人民發展起來的“民族共同體”。
總結
經過文獻的查閱和分析,作者更傾向於第三種。由此斗膽推測總結道:
匈奴最晚形成於戰國時期,其確可追溯到之前的獯粥、獫狁等族,匈奴並不是夏的後裔,當然他也不是鬼方、獯粥、狄、戎等某個單一民族自遠古一直延續下來的,而是吸收融合了長期活躍於北方的獯粥、獫狁、狄、戎等民族的特性,通過不斷地兼併戰爭、部落聯盟和民族交往於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並興起的一個以獯粥、獫狁為主體的新的民族。只是此時的匈奴已不僅僅是一個單一民族,更準確的來說應該是一個民族共同體。
今日所講,不知大家瞭解了嗎?
歡迎關注我@讀史論天下,每日深度閱讀,精彩不斷,你要錯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