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網上曾有人寫段子,這樣形容陪孩子寫作業的父母:讀題基本靠吼,一錯就想剁手,半個小時基本暴走,大半夜虐成瘋狗。

“我到底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先來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奇葩孩子,讓萬千父母感慨:“我到底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我到底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猜中了開頭,卻猜不中這結局)


“我到底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別人的小孩都是學霸,只有自己孩子像個滅霸。)


“我到底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真是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有報告顯示,75.79%的家庭曾因“寫作業”發生過親子矛盾。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作業問題時極易喪失冷靜,徘徊在暴走的邊緣。

怪不得有人說:陪孩子寫作業,根本別想什麼減肥,輔導考驗腦力,咆哮付出體力,不吃飽哪裡來的力氣,不吃糖怎麼緩解壓力?

每一個陪娃寫作業的父母都是來歷劫的上仙,這種痛,只有經歷過後才懂。

“我到底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2.父母的情緒施壓,是娃們的痛中之痛

許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一說起寫作業就這兒不舒服、那兒不舒服的,說的演的還挺像那麼一回事,奧斯卡都欠他一座小金人!做事情很拖拉,理由也很多。

“媽媽,我要吃水果”“爸爸,我身體不太舒服”

或者東張西望一小會;或者發呆坐定個三五分鐘;或者總是往廁所裡跑。

這種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態度,是引發大多數父母原地爆炸的導火索。

面對父母的催促、嘮叨和咆哮,孩子們的心裡是作何感想呢?

“我到底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有研究表明:凡事喜歡拖延的孩子,往往都有一個性格急躁、期望值高和控制慾強的父母。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這些父母總是不斷地在“督促”和“強制”孩子完成既定目標,很少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而當孩子完不成父母的心理預期,便會惱火、失望。

越是發火,越是憤怒:“我都這麼生氣了,這孩子居然還不聽話!”

有心理學者認為:父母對孩子的某種憤怒情緒,有時只是為了讓自己心安理得而已,是一種證明我們已經竭盡全力,並且無能為力的表達。

但是這種表達,對孩子來說毫無益處,甚至會表現的更差,因為他不僅要抓耳撓腮的發愁作業,還要小心翼翼的擔心你的情緒。

“我到底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臺灣兒童文學作家郝廣才曾在一次講座中詢問:在座的各位父母,覺得自己在對孩子實施管教之後,孩子得到的是教育還是教訓?

許多父母聽後都陷入了沉思。

如果經常性的對孩子發飆,或許以後,孩子就不會再對你傾訴了。

這樣的後果,相信作為過來人的我們,都曾在自己與父母的相處中有過體會。

“我到底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得到教育的孩子,會敞開心扉,安全感十足的與父母相伴;而得到教訓的孩子,卻會對父母關上心門,孤獨淒冷的獨自前行。

苦口婆心的嘮叨和咆哮,其實是世界上最笨拙又收效甚微的溝通方式。

或許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潛在的反抗風險卻是無法預估的。

所以,下次再輔導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淡定再淡定,控制好情緒。

心裡默唸一百遍“親生的”、“親生的”,實在不行,再默唸一百遍“隨他爹”、“隨他爹”。



3.好的父母要會“演”

身為我們朋友圈“育兒專家”的小悠,在一次閨蜜們的下午茶中,跟我們分享了她和老公在教育孩子上的秘密武器。

小悠的兒子軒軒算得上是個懂事聽話的孩子。

但即使這樣,軒軒每個月也有好幾天想插科打諢,總是找出吃喝拉撒玩,頭疼腦熱腳癢癢之類的各種理由,不想好好寫作業。

“我到底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有一次,小悠看到軒軒的懶散樣兒,正準備拿出祥林嫂證書正式上崗。

軒軒的爸爸悠哉的拿起作業,邊看變感嘆:“嘖嘖嘖,我兒子都會做這麼難的題了?”

“哎呦,這麼複雜的字,才一年級就給我們學啊?這字真的是你寫的麼?”

軒軒聽到爸爸這麼說,立刻屁顛屁顛跑去,跟爸爸咬耳朵。

然後熱情高漲的把作業寫了。若是這辦法沒有奏效,軒軒爸還有其他辦法:

比如若能在半小時內寫完作業,我們就能趕得及看一場電影;

比如若是今天的字寫得特別漂亮,睡前可以增加兩個故事;

比如若是一道數學題都沒錯,就可以當老師出題來考我們,附加條件是,我們如果做錯了,就要受懲罰或者送禮物給軒軒。

“我到底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一些用心的變通和稍加設計的方法,能引導孩子以我們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行事。

比起那些簡單粗暴、不費腦子的教訓不知要好多少倍。

每個人都不是天生會做父母,想要孩子在愉快的前提下完成作業任務,就需要家長做好角色扮演,幫助孩子尋找學習的樂趣。



4.比嘮叨更管用的是列清單

經常聽到父母在孩子屁股後面絮絮叨叨:

“東西用完要收好”

“寫作業要坐直不能哈腰”

“書包都整理好了麼?”

“水杯別忘拿了”....

當什麼事都有家長的提醒,孩子索性就不去記了,說一句才動一動,更別提養成良好的習慣。

其實,我們不妨給孩子一張習慣養成清單。

這份清單一定要清晰、明確,有量化標準和完成的曙光。

比如早晨起床:刷牙——洗臉——梳頭——看課表——換校服——吃早餐——檢查書包——出門。

這張表,不需要具體每項要花多少分鐘,只需寫出每天早上要做的事情,孩子對於出門前的事一目瞭然,做完一件少一件,也就沒有磨蹭的必要了。

“我到底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心理學中曾指出:人往往是在對未來事情不確定的時候,才更想要拖延。

這樣類似的一張表,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的到。

比如陪孩子寫作業前,先列好今天的作業清單。完成作業之後,才能做哪些活動。

規定時間之內,必須上床睡覺,孩子自己完不成的事情,自己去向老師解釋。

培養孩子自己為自己的事情負責,一段時間後,他自己在做事的時候,也會列出一二三去照做,同時也鍛鍊了孩子的條理性。

“我到底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學習這件事,不能用嚴厲的咆哮給予孩子壓力,更不能以填鴨式的方式硬塞給孩子。

讓孩子學會利用自己的時間,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遠比學到的可以量化的知識更為重要。

我們讀紀伯倫,提醒自己兒女並不屬於我們,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我們讀龍應臺,默唸著目送孩子的背影不必追。

如果陪伴孩子做作業,就能耗費我們全部的理解和耐心,那我們何談對孩子無條件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