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葉爛是什麼病?

用戶3149677843875


冬瓜葉子爛(葉斑病)主要為害葉片,病斑圓形或近圓形,深褐色,大達10毫米以上,斑上微具輪紋,生長後期病斑上生出黑色小粒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殘體上或土表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放射出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引起初侵染。發病後,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蔓延,不斷進行再侵染,發病初期結合防治炭疽病,噴灑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40%混殺硫膠懸劑600倍液、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60%防黴寶超微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每667m2噴對好的藥液70~75升,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次。採果前3天停止用藥。

疫病主要危害冬瓜果實,發病時果實出現水漬狀病斑,病斑外圍有一圈白色黴斑,將病變位置剖開,會發現裡面的果肉已經發褐,如果不及時處理,最終整個果實腐爛。

防治方法:此病是通過病菌在土壤中存活越冬,在來年時通過雨水傳播,選擇生長強健、抗病力強的品種,越冬前將土壤深翻消毒,杜絕病菌安全存活越冬。在果期定時噴灑藥劑防治,發病時噴灑康博藥劑治療。

蔓枯病主要發生在18-25度、高溼的環境中,發病時葉片出現褐色病斑,出現黑色小斑點,莖節長有病斑,變色為黑色,溢出黃褐色的分泌物,發病嚴重時莖葉腐爛成亂麻狀。

蟲害主要有蚜蟲和紅蜘蛛,它們都喜歡依附在葉片上,吸食葉片或根莖枝葉,葉片出現黃白色病斑,嚴重時葉片枯萎脫落,影響產量。

防治方法:及時清除四周的雜草,用專用除蟲劑噴灑除害。

防治方法:種植前用福美雙可溼粉劑進行拌種,消滅種子表面的病菌,減少病害的發生幾率,輪作,控制土壤溼度,及時排水,定期用藥劑噴灑防治,發病時用百菌清治療。






李大嘴愛說事


導讀:冬瓜耐熱,喜溫暖,適應性強,產量高、耐貯運,具有消暑解熱、藥用保健之功效,深受消費者喜愛。對於題主所遇到的冬瓜爛葉問題,個人覺得主要是田間排澇工作沒有做好,田間潮溼的小氣候導致冬瓜患上炭疽病、葉枯病造成的。

一、炭疽病

炭疽病症狀:苗期發病,先在子葉邊緣產生圓形至半圓形褐色至黑褐色病斑,邊緣有淺綠色暈環,上有黑色粒點。真葉染病,初為圓形至紡錘形水浸狀斑點,有輪紋,易破碎穿孔。

炭疽病是冬瓜種植的主要病害,苗期和成株期都可發生。氣溫20℃以上,相對溼度85%以上連續多雨陰天、地勢低窪,連作等條件容易發生此病。施藥方法:得病後可用45%咪鮮胺水乳劑或80%克菌.醚菌酯可溼性粉劑根據嚴重情況兌水進行噴灑防治。

二、葉枯病

葉枯病症狀:主要危害葉片,偶可侵染果實。植株老葉首先發病,病斑初呈水浸狀,園形,後逐漸擴大,上有同心輪紋,淡褐色,邊緣明顯。與炭疽病症狀差不多,唯一區別是葉枯病失水青枯,相對乾淨。

葉枯病在冬瓜生長中也容易出現,特別是在多雨季節或者暴雨期間極易發生。該病可以使大量葉片變褐焦枯腐爛掉。施藥方法:發病後可用50%異菌脲懸浮劑加25%葉枯唑可溼性粉劑根據嚴重程度兌水進行噴灑。

三、總結

冬瓜栽培要及時做好田間排澇工作,保持地面不要太過於潮溼,因為田間潮溼的小氣候容易滋生病菌,誘發或加重炭疽病和葉枯病病害。此外,對於冬瓜炭疽病和葉枯病的綜合防治還需做好以下幾點:

1.選用耐病品種,實行輪作,播種前用55℃熱水浸泡15分鐘左右;

2.清潔田園,發病初期及時用剪刀剪掉病葉、枯枝敗葉並及時燒燬,防止擴大,減少病原傳播;

3.若是大棚栽培要經常保持通風通光,清潔大棚內部環境;

4.施足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提高冬瓜的抗病、抗逆性。


小松鼠杉杉


冬瓜葉子腐爛一般是細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葉片,也可以危害莖蔓以及果實。開始在葉片上出現水漬狀小點,逐漸擴大,後期病葉變黃褐色乾枯。

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菌品種,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可保溫、保溼、吸脹,提高種子發芽率,使幼苗健壯。驅避地下蟲害,隔離病毒感染。也可與種衣劑混用。2.未發病前先用新高脂膜600倍液預防,一旦發病及時使用針對性藥劑配合新高脂膜和葉面肥一起使用,不僅可以預防病菌擴散傳染,也能提高農藥有效成分利用率,可改造高毒農藥為中毒,中毒農藥為低毒,低毒農藥為微毒。控制農藥揮發飄逸,防小雨水沖刷,降低每畝用藥量(減半),提高防治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