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鄉愁是什麼?

是家鄉的風景

還是家鄉的美食

抑或是家鄉的親友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柴米油鹽醬醋茶

琴棋書畫詩酒花

這裡是遠方,也是家鄉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羅洋村位於閩侯縣西部

距離縣城21公里

是水力資源豐富

森林資源茂盛的生態村

也是中國美術學院巖彩畫研究所研究員

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鄧春暉老師的家鄉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今天,

一起來品讀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

《啊,羅洋!》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站在羅洋可壺天山頂,群山都落在腳下。重重疊疊,像波濤起伏的大海一樣,雄偉壯觀。走過一些路,才知道辛苦。其實在我幼小的心底,對山我是畏懼的,因為上學時我們要走幾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達學校。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遠眺羅洋村)

我出生在筆架山,十歲之前的記憶都與它有關,現在再回來看看,不覺鬢已發白,幸好這裡沒有人會笑問我是誰。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家在筆架山)

追憶往昔,恍然如夢。路邊這棵當年的小松樹,已愈發挺拔。遠處那座叫鷹嘴巖的山,仍是幼時的模樣。可謂是青山依舊,歲月催人老。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青翠挺拔的松樹)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鷹嘴巖)

從我們家自留山望去,一片遠山中的最高峰叫軍山,你從各個角度都可以看見它的身影。記得去年在法國看埃菲爾鐵塔也是這感覺,有人說埃菲爾鐵塔的物語就是:“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你肯回頭,我就一直在你身後。”軍山就是羅洋村中的“埃菲爾鐵塔”,你要是想看不見這座山,還挺難的。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軍山)

這裡還有座特別像金字塔的山,挺拔入雲,頗有氣質,當地人稱為“際峰”。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漈峰人家)

山、樹、房子的構成,在這兒似乎特別和諧。開門見山,有種相看兩不厭的感覺。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厚林坑小景)

每次我回山鄉老家,開車在竹林間慢慢地穿行,忽聽竹葉輕響,總有蘇軾吟嘯且徐行的感覺。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林間風光)

淺溪曲澗,步石几點。這樣歪歪斜斜的汀步,在山林溪邊,是我們這最常見的景色,可惜都市園林設計的造景,卻沒有了原本屬於源生野外的自然古樸,少了許多悠然生趣的味道。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山林溪邊的汀步)

鄉間的路上,總是別有一番情趣。我們家通往菜園子的小路,在晚霞的映照下,瀰漫著古典油畫的氣息。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林間小路)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洋壋古厝)

最美的還是那些無名小路,路旁生長著許多不知名的野花,五顏六色,吸引了許多蜂蝶花間駐足。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油菜花)

三月的鄉村,是一幅別緻的畫卷。不時有菜花、梨花、桃花、梅花闖入你的視線。一樹梨花十里香,古厝藍天下的梨花,更有一番風韻,難怪玩攝影的朋友,一直惦念著。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一樹梨花十里香)

有時候,走著走著,朋友們忽然尖叫起來。圍著這株桃樹拍了半天了,他們在這靜靜的鄉村裡,站在桃花樹下,自拍、自樂,享受春天給予的一切。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沉浸在桃花的美麗之中)

桃花是春天裡的精靈。樹密花稠、嬌媚可人的桃花,再配上藍天,還真似一幅重筆濃彩的工筆畫,濃郁、熱烈,讓人賞心悅目。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嬌豔欲滴的桃花)

這兒是羅洋村委所在地。人口較集中,有街市。漫步在羅洋街,感受著鄉村獨有的氣息,有點令人陶醉,有點忘卻。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羅洋街景)

寫生途中偶遇羊群,童年的放羊嬉鬧場景湧現在我的腦海裡。狹路相逢,勇者勝。它們自顧吃草,管你何許人也。羊群的主人說,一隻羊市值2千多元,他們家飼養有幾百只羊,可謂是個隱性富豪。放羊南山下,他的生活頗有陶公之悠然,匆忙的我們反如過客般。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羊群嬉鬧)

朋友來時,我總是會泡好茶招待他們。以後,我還會建個茅亭,茶臺用老榆木,上面有玻璃,把藍天、白雲、晚霞的倒影留下,讓喝茶的朋友全身裹滿色彩。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以茶會友)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大溪63號)

夕陽山外山,黑夜與白晝交替之時,晚霞如錦,五彩繽紛。遠處的山,遠處的天空,每天都有著不同的變幻。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變幻多端的雲彩)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羅洋寺古蹟)

秋天豐收季,回家鄉也是不錯的選擇。這兒有一大片稻田,風慢慢吹過,水稻如同浪花般層層翻滾著,我彷彿聽見了兒時撒野的陣陣歡笑聲。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被陽光包裹著的金色稻田)

雨後看風景,好似看一幅輕筆淡墨的山水畫。層層竹林如少女般嬌羞,清淡、恬雅。我們賞風景,我們亦是風景。做一個快樂的人,看著我們人生的風景,也許我們會更加的自足、幸福。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雲起山村)

每次約畫友來羅洋,我們最愛畫的是那些老房子,那是幾代人的居所,童年中的你我,雖然貧瘠,卻又無憂。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厚林坑)

我經常用鏡頭記錄下熟悉的老房子,即使我知道老房子的照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失去光澤,但它的影像將會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裡,成為永恆的記憶。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定格老房子的記憶)

老房子,記載了山鄉子民童年生活的酸甜苦辣。重拾老房子的記憶,方能留住新生活的美好。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富有記憶感的老房子)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老房子。就像陳年老酒一樣越老越醇香,這還保留著我兒時最純真, 最樸實, 最美好的東西。這個是我家的老宅,是不是很有質感?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古樸質感的老宅)

陽光邂逅了一堵老牆,那種肌理,比水泥更有溫度。我忽然想起,十年前去中國美院研修巖彩,畫面常常表現肌理,是否受此潛移默化?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房前屋後)

這兒的水庫,你可能想象不到在這下面原來還有個自然村。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羅洋水庫)

踏著石板小路,緣溪而行,忘路之遠近,感受著難得的閒散自在。寄情于山水之間,那才是愜意的生活。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石板小路)

山溪常流,伴著歲月,伴著青山綠樹,伴著山中的石橋、古村、還有層層的梯田裡的禾苗。這裡小目溪的支流,最終都匯入閩江。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小橋流水)

小溪從高處流下,形成一線瀑布。溪水潺潺地低吟淺唱,留給人們啟示、遐思與嚮往。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山間瀑布)

青苔,生長在低處,像個隱者,鮮翠多汁,嫵媚而優雅,使你不忍攪擾它安靜的生活。苔痕深深,歲月悠悠,像極了清靜無為的老莊。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青苔)

隨意坐下,看小溪流淌,眼睛便清亮亮了。靜聽小溪淺唱,耳朵也便靜幽幽了。眼亮耳靜,一顆心便寧靜安詳了起來。盛夏,在溪邊品茗聽泉,是不是很有儀式感?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溪邊品茗聽泉)

所有的生命必須經過沉澱才有厚度,葉子的掉落其實是對完整生命的闡釋。踩在鬆軟的土地上,我突然想起老子,想到他提出的“無為”,還想起莊子,羨慕那逍遙的鯤鵬。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繞樹三兩葉)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 鄧 春 暉 ★

閩侯這位名家心中的鄉愁,原來是這般模樣!

鄧春暉,美術教師。1972年生,閩侯人。曾就學於福州19中中師美術班、福建師範大學美術系、中國美術學院。

現為: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福州市美術家協會理事,福建東海岸印社理事,福州市閩侯縣政協7、8、9屆委員,閩侯縣書畫研究會秘書長,福州任天翔藝術生活館藝術總監。

曾參加省內外各級美術作品展覽並獲獎。作品、文章與專訪曾散見於《美術大觀》《書與畫》《國畫家》《藝術界》《中國美術教育》《書法報》《青少年書法報》《美術報》《福建文學》《福建日報》《巖彩藝術》《巖彩畫學報》《巖彩畫教材》《國畫收藏》等。

出版作品有:《春山拾翠——鄧春暉書畫篆刻集》《畫境文心——鄧春暉作品集》《當代書畫家系列叢書——鄧春暉》《當代實力派畫家——鄧春暉》

鼓士氣,暖人心!今日,閩侯縣領導走訪慰問一線勞動者閩侯林柄村:農地成了“取款機”,種菜變為“金飯碗”致敬最美勞動者!鮮花、掌聲與敬意送給閩侯這群戰“疫”人

來源:閩侯旅遊

編輯:倪心昕 宋桂瑱

校對:陳秀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