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以前的課本,翻到了《鄉愁》那一頁上,這讓我突然想起以前老師教學時分析課文的流程,那些步驟把一篇寥寥數字的文章解析或說水成千言萬語的往事。
回想起初次看到這篇文章的印象,那時看到這首《鄉愁》感覺的只是押韻,朗朗上口。對於詩裡的內容,不知道郵票和母親有什麼關係,船票和新娘有什麼聯繫。想象的也只是一個小小的木舟一對戀人坐在兩頭皎月明湖恬靜地划船,只有那段“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能真正明白意思,最後一段更是一頭霧水。那時年少無知真的有過這樣的念頭,所謂的名詩不過爾爾,所謂的詩人,也不過是老師對詩句沒話找話的吹捧,詩歌讀著有韻感就僅此而已。
直到這時我也沒讀出那郵票和鄉愁有著怎樣濃濃的淵源,但下面的船票卻讓心內不覺間深深的產生一種悲涼與悽苦。那麼的莫名其妙,那麼能讓人深情思緒,在平平常常,平平淡淡中,竟然因一段話自己原本的情緒就有了變化,然而靜靜地思索原因,心裡才又長長地一嘆。是啊,年少富足的孩子們誰能明瞭,明明有家卻仍要獨自流浪的孤獨,是怎樣的一種體味。安逸幸福的少年們誰又能明瞭,明明有家人卻不能相依相偎相互溫暖的空蕩和寂寥,是怎樣的一種哀腸。
讀到最後,回憶里老師們都說這是首講大愛的詩。或許年華太過私利,聯想起的只有對家的憧憬,對聯繫在聯繫的渴望,感覺到的只有對往昔的眷戀,往事的回憶,對故鄉舊人舊物的熱切。
或許,老師們說的是對的,或許這裡感覺的也是對的,或許好多好多的故事,好多好多的段落。真的只有情感的參與才能讀懂,讀懂裡面的故事,讀懂裡面的道理,讀懂裡面的感情。那些段落或許是小節的情節,或許是這裡要翻譯的詩句。看不明白的,或許是自己的情感不能接納,或許是作者的無病呻吟不能被接納。好多的故事,都有作者自己的影子。人從不會留意和自己的情質無關的事情,情感與情緒也總是牽引著人把某一事物當成焦點。當情緒與情感讓作者述說成一段段故事,當這些故事成為現實,成為自己相似的記憶。可否有過故事裡的“情緒”流態和自己這經歷的往昔,“情緒”相重疊融合的境況?
記憶裡各式各樣的“情緒”流態因記憶的情景情節等數據性內容可以疊合,記憶上相矛盾或相牴觸的“情緒”也因情景的相似度、情節的邏輯性可以調合。“情緒”流態可以調掉、朦朧記憶裡的一切數據性內容,記憶亦可以引導出“情緒”流態,不單單“情緒”或說情質流態毫無規律地予人‘聯想’。
任何的創作思維都離不開聯想的過程或者說參加,若智慧的創造真是記憶和情質的產物。難以想象,這種雙向的隨機組合得到的靈感是多麼艱難。也難以想象,特有的情質狀態下靈感在生活中又是那麼的容易得到。但也只是容易得到而已。誰會知道這種情質狀態的人有沒有學著和靈感相對應的知識?會不會因不感興趣而將這靈感忽略?太多太多的不可能都會成為巧合,阻礙著世界命運的發展和走向。
就如《鄉愁》給予作者瑣碎的靈感那樣,自己在思索自己當時的心理活動時,試著想用語言表述時,想到的詞彙仍是圍繞著自己,圍繞自己的生活,圍繞自己的知道,圍繞自己的情緒與情質,來描述那時的心理活動,而心理活動的敘述:說是情感,卻有那淡淡的憂傷縈繞細膩,說是情緒,又有那濃烈的感情徘徊不離,說是感情,卻又有起落迴環的心情跌宕與平靜。說是純粹的記憶,卻又有著那麼複雜的情感情緒感情的參與。
年華表達不出,也不知這樣的心理活動該有著怎樣的定義,就在這裡寫一些自己的猜想,自己的感覺,扯一扯讓大家批評後娛樂,評論自己積極的觀點——歡迎大家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