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來啦,這有一份消費提示清單請查收

開學季來啦,這有一份消費提示清單請查收

開學啦~

又到一年開學季

為保障廣大師生飲食安全

有效預防和避免

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開學前期

這些學校及學校周邊

食品安全消費提示

你一定要看~

1

關於預防集體食堂群體性食物

中毒的風險警示


開學季來啦,這有一份消費提示清單請查收


集體食堂具有就餐人數多、就餐時間集中、供餐量大等特點,為進一步加強集體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防控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現對集體食堂管理者及開辦者提出以下警示:

一是要嚴把原料進貨關。嚴禁採購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各類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嚴格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採購記錄等制度要求。

二是要嚴控加工製作過程。嚴格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的要求加工製作食品,做到生熟分開、燒熟煮透。嚴格落實食品加工溫度和食品儲存條件的要求,尤其是對於需要冷藏、冷凍和冷鏈運輸的食品,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加強管理。

三是要加強對集體食堂環境衛生的管控,做好防塵、防鼠、防蟲害工作。

四是要提高飲用水食品安全意識,防控因飲用水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引發的食品安全事件。

2

馬鈴薯的消費提示


開學季來啦,這有一份消費提示清單請查收


馬鈴薯又名土豆、洋芋、山藥蛋、地蛋等,是世界上僅次於小麥、水稻和玉米的第四大糧食作物,我國啟動的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提出把馬鈴薯作為主糧。

一、馬鈴薯的營養

馬鈴薯塊莖大約含有20%的幹物質,主要由澱粉組成,還含有少量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脂肪含量低。馬鈴薯中含有禾穀類糧食所沒有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鉀含量幾乎是蔬菜中最高的。馬鈴薯的營養成分相對全面,營養結構較合理,只是蛋白質和鈣的含量稍低。馬鈴薯塊莖變綠及芽眼部分變紫,會使有毒物質大量積累,如生物鹼、龍葵素(俗稱馬鈴薯毒素),主要是茄鹼和毛殼黴鹼,不慎大量食用易致中毒。

二、馬鈴薯的選購

在選購馬鈴薯時,應儘量選擇光滑圓潤、顏色均勻、無綠色的鮮薯,勿選擇長嫩芽、肉色深灰或有黑斑的凍傷或腐壞的馬鈴薯,以免發生中毒。

三、馬鈴薯的存放

馬鈴薯塊莖的水分含量高、易腐爛,消費者購買後,宜存放在5℃左右的陰涼通風處。溫度高會導致發芽或腐爛;溫度低易凍傷;溼度大、通氣不良易黴爛。馬鈴薯與蘋果或香蕉放在一起,可抑制塊莖發芽。

四、馬鈴薯的食用

食用時馬鈴薯一般要去皮,去皮後的薯塊浸在冷水中半小時左右,可使殘存的馬鈴薯毒素溶解在水中,但不要泡得太久,以防止水溶性維生素等營養流失。要挖去有芽眼的部分,以免發生中毒。馬鈴薯切開後容易氧化褐變,屬正常現象,可用清水浸泡預防。馬鈴薯與醋酸加熱也能分解破壞馬鈴薯毒素,所以家庭炒土豆絲放點醋,既美味又安全。

3

關於預防菜豆食物中毒的

風險提示


開學季來啦,這有一份消費提示清單請查收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通報,2015年以來,因食用未燒熟菜豆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報告起數和中毒人數均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為預防食用菜豆中毒,保障公眾安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特發出以下風險提示:

菜豆,包括扁豆、四季豆、芸豆、刀豆等。食用未燒熟煮透的菜豆會導致食用者中毒,中毒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以夏、秋季為多。生的或未煮熟的菜豆含有較豐富的紅細胞凝集素和皂苷,這兩種生物毒素分別具有紅細胞凝集和溶血的作用,進入人體後發揮生物作用而致病。皂苷主要在菜豆的外皮內,只要烹調時間足夠就能消除其毒性。

菜豆中毒的潛伏期多在1小時左右,一般不超過5小時,主要為胃腸炎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也有頭暈、頭痛、胸悶、出冷汗、心慌、胃部燒灼感等,病程一般為數小時或1~2天,一般程度的中毒可自愈,嚴重者需就醫治療。

預防菜豆中毒最有效的措施是燒熟煮透,無論是炒、燉、涼拌,都要加熱至菜豆失去原有的生綠色,食用時無豆腥味,不能貪圖色澤或脆嫩的口感而減少烹煮時間。烹調時,要使廚具內所有菜豆均勻受熱,尤其是學校(含托幼機構)、建築工地等集體食堂,在烹調量較大時,應保證所有菜豆燒熟煮透。

消費者在外就餐食用菜豆後出現中毒症狀,應儘快就醫,除保留病歷和化驗報告等相關資料外,還應及時撥打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12315。

4

炸薯條的消費提示


開學季來啦,這有一份消費提示清單請查收


炸薯條是以土豆切條後油炸而成,可輔以鹽、辣椒、番茄醬、芝士醬等作料食用,是世界範圍內流行的快餐食品和小吃。

一、薯條油炸時間不宜過長

薯條中的糖類和氨基酸在油炸時會發生化學變化,產生潛在致癌物丙烯酰胺,且隨著油炸時間延長、薯條脫水、顏色變深,丙烯酰胺的含量也會大幅上升。

儘管目前消費者攝入的丙烯酰胺的量不足以影響健康,但炸薯條的時間應當有所控制。家庭自制炸薯條時以薯條呈檸檬色為宜,金黃色亦可接受,避免炸成黃褐色。

二、薯條不宜多吃

薯條富含澱粉,經過油炸,表層酥脆,但油脂吸附較多,因此是典型的高能量食品。快餐店大包薯條的脂肪含量大約為25克左右,幾乎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成年人一天的植物油推薦攝入量的上限。消費者應當注重膳食平衡,適當控制能量攝入並保持吃動平衡。

三、注意煎炸用油和原料衛生

目前市場上有半成品薯條出售,消費者應當從正規渠道購買。炸薯條存放後難以保持口感,因此建議每次製作一頓吃完的量。炸薯條剩餘的油如果殘渣較多、顏色發暗,建議直接丟棄。如果剩油無明顯變色、發粘現象,可用於製作涼菜,但不要倒回油壺。

5

果蔬汁類及其飲料的消費提示


開學季來啦,這有一份消費提示清單請查收


我國《果蔬汁類及其飲料》(GB/ T 31121-2014)中規定,果蔬汁中的果蔬原料含量(質量分數)必須達到100%,包含未經濃縮的“原榨(非復原)果蔬汁”和向濃縮汁中加入其加工過程中損失的等量水分後得到的“還原(復原)果蔬汁”。純果蔬汁中含有果蔬中所含的各種水溶性營養成分和果蔬的芳香成分,其營養成分含量及風味最接近果蔬原料本身。飲料中果蔬原料的含量(質量分數)大於10%即可稱為果蔬汁飲料。果蔬汁飲料則往往需通過使用食品添加劑來改善由於水的稀釋作用而改變的風味和口感。

一、如何選購果蔬汁

首先要了解果蔬汁產品的分類,不同種類的果蔬汁在營養成分和感官品質上有所差異,消費者應根據具體需求進行選擇。

其次要知道各類產品的特點。在果蔬汁中,根據加工工藝的不同,可分為超高溫殺菌產品和巴氏殺菌產品,後者由於殺菌條件溫和,營養和風味更接近原料特點,缺點是需要低溫保存,保質期相對較短,成本也較高。消費者應根據自身消費水平和需求進行選擇。

二、如何讀懂包裝標識

首先應學會看配料表。果蔬汁,如果是非復原汁,其配料表為鮮榨原汁或原汁加果肉,復原汁產品的配料表為濃縮果汁(漿)、水或(和)其它食品添加劑等。果蔬汁飲料,則會標示其果汁的含量比例,常見的有10%含量、30%含量。其次,要看清包裝上標註的生產日期及保質期、貯藏條件,以便在消費過程中能按照要求正確飲用。

三、如何貯存果蔬汁

果蔬汁的貯存應根據產品標籤說明貯存在適宜條件下。一般採用超高溫瞬時殺菌的復原汁產品,常溫可以保存半年以上。果蔬汁在開封后應貯藏在0~5℃冰箱內,並在48小時內飲用完。而巴氏殺菌或超高壓殺菌的非復原汁則要求低溫冷藏,保存時間較短,大多隻有7~10天,開封后最好儘快飲用完,避免貯藏期間微生物生長繁殖而對人體產生危害。

四、如何消費果蔬汁

果蔬汁並非任何人都適宜飲用。對於糖尿病或腎病患者,必須限制或監控某些營養素的攝入量,如碳水化合物、鉀或磷。在選擇果蔬汁種類時要根據營養需求合理選擇,比如香蕉汁或甜瓜汁中富含鉀,腎病患者應避免。而大多數水果含糖量高,可能會引起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

五、果蔬汁不能完全替代水果、蔬菜

雖然以橙汁為代表的渾濁型果汁中保留了果肉及可溶性膳食纖維,但與新鮮果蔬相比,大部分果蔬汁產品中損失了大量的膳食纖維,且一些有益的成分在榨汁過程中因不能及時溶出而隨果渣廢棄。此外,果蔬汁可以提高人體對一些營養素如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鉀的吸收,也能促進對於一些鮮食口感不好的果蔬的攝入,但對番茄中營養素的吸收則是烹飪後更好。因此,果蔬汁不能完全替代每日水果、蔬菜的攝入,僅是平衡膳食的組成部分。

6

乳酸菌飲料的消費提示


開學季來啦,這有一份消費提示清單請查收


乳酸菌飲料是含乳飲料的一種,是指以乳或乳製品為原料,經乳酸菌發酵製得的乳液中加入水、以及白砂糖和(或)甜味劑、酸味劑、果汁、茶等配料中的一種或幾種調製而成的飲料。根據其是否經過殺菌處理而區分為殺菌(非活菌)型和未殺菌(活菌)型。乳酸菌飲料口感酸甜,深受消費者喜愛,其中活菌型乳酸菌飲料含有大量保持存活的乳酸菌,具有調節腸道菌群等功能,符合健康消費需求。

一、購買乳酸菌飲料應注意區分產品類型

乳酸菌死菌與活菌的功能存在一定差異,一般認為活菌產品的有益作用更強,也有研究報道,某些乳酸菌的死菌仍具有一定的益生作用。我國規定乳酸菌飲料必須在產品標籤上明確標明殺菌(非活菌)型和未殺菌(活菌)型,消費者選購產品時可以通過標識進行區分。活菌型的乳酸菌飲料,其儲藏、運輸過程必須在冷鏈中進行,保證產品溫度在2~8℃冷鏈條件下。脫離冷鏈會導致乳酸菌活菌數下降,且影響產品口感。消費者購買後應儘快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市場上還有一種產品為配製型含乳飲料,此類產品與乳酸菌飲料不同,沒有經過乳酸菌發酵,而是直接利用乳或乳製品為原料,加入水、白砂糖和(或)甜味劑、酸味劑等配料調配而成,消費者購買時可以通過包裝上的標識進行區分。

二、乳酸菌飲料不同於酸奶,消費者可以根據情況選擇

乳酸菌飲料與酸奶都是經過發酵的乳製品,兩者的第一個不同在於蛋白質含量的差異,乳酸菌飲料蛋白質含量一般在0.7~1.0%之間,而酸奶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遠高於此;第二個不同是大部分活性乳酸菌飲料中的乳酸菌數量一般高於酸奶。飲用酸奶可以獲取較多的乳蛋白和乳鈣,較低的乳糖、乳源性維生素和一定數量的乳酸菌,飲用活性乳酸菌飲料主要是可以獲取較多的乳酸菌。消費者可以根據需求選購相應產品。

7

雞蛋的消費提示


開學季來啦,這有一份消費提示清單請查收


雞蛋富含蛋白質、脂肪、卵磷脂、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其氨基酸組成模式與人體相近,是自然界中最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之一。

一、蛋殼顏色與營養價值無關

蛋殼的顏色有白色、紅色、青色、褐色等,主要與產蛋雞的品種有關,由一種叫卵殼卟啉的物質決定,與雞蛋的營養價值無直接關係。

二、科學合理選購雞蛋

消費者在選購雞蛋時要儘量選擇清潔蛋,清潔蛋是指鮮雞蛋經過檢查、清洗、風乾、油蠟處理、分級後的蛋製品,其安全性相對高於散裝雞蛋。如果在商超或傳統農貿市場中購買未經清洗的散裝雞蛋,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後要儘快進行清潔處理,以預防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不要購買和食用毛雞蛋。

三、不要盲目追求“土雞蛋”

“土雞蛋”一般指蛋雞在散養環境下自由攝食草籽、小蟲、粗糧等天然食物而非飼料所產出的雞蛋。這種雞蛋一般比普通雞蛋小,但其售價往往是普通雞蛋的一倍甚至多倍,很多消費者認為“土雞蛋”與普通雞蛋相比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而研究結果表明,“土雞蛋”和普通雞蛋的營養價值相似,其風味主要是由於“土雞蛋”含有更高的脂類所致。

四、購買後的雞蛋應該儘快食用並冷藏保存

雞蛋的保質期受氣溫、溼度的影響較大。通常來說,溫度在2~5℃時,雞蛋的保質期為40~60天;在15℃以下,保質期為30天左右;當夏季溫度高於25℃時,鮮雞蛋保質期為7~10天。消費者應根據家庭人口計算購買量;購買後應採用冰箱低溫儲藏的方式進行保存,延長鮮雞蛋保質期,保障鮮雞蛋的安全和營養。

五、不應顧忌膽固醇而不吃雞蛋或蛋黃

有些消費者因顧忌雞蛋中含有較高的膽固醇,認為吃了外源性的膽固醇就會誘發血脂升高,因此不敢吃雞蛋,尤其是蛋黃。最新研究結果表明,雖然蛋黃富含膽固醇,但同時也含有豐富的卵磷脂,人體食用雞蛋後其體內的卵磷脂能使膽固醇顆粒變小,並保持懸浮狀態,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建議“每天一個蛋、蛋黃不能丟”。因此,不必因顧忌膽固醇而不吃雞蛋或蛋黃。

8

蛋糕的消費提示


開學季來啦,這有一份消費提示清單請查收


焙烤食品是以糧、油、糖、蛋、乳等為主料,添加適量輔料,並經調製、成型、焙烤工序製成的食品。蛋糕是一種典型的傳統焙烤食品,目前可分為預包裝和現制現售兩大類,如裱花蛋糕即屬於後者。

一、現制現售蛋糕的原料要新鮮

現制現售蛋糕的原料易受微生物汙染。無論購買還是家庭自制,應確保奶油、巧克力等是新鮮的;水果徹底清潔後再放入;攪打好的鮮奶如不立即使用,應冷藏並在4小時內用完。

二、蛋糕要儘快食用

由於蛋糕的保質期短,消費者在購買現制現售的蛋糕,特別是奶油蛋糕時,除了選擇持證經營、信譽良好的廠家生產的產品外,還要查看標明的生產日期,儘量選擇當日生產的產品,並儘早食用。對於預包裝的蛋糕製品,要注意將產品存放於清潔、通風、乾燥、陰涼的環境下,儘可能保持最佳品質。

三、糖醇蛋糕不等於無糖蛋糕

糖醇蛋糕是指用甜味劑(如麥芽糖醇、木糖醇等)代替白砂糖作為原料添加到產品中。與普通蛋糕相比,產品中沒有人為添加食糖。但實際上,蛋糕的原料是麵粉,其所含澱粉經人體消化吸收後,最終轉化為葡萄糖,也會導致血糖升高。因此對於忌糖人群而言,糖醇蛋糕也要酌情、少量食用。

四、不要過量食用

蛋糕製品中一般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相對較高,供能充足,過量食用會增加肥胖及其它代謝性疾病的風險。建議適量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