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回應招生錄取問題:系學生本科二批報考,但其父要求轉入本科一批專業就讀,法院駁回上訴請求。你怎麼看?

卓友翰


我是燕園博雅教育,我來回答。

最近,2016年某考生在高考後報考鄭州大學,卻被其屬於中外合作辦學性質的二級學院“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錄取的事件被重新翻出來,並被媒體稱之為“山東考生報考211卻被民辦學院錄取”,這樣的事情,在2019年高考即將來臨之際,自然會引起廣泛關注。

事實上,這些年高考錄取的烏龍事件,確實不少。比如2017年,有位考生以646分的高分被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獨立學院)錄取,還有位考生以637分的高分被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獨立學院)錄取之事,在當年,就曾經引發人們對名校冠名獨立學院、中外合作辦學等民辦院校在高考錄取中可能造成魚目混珠的討論,少數不細心的考生會因為對這類情況瞭解不夠而以高分“入坑”。就像上面這兩位考生那樣,填報志願時,以為自己報考的是同濟大學和四川大學這樣的985名校,結果卻是進入了與他們合作辦學的三本院校,這樣的坑,當然是很窩心的,教訓也是慘痛的。

(鄭州大學校園)

其實,幾乎每年都有這樣的“入坑”事件,只是上面的例子特別典型而已。所以,很多人對於民辦院校在高考錄取時可能魚目混珠,頗有微詞,也很為警惕。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鄭州大學三年前的錄取事件,在現在依然可以引起廣泛關注,是不難理解的。

不過,這個事件與上面的那些不幸“入坑”的情況是有明顯不同的。

根據鄭州大學最新的回應來看,當年該考生雖然報考了211的鄭州大學,但高考成績只有522分,並沒有達到當年山東省的一本控制線(537分),所以其實不可能被鄭州大學本科第一批次錄取(該校當年在山東的最低錄取分是607分),最終被其合作辦學的西亞斯國際學院以本科第二批次錄取,其實是沒有大問題的,並不屬於烏龍事件。

(鄭州大學回應內容部分截圖)

根據鄭州大學的回應來看,該考生在收到西亞斯國國際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後,其父多次要求將自己的孩子由西亞斯二本轉入鄭大一本專業,被拒絕後放棄了入學資格,然後發起了訴訟。

從這裡,我們已經可以釐清事情的全部真相了。很明顯,以522分的考分,是不可能進入最低分達到607分才能被錄取的鄭州大學本部的,這是高考錄取的常識。該生父親要求轉入本部一本就讀,當然是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不合規的,被拒絕是理所當然的。至於後面發起訴訟,被人民法院最終駁回訴訟請求,這當然是並不讓人意外的。

其實,這個事件,說白了,就是考生一方有些無理取鬧,把一件本來很簡單的事情,搞得很複雜,本來主要是自己的問題,偏偏要認為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乃至發起訴訟,而結果,只能是如一些網友評價的那樣,“不過是做了無用功,還浪費了公共資源”。

不過,這事兒也有它的價值:

1、再次提醒大家在填報高考志願時,一定要儘量弄清楚準備填報的目標學校及專業的具體情況,有疑問需要多諮詢多瞭解,特別是對於名校的某些錄取分數明顯偏低的學院及專業,應該引起重視,不合情理的事情可能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事件中的這位山東考生,當年填報志願時,應該知道鄭州大學的一本專業通常高於一本線好幾十分,那麼,自己高考成績還沒達到一本線,居然可以填報其部分專業,那這個專業能是一本專業嗎?就讀的學校能是鄭州大學本部嗎?只要有了這樣的疑問,就不會輕易填報了,如果填報,也是明明白白的自己的選擇。

2、大學招生,需要更加規範,發佈的招生目錄需要更加清楚明白,其中的特殊情況,比如屬於獨立學院、中外辦學等情況,最好在備註中專門說明錄取批次、所屬性質、辦學地點等,以免引起考生誤解。比如,如果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在招生目錄的備註中明確寫明“屬於獨立學院”,並說明辦學地點,那位646分考生就不會誤解為是填報的同濟大學本部了。


燕園博雅教育


哦,查詢了這個學院,清楚了。其實當事人父親是非常清楚錄取規則的,而且還比各位一般懂錄取規則的人更懂高考志願填報技巧。

鄭州大學211,2018年以前有個獨立中外合作辦學的西亞斯國際學院,隸屬鄭州大學。收生批次在高考二批,上課與鄭州大學本部分開。最重要的是:畢業證、學位證的公章是“鄭州大學”!換句話說畢業後,用人單位就認為是鄭州大學畢業的。

然而,2018年後,西亞斯國際學院獨立出來了,意味著畢業證的章是“鄭州西亞斯國際學院”。與鄭州大學大學沒有關係。

當事人是2016年報考錄取入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要2020年才畢業。當事人父親收到的“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錄取通知書,肯定要去諮詢學校招生辦,招生辦才會解釋清楚2018年後不發鄭州大學的文憑了。因此起訴。

類似的填報技巧還有重慶工商大學應用技術學院,之前屬於三本錄取,但是如果不掛科、大學四級和計算機二級通過,最後獲得“重慶工商大學”的文憑。

So,不要輕易嘲笑人家,很可能人家比你還聰明呢。


翻倒巷


明明是被西亞斯錄取的三本生,卻想李代桃僵,轉成鄭大的211一本生,這樣胡鬧的愣頭青,也只能是外地人了。就像《范進中舉》裡,老丈人胡屠戶嘲笑范進的話:你都四十多了,還想著去科場中舉,真正的“天鵝屁吃”!


2016年的故事被重提,大概率是因為2019年的高考僅僅只有26天了,一年一度的大事,涉及千萬個家庭,現在已經進入了高考熱議的時期。


在這裡,其實,可以順便普及一下與鄭大合作的兩個三本院校,也是現在的二本B類——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和鄭州西亞斯學院。在當地,它們簡稱升達和西亞斯。

升達地點在新鄭龍湖鎮,英語全稱是Zhengzhou Shengda University Of Economics,Business & Management,ZSDU,簡稱“升達學院”,是豫籍臺灣著名教育家王廣亞博士,捐資創辦的一所全日制民辦普通本科院校,以前的三本,旁邊是兩個二本院校——中原工學院和河南工程學院(原來的經幹院)。
鄭州西亞斯學院(Zhengzhou Sias University),簡稱西亞斯,坐落於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區,就是問題中新聞的事發地。它是是由美國西亞斯集團公司投資,與鄭州大學、美國堪薩斯州富特海斯州立大學合作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是河南省首家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可以實施境外學士學位教育合作項目的全日制本科院校,首批中國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評估合格的高校。學校始建於1998年,前身是鄭州工業大學西亞斯國際工商管理學院。2000年,鄭州工業大學西亞斯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更名為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2018年,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更名為鄭州西亞斯學院。


從西亞斯的命名變遷史來看,它屬於“借殼上市”的民辦學院,目前已經在有意識的“去鄭大化”,是當初三本生們延續本科學歷、考取研究生的河南名校,我有一個同學在2004年進入這個學校,後來下了一番苦功夫,考到了鄭州高新區的鄭大,也算勵志。

回到問題,其實鬧事的多半是那位學生的父母,只不過在關乎自己孩子的前途命運之時,選擇了撒潑打滾的做法,他不明白的是,鄭大和升達、西亞斯只是合作關係,其實誰也管不了誰,想從三本轉到一本,誰都想,還不如復讀再戰的好。


目前事情已經過去兩年了,也不知那位山東考生,最後去了哪所大學,圓了自己的一本夢了嗎?


教育練真堂


鄭州大學有不規範的地方,家長抓住了漏洞,想佔便宜

鄭州大學的不規範

其實不僅僅是鄭州大學一所高校的問題,很多高校獨立學院都存在這樣的問題。西亞斯國際學院是鄭州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單位,很高高校都有這樣的中外合作辦學,分數低,學費高。

大部分的中外合作辦學是母校統一招生,如下面的一個高校,本校統一招生,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統招,並和其他錄取專業一併錄取,但會顯示出中外合作項目或專業。

高校有自己的小算盤,脫離母體,中外合作辦學是沒有優勢的,招生招不到,怎麼辦學。

鄭州大學西亞斯學院現在已經改名了,叫鄭州西亞斯學院,18年有了新的院校代碼。

而之前其招生時的院校代碼是鄭州大學的,因為當時西亞斯學院還沒有獨立招生資格,有了新代碼才可以獨立招生。這就是鄭州大學的不規範之處,正是因為這樣才被家長抓住了漏洞。

家長是抓住了漏洞,想佔便宜

可以這樣說,家長應該是教育系統的人,對招生這一塊有了解。

普通人只是看分數,知道自己的分數不夠線,想想怎麼可能進入211,畢竟分數差在那裡。

家長先通過法律途徑試圖得到應有的結果,想想也不會成功。鄭州大學的校友是擺設?學校的量能是擺設?

轉而通過媒體施壓,應該會有所改變,畢竟大學的不規範完全暴露出來了。總是要給一個交代,一些補償總是會有的。

已經改名為鄭州西亞斯學院


不需要批判家長,家長只是利用漏洞尋租。俗語云,蒼蠅不叮無縫蛋,學校做的規範,也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


大學專業深一度


在16年以前,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樣,經常都會聽到有學生在高考後,填錯了大學,或者填錯了專業。這些都屢見不鮮,因為高中學子及他們的家長,在高考之前,一般都只會關心成績,考到好的成績才是升學的硬道理,不會過多的去關心大學和專業的相關信息,特別是錄取規則信息。

但是,那個時候很少會聽到有學子在高考後,報錯了大學的批次。我們都知道,16年以前,全國所有的省份高考錄取都分為一批、二批、三批,所有學子只要根據個人的高考分數,絕不會出現報錯批次的情況。

可16年後,相繼的有些省份取消的三本批次,將二、三本批次合併,並且還有些省份乾脆取消了所有的錄取批次,將一、二、三本批次合併,統稱為“本科批”,這樣的省份包括上海、山東、浙江、海南。

不管是二、三本合併,還是通通都合併的省份,很多原本不在同一層次的大學,卻可以在這些省份進行同一個批次招生,導致學子們在高考後,在不瞭解各大學相關信息的情況下,就較容易的填報出錯,高分卻錄取不順,非常“坑”。本來可以讀個二本,卻讀個三本,本來可以上個一本名校,卻讀了個二本、三本的學校,讓人惋惜不已。

本文中所涉及的一名學子是山東籍考生,他在16年的時候,以高考理科522分的成績被鄭州大學西亞斯學院錄取,這是一所跟鄭州大學合作辦學的學校。該學子在收到通知書後,其父親不滿,要求轉入鄭州大學本科一批就讀。

乍一看,好像是屬於志願填報失誤了,沒有讀到本來可以讀的大學。可是,山東是在17年才將一、二本批次合併,所以說16年的時候根本不會出現本來完全可讀個一本,卻由於不瞭解大學信息,而導致填報失誤,讀了二本的情況。

而且,當時山東的理科一本批次線是537分,522分根本就沒有過一本線,怎麼可能就讀鄭州大學這樣的一本學校喃?而且當年鄭州大學在山東理科一本最低錄取分數都有607分。所以,可以得出明顯的結論,該家長不是不瞭解大學信息那麼簡單,他連高考基本的錄取規則都沒搞明白。


這裡,也要提醒廣大學子,在高中期間一心搞好學習是沒有問題的,可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好好了解大學的相關信息。特別是專業的信息,專業可比大學重要多了,因為它才是跟未來更有直接的關聯,不要填報錯了。

(你怎麼看,歡迎討論,方便的話點個關注,感謝~)


四眼兒老師


我倒是覺得,家長要求轉入本部上學卻有不妥,而是要求學校發放鄭州大學的畢業證,因為錄取我的是鄭州大學,至於在哪辦學都可以,誰錄取我誰給我發證。鄭州大學的錯誤就在以鄭大的名義錄取,發的確實西亞斯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這確實有問題,雖然說了辦學地點在西亞斯,其實是在打擦邊球。


用戶9032285442986


很簡單的一個事情,我相信高考報名,每個考生包括家鄉都會看那本很厚的大學招生代碼書!裡面很詳細,學校名稱,招生計劃,批次,學制,收費等問題!第二張圖片就是書內代碼內容,學校名稱,學校地址,學制,後面是收費! 當年山東進鄭大最低的分數609 平均分數614 。考生考了522跟本科一批最低分數還差近90分,自己報的也是二批,錄取後竟然想從本科二批轉入本科一批!這肯定是不可能的,對別人也不公平!這完全是胡攪蠻纏。自己去起訴,法院判考生敗訴!又出來製造輿論壓力!





陝蓋犬戎


有人深扒這個事了,發現這個事件是山東省教育廳的責任,別省在出這個學校的時候,寫的是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就和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浙江大學城市學院一樣,是獨立院校。而山東省教育廳寫的是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這明顯有問題啊, 第一單位變成鄭大了,問題的根源在山東省教育廳。


12345665451661


很多沒報考過的家長並不知道報考規則。舉一個簡單例子,河南大學是一本,河南大學民生學院是三本。他們並不在一個批次招生,超過一本線才可能報考河南大學,報考河大民生學院是在第二批次,你能說民生學院的學生跟河大要求一樣的畢業證這可能嗎?


金1031


這人要考的是清華非要說不是臺灣省的校區,要考的是北大光華非要把光華去了,可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