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在路上未必是前进,也可能是垮掉在路上

《在路上》:在路上未必是前进,也可能是垮掉在路上

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在路上》,乍一看容易让人联想起“身体或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

然而,与这句受人追捧的鸡汤不同,《在路上》描述的是身体在路上,灵魂不知在何方的故事。

故事内容来源于凯鲁亚克的个人经历。

1943年后的某个时间,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吕西安·卡尔、威廉·巴勒斯四人先后结识,并一见如故,形成了“垮掉的一代”最初的核心群体。之后来自丹佛的骗徒尼尔·卡萨迪也加入他们,并偷了一辆车,使众人一起进行了横穿美国的旅行——《在路上》的故事正是由此而来。

书中的主要人物都以“垮掉的一代”真实存在的人为原型,其中的重点无疑是第一人称的“我”萨尔,以及与我关系匪浅的浪荡朋友迪恩。只要对凯鲁亚克等人的生平稍加了解就能察觉,萨尔对应的是凯鲁亚克本人,迪恩则是尼尔·卡萨迪的化身。

《在路上》讲述了一个混乱的故事。

混乱的第一点,表现在文字的肆意运用上。

狂乱的文字贯穿始终。不管是荒唐的派对还是潦倒的境遇,抑或与女孩儿纠缠不清的感情,都以这种不甚清晰明了的文字表达出来。

第一眼望过去,实在是容易让人觉得这是作者的碎碎念。

不过,有一些澎湃汹涌又复杂多变的情感,并非词组句子能一次性描述完整,而是要从文字构建的迷宫氛围中逐渐被塑造出来。

没有一个人物会在书里大喊着表示自己是多么空虚,多么无聊,表示人生简直就是一出荒诞的戏码,但是我们看到他们彻夜狂欢,看到他们耗尽最后一个美元,看到他们轻易爱上一个姑娘又抛弃她,看到他们癫狂地奔着一个自己都无法理解的目的地出发,如此种种,反而更容易感同身受。

书中大量意味不甚明朗的对话亦是如此。

由于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我们多少还能理解些许萨尔的所思所想。与之相对比,萨尔重视的迪恩以及其他几位朋友就显得格外难以理喻。这一点尤其明显地表现在他们之间的对话中。

对话并不简洁,因为人物本就不是说话简洁的人。他们擅于谈话,也擅于转换话题,更擅于把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这都让读者容易感到困惑。

大量如此的对话组合在一起,这群年轻人精力充沛又似乎颓废的样子便跃然纸上。

对于如此矛盾的特性,崇尚奋斗的新一代读者可能会无法理解,唯有结合二战后的社会环境才能体会一二。

社会的进步部分来自于年轻人对上一辈人的继承,部分来自于对他们的否定。

反叛,是每一代年轻人的必经之路。对于凯鲁亚克等人——事实上它们代表了当时美国大量年轻人的真实状态——这种反叛表现为《在路上》所呈现的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

只要想一想主流文化对此的反应是多么惊愕(或者想一想读者自己感觉多么惊愕),就能深深体会到他们的叛逆精神。

这就是混乱的第二点内容——“我”和迪恩等朋友混乱不堪的生活。

混乱的故事结合混乱(实际上杂而不乱)的叙述,把凯鲁亚克等人的精神面貌展示得淋漓尽致。

除了“垮掉的一代”本身所突出的特征,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依然是一部布满了时代烙印的作品。

诚然,《在路上》能成为一代经典作品说明其核心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在当代想必也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不过作为几十年后的读者,不可能脱离当前的环境去理解它。从这一方面来说,格外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书中男性对女性的轻视。

萨尔等人以与姑娘们调情、上床为乐,迪恩从出场就纠缠在前妻和女友之间,中间一度与其他姑娘结婚,艾德在娶妻后对妻子不闻不问,任由她四处找寻。

毫无疑问,这些不那么政治正确的部分也是构成本书的重要内容,反应的是当时(或许也有现在)的社会主流观念,正如书中萨尔等人所体验的各地风貌一样无比真实。

并非是去批判凯鲁亚克的观点,而是指出如今我们更看重的议题,恰恰能赋予经典作品不一样的含义。

完全超脱于时代的作品不存在,完全超脱于时代的理解也不存在。“垮掉的一代”已然成为历史,却不妨碍我们通过阅读《在路上》重新去体验放荡不羁地拿区区几美元搭顺风车横穿美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