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在路上未必是前進,也可能是垮掉在路上

《在路上》:在路上未必是前進,也可能是垮掉在路上

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傑克·凱魯亞克的代表作《在路上》,乍一看容易讓人聯想起“身體或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這句話。

然而,與這句受人追捧的雞湯不同,《在路上》描述的是身體在路上,靈魂不知在何方的故事。

故事內容來源於凱魯亞克的個人經歷。

1943年後的某個時間,傑克·凱魯亞克、艾倫·金斯堡、呂西安·卡爾、威廉·巴勒斯四人先後結識,並一見如故,形成了“垮掉的一代”最初的核心群體。之後來自丹佛的騙徒尼爾·卡薩迪也加入他們,並偷了一輛車,使眾人一起進行了橫穿美國的旅行——《在路上》的故事正是由此而來。

書中的主要人物都以“垮掉的一代”真實存在的人為原型,其中的重點無疑是第一人稱的“我”薩爾,以及與我關係匪淺的浪蕩朋友迪恩。只要對凱魯亞克等人的生平稍加了解就能察覺,薩爾對應的是凱魯亞克本人,迪恩則是尼爾·卡薩迪的化身。

《在路上》講述了一個混亂的故事。

混亂的第一點,表現在文字的肆意運用上。

狂亂的文字貫穿始終。不管是荒唐的派對還是潦倒的境遇,抑或與女孩兒糾纏不清的感情,都以這種不甚清晰明瞭的文字表達出來。

第一眼望過去,實在是容易讓人覺得這是作者的碎碎念。

不過,有一些澎湃洶湧又複雜多變的情感,並非詞組句子能一次性描述完整,而是要從文字構建的迷宮氛圍中逐漸被塑造出來。

沒有一個人物會在書裡大喊著表示自己是多麼空虛,多麼無聊,表示人生簡直就是一出荒誕的戲碼,但是我們看到他們徹夜狂歡,看到他們耗盡最後一個美元,看到他們輕易愛上一個姑娘又拋棄她,看到他們癲狂地奔著一個自己都無法理解的目的地出發,如此種種,反而更容易感同身受。

書中大量意味不甚明朗的對話亦是如此。

由於第一人稱的寫作方式,我們多少還能理解些許薩爾的所思所想。與之相對比,薩爾重視的迪恩以及其他幾位朋友就顯得格外難以理喻。這一點尤其明顯地表現在他們之間的對話中。

對話並不簡潔,因為人物本就不是說話簡潔的人。他們擅於談話,也擅於轉換話題,更擅於把不相干的事情聯繫在一起,這都讓讀者容易感到困惑。

大量如此的對話組合在一起,這群年輕人精力充沛又似乎頹廢的樣子便躍然紙上。

對於如此矛盾的特性,崇尚奮鬥的新一代讀者可能會無法理解,唯有結合二戰後的社會環境才能體會一二。

社會的進步部分來自於年輕人對上一輩人的繼承,部分來自於對他們的否定。

反叛,是每一代年輕人的必經之路。對於凱魯亞克等人——事實上它們代表了當時美國大量年輕人的真實狀態——這種反叛表現為《在路上》所呈現的放蕩不羈的生活方式。

只要想一想主流文化對此的反應是多麼驚愕(或者想一想讀者自己感覺多麼驚愕),就能深深體會到他們的叛逆精神。

這就是混亂的第二點內容——“我”和迪恩等朋友混亂不堪的生活。

混亂的故事結合混亂(實際上雜而不亂)的敘述,把凱魯亞克等人的精神面貌展示得淋漓盡致。

除了“垮掉的一代”本身所突出的特徵,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這依然是一部佈滿了時代烙印的作品。

誠然,《在路上》能成為一代經典作品說明其核心具有超越時代的意義,在當代想必也能引起年輕人的共鳴。不過作為幾十年後的讀者,不可能脫離當前的環境去理解它。從這一方面來說,格外引人注目的一點是書中男性對女性的輕視。

薩爾等人以與姑娘們調情、上床為樂,迪恩從出場就糾纏在前妻和女友之間,中間一度與其他姑娘結婚,艾德在娶妻後對妻子不聞不問,任由她四處找尋。

毫無疑問,這些不那麼政治正確的部分也是構成本書的重要內容,反應的是當時(或許也有現在)的社會主流觀念,正如書中薩爾等人所體驗的各地風貌一樣無比真實。

並非是去批判凱魯亞克的觀點,而是指出如今我們更看重的議題,恰恰能賦予經典作品不一樣的含義。

完全超脫於時代的作品不存在,完全超脫於時代的理解也不存在。“垮掉的一代”已然成為歷史,卻不妨礙我們通過閱讀《在路上》重新去體驗放蕩不羈地拿區區幾美元搭順風車橫穿美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