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一个人可以肆无忌惮疯狂,但不能无止境的挥霍自己身体

喜欢我的文章,请给我一个关注,写文不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是现代青年最喜欢用来安慰自己的话语,以至于我们经常想来一场不顾一切,说走就走的旅行。


有人说,人的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说走就走的旅行里,不带太多的友人或是三两知己同游,或是携爱人同伴,或是孑然一身前行,不带太多的累赘,只有一个背包,一台单反,还有一副墨镜,不带太多的杂想,只因心血来潮。


虽然这相比起迪恩的藐视权威,无视传统,听凭本能和个人意志的驱使,做事疯狂而不顾后果,一切都是为了燃烧燃烧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也是我们现代人对于自由的一种向往。

《在路上》一个人可以肆无忌惮疯狂,但不能无止境的挥霍自己身体


1


《在路上》是一本美国的作家的世界名著,主要反映了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空虚和浑浑噩噩的状态,作者是杰克·凯鲁亚克,1922年3月12日,凯鲁亚克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洛厄尔,父母为法裔美国人,他是家中幼子。


他曾在当地天主教和公立学校就读,以橄榄球奖学金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结识爱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尔·卡萨迪等“垮掉的一代”。


凯鲁亚克大学二年级退学从事文学创作,并辗转于美国海军和商用航运公司等处。1950年,第一部小说《乡镇和城市》出版。1957年的《在路上》问世后,他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跻身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著名作家行列。他还著有《达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独的旅人》和《孤独天使》等作品。


“所谓‘垮掉一代’不只仅仅是令人厌倦、疲惫、困顿、不安,还意味着被驱使用完、消耗、利用、精疲力竭、一无所有……”简言之,这是指50年代被美国社会抛弃的一群“局外人”


垮掉一代”并非一个组织,而是指具有这种共同思想倾向及行为生活方式的一个群体;确切地说,在文学/文化意义上,是指其中的文化人,尤其是作者、诗人。

《在路上》一个人可以肆无忌惮疯狂,但不能无止境的挥霍自己身体


凯鲁亚克用萨尔和迪恩刻画的两个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同样是在路上的人,遇到然后一起结伴同行。


凯鲁亚克用他们体验极端生活,偷窃,飙车,坐牢,性,大麻,婚姻混乱,怎么刺激怎么来,虽然他们放荡不羁,不顾世俗规则,虽然他们一边体验者放纵,但是他们在反叛的和追求绝对只有的同时也很痛苦。

《在路上》一个人可以肆无忌惮疯狂,但不能无止境的挥霍自己身体


因为在路上他们无所顾忌,肆意妄为,但是终归还是要回到家庭,这些行为的背后其实是青年人在痛苦地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和寻找信仰的过程。


正是这个过程的思考,很好地表现了凯鲁亚克和垮掉派作家们在精神上的不断追求和对自身无止境地超越。

《在路上》一个人可以肆无忌惮疯狂,但不能无止境的挥霍自己身体


2


该书中,我们知道萨尔身无分文,一个人走遍了整个美国,坐火车,搭过车,走过很多路,睡过大街,捡过垃圾桶里的食物,只要在路上就无所顾忌,一切都变现的如此勇敢悲壮。


在他走遍美国的同时,他去过的地方很有季节的变化,在纽约、南方和新奥尔良的时候正值春季,在衣阿华、内布拉斯加、丹佛、内华达、圣路易和印第安纳的时候是秋季,而在布特、北达科他、波特兰和爱达荷的时候就变成了冬季;


季节的交替也不能阻止他的个人旅途,看着他那落魄的形象,像着流浪,也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穷游,后来他遇到了迪恩,玛丽卢,让这段路上增添了许多色彩。

《在路上》一个人可以肆无忌惮疯狂,但不能无止境的挥霍自己身体


因为他们都是不顾世俗束缚,寻求灵魂只有和彻底解放自己的心态上路的,他们每个人都好像在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


玛丽卢旅途之前已经有了未婚夫,但是她不想就这样一辈子束缚在家庭婚姻的状态,于是在路上,她寻求本能的释放,放纵性行为。


他们吸毒、放纵性行为、沉浸于爵士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他们寻求灵魂解放的极端表现,而脱光衣服,赤身裸体,则是他们摆脱束缚的象征性行为。


在疯狂的行为之中,萨尔的形象在他们的衬托之下显得有些稚嫩,因为对于他来说,还是有些顾忌的,是在无休止的放纵还是坚持自己的克制,他有过迟疑。


不过正是这些特殊的行为,让他有了新的灵感,自己所赞同的,自己所坚持的,以及和自己所不同的都记录下来,因为至始至终都没忘记自己是一个作家。

《在路上》一个人可以肆无忌惮疯狂,但不能无止境的挥霍自己身体


也许在路上的他,只是为了寻找生活的意义,寻找写书的灵感,能够给自己启发,即使肆无忌惮的放纵一段时间也无不可。


我们都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段旅途之后,他们鸟走兽散,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各自在那充满规矩的地方活着。


有句话说的好,物极必反,当你玩累了的时候,你会想着安定下来。

《在路上》一个人可以肆无忌惮疯狂,但不能无止境的挥霍自己身体


3


在迪安与萨尔相识前,他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蹲监狱,而且是个偷车的惯犯。


在萨尔和迪恩相遇后,迪安认为“性可是生活中唯一头等重要而且神圣的事”。迪安先后三次结婚,周旋于已婚和未婚妻子之间,并在旅途中与其他女人随意发生关系。他藐视权威,无视传统,听凭本能和个人意志的驱使,做事疯狂而不顾后果。

《在路上》一个人可以肆无忌惮疯狂,但不能无止境的挥霍自己身体


从这里可以看出,迪安是一个无休止的疯狂者,他不仅是一个喜欢逃避,喜欢疯狂,不负责任的混蛋,他对于生活的追寻更像是为了走而走,追求的是疯狂地生活,疯狂地表达,疯狂地渴望被救赎,同时渴望一切,不知疲倦,不落俗套,然后不停地燃烧,燃烧。”

《在路上》一个人可以肆无忌惮疯狂,但不能无止境的挥霍自己身体


也许那时候的他们正因为他无处可去,所以他哪里都能去,因为迷茫,不知路在何方,不知生活的意义,于是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


他们离开家乡,风餐露宿,徒步走向山野,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奔波“在路上,他们并不是在通常意义上靠乞讨为生的流浪汉,他们许多人完全可以过安逸富裕的生活,他们都有各自独立谋生的技能本事。


他们在路上背包生活的目的也许各有不同,但“在路上”的生活让他们远离浮华尘嚣,亲近大自然,体验独立自助的艰苦。

《在路上》一个人可以肆无忌惮疯狂,但不能无止境的挥霍自己身体


酒色食性,狂路野,平静是常态,变化亦是常态,不变才是偶然,生存于世间总是如此简单,以至于总是在路上追求理想,思考人性。


即使这种体验是短暂的,这也无疑会有助于他们涤荡灵魂中的污秽,抗击物欲消费社会及其势利虚荣无聊浮燥等现代社会顽症,也许这正是他们要在路上追求的意义。

《在路上》一个人可以肆无忌惮疯狂,但不能无止境的挥霍自己身体


《在路上​​​​​》中狄安是萨尔精神追求的一个带路人,他们同样是在路上,但是他们的结局却是天壤之别。


萨尔在路上,知道又不知道自己在追寻什么,所以他把自己经历的人和事情记录下来,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是作家知道自己要写书,他在疯狂的同时还保留了一丝理性。


也正是这一丝的理性让他和迪恩有着不同的结局,最后迪恩坐了5天5夜的火车来找萨尔,萨尔却用一句简单的话语结束了他们的相逢,迪恩,我们没有演唱会的门票了,诠释了他们曾一起走过的路,但是那也只是曾经…

《在路上》一个人可以肆无忌惮疯狂,但不能无止境的挥霍自己身体


这意味着两种人生,两种生活。


就如作者说的意义,一个人不能无止境的挥霍自己的身体,所以我选择体会生活,选择自由热烈的态度,但是拒绝成为不负责任的疯狂者。


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在路上》一个人可以肆无忌惮疯狂,但不能无止境的挥霍自己身体


最后


今晚,星星眼看就要消逝,还有人不知道上帝就是那精疲力竭的大熊星座吗?不等夜色完全降临,笼罩山河、山峰、最后将海岸遮掩,给大地带来安宁,星星就将渐渐隐没,向草原倾泻余晖,除了在孤独中悲惨地衰老下去,我相信没有谁会知道他将会发生什么。我怀念狄安•莫里亚蒂,我甚至还想念他的父亲老狄安•莫里亚蒂,我们从没能找到他。我怀念狄安•莫里亚蒂。”

这是萨尔发自内心对狄安的呼唤和思念。


曾经疯狂过的时光也只是曾经,自我放逐后的回归才是真实。


那些假想的、逃避的、未来的都不足以长待。鸟儿飞翔是为了落地,同时也是为了看更高更远的风景,当经历了那些风雨兼程后,让你最终还是需要回归现实。


《在路上》一个人可以肆无忌惮疯狂,但不能无止境的挥霍自己身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