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解析!人體的氣機是怎麼一回事?

東方古代的醫藥之學,皆與巫術同源共祖,中國的醫學,也不例外。

在三千年以前,中國的醫藥之學,由巫醫而轉入道家的方術,(又稱為方技),這是周、秦之間的事。

中國的醫學和道家的方術,以及印度自古相傳的瑜伽術,都承認人身生命的泉源,在於人體 內部所潛藏無限氣機的庫藏。

南懷瑾先生解析!人體的氣機是怎麼一回事?

不過古代道家的丹經,這個氣字,是用原始的“炁”。

如用拆字的方法來講,“無”即是“無”的古字,下面四點即是“火”字的假借,換言之,“無火”之謂“氣”。什麼是“火”呢,淫慾、情慾、躁動的意念都是火。

沒有了這些躁火(等於中醫書上所說的相火)元氣大定(君火正位),漸漸便可引發固有生命的氣機。

氣機的流行,它依循晝夜十二個時辰(中國古代的計時方法,與宇宙日月運行的規則相通),周流人身氣脈(十二經脈)與腑臟一週。

而且在每一時辰之中,經過氣脈的部分不同,就又研究出人身穴道的學說,發展成為針灸之學。

除了醫學所稱的十二經脈以外,另有不隸屬於十二經脈的氣脈,便是道家特別重視的“奇經八脈”。“奇經”的奇字,並不是奇怪的意思,而是“單支”的意思;也便是涵有特殊的、單獨的含義。“奇經八脈”,也包括了督、任、衝、帶、陽維、陰維、陽喬、陰喬等八根脈腺。

督脈便是莊子在《庖子解牛》篇中所提及“緣督以為經”的督脈,大約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自律神經系統與腑臟的關係。帶脈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腎臟神經系統。陽維、陰維則和現代醫學的大腦、小腦與間腦的神經系統有密切的關聯。陽喬、陰喬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生殖神經,包括攝護腺與手足等主要神經作用。

唯有衝脈很難說,擴充其量而言,它在中樞神經與自律神經之間並無固定部位和系統的範圍;它由生殖機能與睪丸之間的小神經叢開始,一直經過胃與心臟部分而上衝間腦。

南懷瑾先生解析!人體的氣機是怎麼一回事?

只有打通氣機的人,才能切實體會得到氣脈的狀況,而後相信確有其事。

但特別須要聲明的,我非專門學醫的人,所引用中西醫學上的名詞,僅是研究心得,強作解人加以說明而已,不可拘泥屬實。

此外,由印度上古瑜伽術的傳承,經過佛家的洗煉和整理,而成為佛教密宗一派的修煉方法,也很注重人體 的氣脈,以三脈四輪(祥稱七輪)為其主要的體系。三脈,即是人體 平面的左、右、中三脈,不同於道家以前(任)、後(督)、中(衝)等三脈為主。

四輪或七輪,便是人體 橫斷面神經叢的幾個主要部位,與道家的上、中、下三丹田之說,各有不同的概念,卻有大同小異的效果。

選至南懷瑾先生靜坐法——解析人體的氣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