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醫,只要搞懂一個原理,很多疾病,都難不住你

什麼原理?那就是氣機升降,搞懂這個原理,很多病病,都難不住你!氣機升降為何如此厲害,先仔細看下面這張圖,最好多看幾遍,才能看懂這張圖所蘊含的中醫治病精髓及奧妙!


學中醫,只要搞懂一個原理,很多疾病,都難不住你


從上面的這張圖中可以看到脾土左升,肝氣和腎水都隨著升,胃氣右降,膽氣和心火隨著下降,這無形之中就形成了一個左邊升,右邊降的氣機運動圓圈


在這個圓圈裡,脾胃一陰一陽,就是中心的軸,一切都是圍繞著它們來轉。這人體裡面,五臟六腑是上下分佈的,其功能也有方向,這些臟腑所引導的氣機是處於動態中的。


這個圖畫我給大家描述一下。


首先腎在最下面,屬水髒。中醫說腎臟是水中含火,水是腎陰,火是腎陽,火我們就明白了,那一定是向上走的,它生什麼啊?火生土,也就是說,火性向上走,使得脾土溫暖,那麼脾是負責什麼的呢?是負責把胃吸收的營養(中醫叫精微物質)發送到全身的。這脾有個特性,它是向上走的,因為有一部分營養還要到肺臟,與吸入的空氣中的精微物質結合,由肺協助向全身輸布。


各位可記住了,脾臟之氣,是從左邊向上升的。


腎臟中的水呢,水生木,也就是說,在水的滋養下,木氣也開始得到了營養,要發展了,它發展的方向也是上升,跟樹一樣,這個肝臟之氣也是從左邊往上升的。隨著脾土之氣上升,中醫有句話,叫“肝隨脾升,膽隨胃降”,就是說的這個。


好多人說,這中醫的肝怎麼在左邊啊,解剖可是在右邊,中醫說的是肝氣,是肝的功能,是一個功能系統,不單是那個臟器實質。


所以,左邊身體有病,有時要考慮到肝脾之氣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氣。


肝屬木,四季配春季,象徵著萬物生髮。


此時各位看到了,這個氣機隨著肝脾升到了頂部,這裡就是肺和心了。各位知道,木生火,這火配五臟是心,四季配夏天,心火的特點其實也是要向上的,但是,由於有肺臟的存在,心火被帶向下行。


肺是屬金的,四季配秋天,主肅降,甭管夏天多熱,遇到秋天,氣機就開始往下降了。這心火本來是要上升的,但是因為有肺金在上面,所以就跟著往下降,直降到腎中,使得腎水不至於過寒,溫暖腎水。而腎水隨著肝木上承,到達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於過熱,這叫“水火既濟”。


有的時候,這個往下降的過程被破壞了,那麼心火就無法下降,憋在上面,各位就會看到上面熱,下面寒的局面。


口渴,眼睛紅,口舌生瘡,可下面的腿還是涼的。


在肺金下降的同時,人嘴裡吃入的東西進入了胃,然後也是向下走的,所以胃氣要下降。脾為己土屬陰,胃為戊土屬陽,陽要下降,陰要上承才對。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在胃氣下降的同時,膽氣也隨著下降,就是我們說的“膽隨胃降”。現在有好多的胃病,就是胃氣上逆,膽汁反流,這就是氣機逆行的結果。


各位同樣要注意了,這個胃氣和膽氣的下降,是從右邊下行的。


所以,如果人體的右邊有病,要考慮一下氣機下行是否遇到了麻煩。


您現在再看看,脾土左升,肝氣和腎水都隨著升,胃氣右降,膽氣和心火隨著下降,這是不是一個左邊升,右邊降的圓圈呢?


在這個圓圈裡,脾胃一陰一陽,就是中心的軸,一切都是圍繞著它們來轉。


這就是黃元御的理論,他最後把一切病都歸入到這個圓圈的運轉失常,任何一個地方出問題了,把圓圈的運動給“咔嚓”一下擋在了那裡,不能轉動了,就出現了問題,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就要使用藥物,調暢氣機,讓它們恢復上下運行,這樣人體自己就會恢復健康的。


這個圓圈我說得簡單,大概就是這麼個道理,黃元御自己論述得還要仔細,術語比較多,各位可以參看他的書。


那麼該有人問了,這個圓圈有道理嗎?能治病嗎?


跟您說了,黃元御的第五代傳人麻瑞亭老中醫,就是從黃元御的書裡拿出了一個叫“下氣湯”的方子,稍微給加減了一下,變成了一個藥性有升有降,調和脾胃的方子,這位老人家一輩子基本就用這一個方子治病,來個患者,他就給調調方子,稍微加減,把氣機這麼一調,患者就好了。您看他的醫案,那就是一個升降,我的感覺,他就是用藥在人家的身上撥了一下,把這個不大轉動的圓圈給重新啟動了,結果麻老一輩子“活人無算”,患者如雲。尤其是有很多嚴重的血液病,還真都被他給治好了。


自從黃元御悟出這個人體氣機的運行規律後,臨床的療效那是越來越好,


於是就有很多人找上門來,這可就成全我們了,我們可以藉機會多觀摩一下黃老師都是怎麼應用這個圓圈的。


各位,甭管您是不是學醫的,這個氣機升降的道理明白以後,有些情況自己就能解釋了,否則一定有人特奇怪,為什麼我的腿就特別的冷,可臉上卻總起紅色的包啊?這上下像是冰火一樣懸殊,為什麼啊?


讓我們再來看個例子吧,這位姓趙,叫趙彥威,他患的病叫“齁(讀hōu)喘”,就是類似於我們現在說的哮喘。有的人可能見到過這種病,一犯病張口抬肩,上不來氣,喉嚨裡發出非常刺耳的聲音,著名歌星鄧麗君就是這個病發作,來不及拿藥去世的。我們這位趙同志的病發作還挺有特點,就是在秋天和冬天的時候特別容易犯,一犯起病來,先是開始打噴嚏,然後流出鼻涕,再接著就感覺喉嚨發堵了,然後就開始喘。


這可太難受了,這喉嚨堵的滋味估計各位沒感受過,呼吸這在平常人是最正常的事情,在他們那裡卻簡直是可望不可及的啊。


這可怎麼辦啊,大家都愁壞了,這事兒要擱現在,還有好多方法,西藥有很多噴霧的製劑,可以緩解喉部痙攣的,也有好多的激素類的藥物,可以救急,但是容易產生依賴,這輩子總不能靠著激素活著啊?


那會兒可什麼西藥都沒有,趙同志簡直覺得生活要絕望了,這個時候,有人說昌邑的黃元御學問好,因為身體殘疾,發誓攻讀醫學,現在那是頗有心得,不如我們把他請來吧。


於是,黃元御就來到了趙同志的家裡。此時的黃元御,已經徹底地擺脫了傷殘所帶來的悲傷,他已經從救治別人的過程中,重新找到了自信。

讓我們來看看黃元御的診病過程吧!


黃元御問患者:“你除了齁喘,還有什麼症狀呢?”


趙同志說:“我總是覺得腹脹(這個很關鍵,我下面給各位解釋),有時候還嘔吐(這就更說明問題了),但是如果矢氣後就好轉了。”


黃元御點點頭,其實此刻他的心裡就全明白了,但還是問了問:“這病是怎麼得上的呢?”


趙同志和家裡人對望了一下,說:“那是我在二十多歲時的一個秋天,傍晚吃飯,一隻該死的黑貓,從房簷上掉下來,掉到我的後背,把我嚇了一下,從此就作病了,打那兒以後,不敢吃晚飯。如果夜裡被冷風吹到了,或者碰到了陰雨天,或者白天吃多了些,都要犯病,一發作就是兩三天,有的時候還要八九天,二十幾天才好,現在已經病了十二年了!”


黃元御一聽,天啊,十二年,這個患者可真是夠痛苦的啊,想到這兒,他頓起惻隱之心。


於是,黃元御就又不怕麻煩地開始給患者和他的家屬講起了圓圈的故事。


這個圓圈的故事太重要了,明白了它,其實好多病我們自己都可以分析了。


黃老師講的這個故事大意如下:這個哮喘啊,是一個肺氣上逆的病,就是肺氣不降了,正常的我們體內是有一個圓圈的,這個肺處於圓圈的最頂端,那麼肺為什麼不降了呢?是因為胃氣不降了,我們說過,這脾胃是這個圓圈中心的軸,胃氣是從右邊下降的,如果胃氣不降,那麼肺氣就沒有了下降的道路,被堵在那兒了,於是就上逆作病。

可這胃為什麼不降呢?


那是因為脾土被水溼給鬱住了,不再上升,也不把胃接受的食物給吸收(中醫認為胃主受納,脾主吸收,道醫的脾的部分功能實際是腸道的功能),脾這裡不吸收,那胃從嘴那兒接受的東西還不都堵在胃裡了?結果就沒法兒下降了。


您看這趙同志為什麼腹脹啊?那就是脾胃都堵在那兒了。


為什麼嘔吐啊?這是胃氣不能下降,上逆的緣故啊。


您再看他患病的誘因吧,吃飯的時候被嚇到了,本來這個圓圈運轉的就要出問題了,被這麼一嚇,“咔嚓”一下,食物就停在胃裡了,圓圈的轉動就受到了阻礙,結果就病了,黃元御的說法是“平日溼旺而胃逆,相火之下蟄不秘,一遇非常之事,動其神志,膽木上拔而驚生,腎水下淪而恐作。己土侮於寒水,故脾氣下陷;戊土賊於甲木,故胃氣上逆”,他是從神志受驚這方面來論述的圓圈是怎麼異常的,這是根本。


那為什麼碰到陰雨天會發病呢?因為陰雨天溼氣重,使本來就溼氣重的脾氣更加不升;吃飽飯發病,那是胃氣本來就堵在那裡了,您再給他增加負擔,還不發病?


那怎麼治療呢?黃元御說:我把你的溼氣給去掉,這樣脾土之氣就可以上升了,我再疏調肝氣,那麼脾土升得就更痛快了,這樣,我再用點降胃氣的藥,那這個圓圈不就轉動起來了嗎?


方子是:茯苓、甘草、半夏、乾薑、細辛、橘皮、桂枝、砂仁。


就是這麼個小方子,我們看著都眼熟,其中茯苓是去溼氣的,讓脾土上升,甘草是坐鎮中州,補脾胃的,半夏燥溼,藥性下行,是讓胃氣下降的,這三味藥我講過了,是個典型的車軸的構思;乾薑是暖脾腎的,因為溼氣大,不用熱藥溼氣不能去;細辛這味藥我給各位說說,這個藥是散風寒的,藥性比較猛烈,有一定的毒性,所以有“細辛不過錢”之說,不過那是指入散劑,如果是熬湯藥,其實沒有問題,但是現在藥店絕對是三克以上不給抓藥。細辛這味藥的特點是可以動用腎中的真氣,來把風寒給頂出去,所以對某些頑固的風寒頭痛、咳喘等都有效果,但是有個問題,在用了細辛以後,腎氣虛的人很可能需要補一下腎,因為動用了腎氣了。我曾經開方子治療頑固咳嗽,用了細辛以後,患者很快就好了,但是在舌頭的中後部,舌苔出現了一個硬幣大小的缺苔,就是這個地方舌苔沒有了,這是腎氣虛損的表現,我馬上讓患者服用了金匱腎氣丸,結果幾天後,這塊舌苔就長上去了。


方中的橘皮是梳理肺經之氣的,可以止咳降逆;桂枝黃元御的說法是暖肝升陷,使肝氣上升的(這是黃元御的獨特心得);砂仁這味藥是行氣調中的,可以醒脾開胃,如果這胃氣被食物堵住了,用點兒砂仁,可以使得胃氣立刻振奮起來。


方中的橘皮是梳理肺經之氣的,可以止咳降逆;桂枝黃元御的說法是暖肝升陷,使肝氣上升的(這是黃元御的獨特心得);砂仁這味藥是行氣調中的,可以醒脾開胃,如果這胃氣被食物堵住了,用點兒砂仁,可以使得胃氣立刻振奮起來。


而且砂仁還暖腎燥溼,引氣歸腎,這是個一藥多用的好東西。


就這麼個方子,主要的思路就是把脾胃給疏導開,也沒什麼止咳的藥物,頂多說橘皮能有點作用。估計有些同志都會問,這麼簡單的方子,還沒有止咳的藥物,能治療哮喘嗎?


讓我們來看看趙同志服藥後怎麼樣了吧?


趙彥威同志,在服用藥物十幾服以後,這個病就痊癒了,後來一直沒有發作過。


那麼黃老師的這套理論到底有什麼道理呢?難道所有的疾病都這麼畫個圓圈就可以治癒了?


黃元御的這個“中土迴環”的理論,其實說白了,就是說明:人體各個臟腑的機能是相互關聯的,一個出現了問題,會影響其他所有的臟腑的功能。我們從其中任何一個環節來調整,都可以促使人體向正常的方向運轉,而黃元御認為這裡面最重要的一環是脾胃。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侵刪。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