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文章:汕頭是一部書

6月6日《人民日報》在第8版(副刊)刊登陳世旭撰寫的文章,題目是《汕頭是一部書》,全文如下:

人民日報文章:汕頭是一部書

汕頭,粵東門戶、華南要衝。

或許因為母親生於潮汕,生命便有冥冥之中的一份牽掛。客居嶺南之後,我多次去汕頭。

到汕頭的日子,總是好天氣。韓江、榕江、練江,流經市境。三江出口的沖積平原,是粵東最大的平原。因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設柵捕魚,乃稱沙汕。

汕頭灣把市區南北分開,面朝南海。數百公里海岸線勾勒出陸地和大小島嶼的優美曲線。城市中央靜臥著廣袤的蔚藍,為無數現代的樓宇懷抱。

漫長的堤岸和綠蔭沿著海濱延伸,像是生動的項圈。古邑和海,享受陽光的慈愛。海邊的石子,煥發出光彩。海燕朝朝如期而至,蹁躚在林立的桅杆,送來最初的祝福。漁帆和商船的輕煙遠去,比雲彩更美麗。海風輕輕吹,像是溫柔的撫摸。在海邊撿石子,或是跟著一隻海鳥飛,海灣的世界,豐富著思想。每一滴海水,都可以是無盡的抵達。

清康熙年間留下的石炮臺,幽幽地注視著海灣。斑駁的石牆,泛著灰黑的苔蘚。鑄鐵的岸炮,結成鐵鏽深垢,百年風雨,涼熱交替。

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連接著廈漳泉三角區、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而今的汕頭,早已實現歷史性跨越,從閉塞沉悶的小城華麗轉身為繁榮喧囂的現代海濱城市。一個又一個嶄新城區拔地而起,科創、金融、人才應聲聚集,各項經濟指標全面增長。

登上東海岸華僑試驗區的高臺,浩然之氣油然而生。以華僑和文化為主要概念的國家級發展戰略平臺,助益汕頭日益發揮經濟特區和粵東區域中心城市的示範帶動輻射作用。

抬頭仰望,面對天空溫熱的臉龐。參天的夢想,恣意狂奔,直上藍天的脊樑。多少心血,多少堅實的胸膛與臂膀,開拓出夢一般的全新疆域。更壯闊的矚望,放飛在更遙遠的遠方。

舊碼頭早已棄用。做碼頭工的外祖父曾經負著重荷走在顫抖的跳板上。1860年開埠的“百載商埠”,呈輻射狀的老街區,鉛華褪盡。當年富戶的庭院,倒塌的羅馬柱頭,爬滿了不知名的野花。年輕的藝術家和技工在努力“修舊如舊”,給時代的變遷立此存照。

老郵局遺址對面是“僑批”博物館。汕頭自唐代就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也是近代中國最大的移民口岸之一,華僑遍佈世界各地區。“有海水處就有華僑,有華僑處就有潮人。”曾經無窮無盡的天災人禍迫使汕頭百姓“下南洋”謀生。海外闖蕩之路佈滿荊棘坎坷,稍有積蓄便委託回國的親友捎帶銀信,贍養長輩妻兒。僑批是“銀信合一”的特殊寄匯方式,是今天的書信,又不完全等同今天的書信;僑批是含淚的笑容,一封薄批,幾句囑言,只寫明託人帶回的銀兩數目,深藏了數不清的思念、辛酸和苦痛;僑批是“海邦剩馥”,一種文化的符號,不會隨時光流逝。

開埠的海關鐘樓,大理石面的樓頂大鐘,鑲嵌著黑色的羅馬數字。時針和分針,剪碎了百年光陰。一樓雄踞的氣勢已消失殆盡,閱盡了滄桑,只剩了曉風暮雨送飛鴻。思想繞著時間的中軸,在極亮的光譜中,建構起思維的支架,隨風速均勻運動的鐘擺晝夜循環。感覺煥然一新。

市公益基金會的老張是活字典,領著我們閱讀汕頭。這位普通農家的兒子,始終記住離家求學前父親樸素的叮囑——虛榮的熱鬧不要湊,積蓄千萬不如薄技在身,有為善的心才有吃飯的命——把長長的一生奉獻給了家鄉。作為中國的重要港口城市、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汕頭依海而立,靠海而興。海洋功能區域工作面積,是陸域面積的五倍多。南澳,汕頭八十二個島嶼中的龍頭老大,粵東如今著名的旅遊勝地。老張年輕時一次次趕往南澳,任木船在巨大的風浪中被拋上跌下。六年前,他第一次領著我們登島,已經有了輪渡。兩年後,有了南澳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