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逢雨必澇”頑疾,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智慧排水”

解決“逢雨必澇”頑疾,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智慧排水”

湖北遠大信息產業有限公司 經理 王松勇

進入6月份,隨著“梅雨季節”的到來,極端天氣日益突出、大雨頻發,不少城市內澇受災區域不斷擴大。

解決“逢雨必澇”頑疾,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智慧排水”

解決“逢雨必澇”頑疾,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智慧排水”

這讓不少城市管理者感到非常頭疼,五年前,王松勇的客戶就給他埋怨說:

這雨稍微大點,路就被淹了,儘管政府部門安排了大量人員巡視,開展排水工作,但都只能解一時之急。

解決“逢雨必澇”頑疾,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智慧排水”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作為湖北遠大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的業務經理,王松勇就在想,解決城市“逢雨必澇”頑疾,有沒有一勞永逸的辦法呢?

當然有!

經過聽取專業人士的建議,團隊苦心鑽研,最終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自動化控制排水”,再到“智慧排水”,一步一步的,解決了這一城市頑疾。

【1.0版本】人工排水

解決“逢雨必澇”頑疾,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智慧排水”

在五年前,互聯網還處於3G網絡水平,4G還只是在個別城市做測試,無線網絡還不成熟。

為了解決城市內澇問題,王松勇的團隊在經常積水的地方安裝了攝像頭,一下雨,有關部門就能第一時間瞭解各低窪地段的積水情況,能更有針對性的組織人力進行排水處理。

解決“逢雨必澇”頑疾,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智慧排水”

當時,與他們公司簽訂合同的政府部門非常滿意,但這只是城市排水系統的1.0版本。

【2.0版本】自動化控制排水

解決“逢雨必澇”頑疾,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智慧排水”

在三年前,華中科技大學機電一體化專業出身的王松勇,又突發奇想地跟客戶說:能不能把城區的排水系統引入自動化控制?

解決“逢雨必澇”頑疾,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智慧排水”

何為自動化控制?

就是在城市內澇嚴重的地區、以及各地下排水管道內,安裝監測設備,一旦某地區內澇嚴重,或地下排水管道即將被灌滿(若不處理,地下管道的水就會迴流到地上),系統就會報警,自動啟動排水裝置,以解決城市內澇。

解決“逢雨必澇”頑疾,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智慧排水”

相比人工排水,自動化控制排水,顯得高級得多。

作為技術男,王松勇確信技術不是問題。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他遇到了不少難題。

最頭疼的就是網絡信號問題,因為信號不穩,一些監控攝像頭回傳畫面存在延時與錯誤。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他們協調了很多部門,最終在電信部門的支持下,信號問題解決了。

另外,就是傳統設備的改造,為了實現自動化控制,就必須先把以前的人工控制,改造成電子控制,再改成自動化控制,自動監控。

這一步,他請教了很多專業人士,最終經過反覆調試,自動化控制排水系統基本達到了客戶要求。城市排水系統進入了2.0版本。

【2.5版本】遠程控制排水

解決“逢雨必澇”頑疾,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智慧排水”

自動化控制排水系統,雖然已經很智能,但由機器控制水泵、開關水閘等,始終有些安全隱患,因為機器無法判斷附近是否有人。

於是,在有關部門的強烈建議下,王松勇將自動化控制排水改造成了系統報警,然後再由人來遠程操控:決定是否採取排水措施。

解決“逢雨必澇”頑疾,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智慧排水”

經過幾年的研發,王松勇團隊已將城市排水系統從“人工排水”改造成了 “自動化控制排水”,再到“遠程控制排水”,可以說,排水系統的效率越來越高,也更加有“智慧”。

未來,王松勇還將對這一“智慧排水系統”進行升級,加入“水情分析”“道路水位監測”“智能預警”“雨情信息推送”是個功能。

解決“逢雨必澇”頑疾,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智慧排水”

解決“逢雨必澇”頑疾,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智慧排水”

屆時,除了控制排水功能以外,“智慧排水系統”不僅能在雨後,對各個地方低窪地段的積水水位進行發佈,方便市民出行;

而且根據氣象部門預測的天氣情況(雨量情況、持續時長),對城區各低窪地段進行被淹水位預測,讓雨還沒下,市民還沒出門,就知道了哪裡可能積水,積水到什麼程度。

解決“逢雨必澇”頑疾,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智慧排水”

創業一路走過來,對王松勇來說,路途艱辛,可謂是困難重重,但他都一一解決了。

為此,在2019年6月17號,荊州入梅第一天,市委書記何光中調研督辦城區排水防澇工作時,還去了荊州市公用處排水中心控制室,這個控制室所用的排水系統,就是王松勇他們建設的。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其實,在他眼中,比起這個,他的“成名之戰”更加充滿挑戰。

解決“逢雨必澇”頑疾,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智慧排水”

時間撥回2008年,就是中國舉辦奧運會的這一年。這一年,他的好朋友,也是湖北遠大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遇到了“搭建奧運火炬傳遞信息化平臺”的項目,並且要在不到2個月內,把平臺搭建完畢。朋友根本不懂,兩眼一抹黑,就喊他來研究討論。隨後兩人一拍即合,接下了這個項目。

解決“逢雨必澇”頑疾,他花五年,從“人工排水”到“智慧排水”

火炬傳遞,全程84個攝像頭,加之重新改造110指揮中心,最終,他們不僅按時完成,還收到省公安廳大力表揚,並安排人過來考察學習,向全省推廣。

這一戰可謂是打出了他們團隊的精氣神,這也他們團隊的成名之戰,為後期與政府部門合作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