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關係非同尋常,成因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

世界上國家之間的關係或好或壞,但沒有任何兩個國家像美國和以色列那樣好得“特殊”、熱烈,形成了世界上獨有的——有一種關係的“美以關係”。

美以關係非同尋常,成因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

美以關係這麼好是無疑的,但想當然地看待以色列和美國的關係只能得出膚淺的甚至錯誤的結論。

沒錯,美國的精英階層大多是猶太人,美國的財富在猶太人的口袋裡,美國的大企業掌控者多半是猶太人,美國的院外集團幕後也有猶太人……等等,但這只是我們所能看到的表象。

深層原因則是:

1.人類歷史上正是也只有是美國真正接納收留了猶太人。

自猶太人亡國後,他們就流散世界各地開始了這個民族被人奴役、被人屠殺、被人宰割的的悲慘歷史。他們在歐洲連最基本的“生存空間”都沒有,所到之處的統治者剝奪了他們的公民權和生存權,並對他們實行集體迫害,尤其是沙皇俄國對猶太人的集體迫害臭名昭著,僅1917年至1921年俄國內戰期間,就有1000多個村鎮的猶太人遭到屠殺,而德國法西斯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屠殺更是怵目驚心。幸運的是,正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成立給了猶太人從未有過的希望。

美以關係非同尋常,成因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

美國對猶太人的接納是慷慨而又平等的,第十任總統約翰.泰勒曾說過:“在其它地區受到迫害和壓制的希伯來人,現在定居在我們中間,沒有人會使他們感到害怕。”美國建國初期全國人口大約有300萬人,猶太人僅有約2500人左右。到20世紀初,猶太人大規模拖家帶口來到美國,截止到1924年,美國接收了約200萬來自斯拉夫國家的猶太移民。座落在紐約曼哈頓港口的自由女神像牽引著猶太人奔向這裡,基座上銘刻的是猶太女詩人埃瑪拉扎寫下的著名詩篇:

到我這裡來,渴望自由呼吸的眾生,

你們疲憊、窮困、蜷縮成一團,

到我這裡來,落魄潦倒的人們,你們被你們擁擠的國家所拋棄,

把這些人,這些無家可歸、顛沛流離的人送到我這裡來,

我舉起我的火炬佇立在金色之立門旁。

2.猶太人靠他們的吃苦奉獻、聰明才智贏得了美國人民的尊重。

正是在美國,猶太人找到了感恩的所在,全心全意地接受了美國,他們把美國當成了自己的家。在1812年美英戰爭中,僅佔紐約人口0.5%的猶太人卻捐獻了捐款總額的9%。在美國,猶太移民以自己的行為證明他們是正直的公民、優秀的建設者,以沒有超過3%的人口,卻在美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精神生活等眾多領域貢獻卓著,影響巨大。

美以關係非同尋常,成因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

美國人民的包容和猶太人民的感恩,共同推動美國和以色列之間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特殊關係”。1912年,美國肯尼迪政府承擔對猶太人生存和安全的義務。1967年,美國最高法院作出裁決,允許美國猶太人擁有以色列國籍,意味著美國猶太人可以應徵入伍保衛國家。1983年,美以簽定《戰略合作備忘錄》,美國正式確認以色列是美國海外的“戰略資產”。1988年,美以又正式簽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以色列成為除北約外沒有正式盟約的美國主要盟國。

美以關係非同尋常,成因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

3.以色列國家的發展符合美國的利益。

1948年以色列正式建國後,以色列人民依靠自己的非凡智慧和勤勞雙手建設國家,無論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發展蒸蒸日上,特別是在教育、軍事、科技、農業的現代化方面做出了享譽世界的成績和貢獻,與一些貧窮落後的國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美國需要以色列,需要以色列在中東阿拉伯世界的示範引領,當然也需要以色列對中東極權勢力的平衡和制約。

美以關係非同尋常,成因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

當前美國特朗普政府對中東問題的處理和把控是錯誤的,特別是他宣佈遷館耶路撒冷舉措只能是火上澆油加劇中東局勢動盪。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以暴制暴”的軍事打擊只會增添仇恨,猶太人應該充分尊重體諒巴勒斯坦人民的應有權利。

因為只有共榮共生,才會有真正的和平,才會有人類世界的美好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