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武漢解封已經15天,國內疫情形勢逐漸向好,但國外的"戰場"卻是一片水深火熱。很多人都在擔心,新冠病毒也許會成為下一個流感病毒,和人們長期共存。
4月23日,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表示,這種擔心不無可能,但真正發生的概率還是比較低的。
據人民日報報道,世衛總幹事譚德塞透露,已經收到了全球範圍內將近250萬的疫情病例報告。西歐的大部分國家疫情呈現出了下降或者穩定的趨勢,非洲、中南美洲、東歐等則有上升趨勢。而令人在意的是,如今大部分的國家都在新冠肺炎的流行初期。
譚德塞沉痛地強調,未來還有很長的路,因為"新冠病毒將和我們長期共存"。他重申,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病毒,而全世界的大多數人還都是易感者。
據環球時報報道,2月19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就表示,和新冠病毒長期共存,這是大家應該做好的準備。美國的"病毒捕手"利普金教授更是預測,疫情最快可能在下個冬天就捲土重來。
3月5日,鍾南山團隊成員程璘令教授也公開表示,確實有這種可能,但也不必太過擔心。因為年底也會有"殺手鐧"疫苗將投入市場,這樣一來,疫情也可以得到有效的防控。而一旦新冠病毒發生變異,它的毒性隨之減弱,也就可能實現和人類的共生。
而在這一次的發佈會上,施一介紹,流感病毒的特點是高傳染性、高變異性。它的流行方式基本是這一年的人群對其免疫,下一年的病毒就可能變異,出現新毒株。而值得慶幸的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新冠病毒有和流感病毒一樣這麼高的變異性,這也就意味著不太會出現病毒常態化。
所有人都在期待夏天到來後,疫情就可以褪去,但種種跡象表明並非如此,哪怕是在正值暑夏的南半球,疫情也在持續發生。但事在人為,人類必將取得最後的勝利。
綜合紅星新聞、人民日報、環球網
編輯/瞿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