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賈思勰,山東人,北魏時期傑出的農業科學家。他做過高陽太守,曾先後到山西河南、河北等地考察農業生產情況,後來回到家鄉,親自參加農牧業生產。由於他刻苦鑽研農業知識,經常向有經驗的農民請教,井親自參加生產實踐,對農業科學有了精深的研究。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在大約十多年的時間裡,賈思勰將他積累的豐富的農業科學知識,認真地加以整理,在總結前人農業生產經驗的基礎上,完成了一部內容豐富的農業科學著作——《齊民要術》。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賈思勰在編撰《齊民要術》一書的過程中,堅持“採排經傳,愛及歌謠,詢之老農,驗之行事”的原則,參考前人的農學研究成果,收集民間的諺語、歌謠,訪問有經驗的農民,並親自參加生產實踐。他非常重視前人的研究成果,在《齊民要術》中,引證前人著作150多種,包括兩漢時期的《氾勝之書》《四民月令》等重要農書。這些珍貴的農書有些早已失傳。因為賈思勰寫作引用,一部分內容才得以保存下來,使人們可以瞭解古代農業技術的發展狀況。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齊民要術)是一部農業百科全書, 正如《自序》中所說:“起自農耕,終於醯醢,資生之業,靡不畢書”。全書共分10卷,92篇。 正文7萬字,註釋4萬字,內容相當豐富。該書前五卷介紹糧食、油料、染料作物、蔬菜、果樹、桑等的裁培技術;第六卷是關於禽畜和魚類的養殖;第七捲到第九卷是農副產品的加工、儲運,包括釀造、酶制儲藏、果品加工、烹飪、製糖等內容;第十卷則介紹有實用價值的熱帶、亞熱帶植物。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在這部農業科學著作中,賈思勰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見解和規律性的認識。他總結耕種時說:“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意思是,種地要不誤農時,要因地種植。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他提出“初耕欲深,轉地欲淺”“秋耕欲深,春夏欲淺”。對恢復土地肥力,提出實行輪作法,他說,穀子連種,“則莠多而收薄矣”;連種麻,則“有破葉夭折之患,不任作布也”。他還提出密植和套作法,重視種子品種和性能。他還特別提倡種植綠肥,以提高地力。直到18世紀30年代英國才開始實行綠肥輪作制。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