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人格》:如何从心理层面提升“秒倒”的游戏体验

《第五人格》:如何从心理层面提升“秒倒”的游戏体验

《第五人格》是由网易开发的一款非对称性对抗竞技类手机游戏,于2018年正式发行。荒诞哥特式的画风、1v4的游戏模式以及悬疑烧脑的剧情使该款游戏一经上线便风靡全国,拥有众多玩家。

《第五人格》:如何从心理层面提升“秒倒”的游戏体验


《第五人格》:如何从心理层面提升“秒倒”的游戏体验


《第五人格》:如何从心理层面提升“秒倒”的游戏体验

《第五人格》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非对称性即1v4的游戏模式。玩家可以选择两种角色:求生者或者监管者。每局对战由四名求生者和一名监管者组成。求生者要努力逃离监管的追捕,破译五台密码机,打开大门,最后逃生。只有三个及以上数量的求生者逃离成功,求生者一方才算获胜,否则便是监管者获胜。

从游戏规则中就可以看出,《第五人格》是一款很讲究团队合作的游戏。监管者一人代表一方,他一人的胜利便是胜利,但是求生者有四个,求生者的胜利需要每个成员的努力与配合。

所以这款游戏让人劝退的一大原因就是:自动匹配来的玩家之间交流不够、默契不够,经常有一些很掉链子的玩家会拖整个团体的后腿,导致游戏体验极差。

其中有一种就是“秒倒”。

“秒倒”是说明一种现象:玩家在场景里碰上监管者时,缺乏牵制监管的能力,很快就会被抓住,然后被淘汰掉。

无论对于秒倒者或者是有秒倒队友的玩家来说,游戏体验都极差。但其实做成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说得通俗些就是:手感很重要。

很多时候秒倒者并不是技术太渣,而可能是手感不对。对于这种玩家他们是有一定技术基础的,这个技术可以是意识层面的,也可能是实践层面的。

对于这种有一定基础的玩家而言,心理层面的作用就很明显了。

所以接下来我将根据两则心理学理论,为有一定技术基础的秒倒玩家和有这样队友的玩家提两点可以提升游戏体验的建议。

秒倒玩家:赛前把握第一印象

最近《第五人格》推出了“招募”功能,招募者可以说明要求,最大程度找到适合自己的队友。

玩家把房间名写为“会遛,不秒倒。”希望能找到能达到这个条件的队友,但有时候等到真正开局后,队友还是很快倒地了。

这个时候,可能才破译了一台密码机。如果修的快、其他队友还算给力的情况下,要不输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招募进来的玩家大多互相不认识,大家只不过是因为一局游戏短暂地聚集到一起,彼此之间还是陌生人。

真正能宽容体谅的人是很少的,当一个陌生人这么快就被监管者生擒了,更多的人会下意识对这个陌生人做出负面的评价,总之就是很不爽:明明我都说了要不秒倒的,你是个混子吧?!

本来这个团队凝聚力就弱,可以说从这一刻起,整个团队就成了一片散沙。大家不爽归不爽但是很快就会回归死尸式平静,心里认定这局没了,只能自认倒霉,甚至救人位也不会出动。

但是其实这种情况还可能有另外一种结局。

我们先来看看“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称为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第五人格》:如何从心理层面提升“秒倒”的游戏体验

我们假设,如果在等待开局时,玩家不是冷漠地在聊天框强调“不要秒倒”、“秒倒不救”、“演员举报”这样硬邦邦冷冰冰甚至是让人不舒服的话,而是从“小伙伴们好~”、“我连输好几局了,我太难了!”、“大家加油!争赢保平!”等容易引发人共鸣且亲切平和的话语开始,只要最先说话的那个人是这种调性的发言,那么大多数情况下会调动剩余玩家同样的发言。

在大家彼此陌生、开始第一局游戏前的这些行为,会给其他玩家较好的“第一印象”。活泼的话语和相同经历更可能会引发彼此的共鸣,产生“惺惺相惜”的感觉,拉近彼此距离,从陌生人快速过渡到浅层的朋友层面。

要知道,同样的行为发生在不同人身上,我们的态度可以有很大的不同,换句话说我们都很双标。

就好比,你走在路上被人撞了,这个人如果是陌生人你会很不高兴,对这个人产生很大的负面评价。但如果你发现对方是你的好友,那么你不但不会怪他,还可能会和他说笑。

对于认识的人、对于朋友,我们的包容度往往会更高,归属感也更强。

所以这时在游戏中碰到我上述那种“秒倒”现象时,由于其他玩家下意识地把“秒倒”的队友归为了“朋友”,那么对他会“秒倒”的包容度会大大上升。

可能会考虑是不是监管者太强了?或者是他失误了、网络不好等等因素,因为从最开始,那个队友展现出的美好的第一面让其他玩家有更深的印象,最起码盖过了他“居然秒倒”的不好印象。

在这种印象的驱使下,其他玩家虽然有所惋惜,但不会放任其不管,仍旧前来营救。被救下来的队友同样也会受到鼓舞,说不定有更好的表现:起码再多拖延一点时间。

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下,就算不能赢,玩家们仍旧能有别样的快乐,这是朋友间或者说的确切些是“散发善意的陌生人”间独有的、不同于竞争胜利的快乐,这也是一种美好的游戏体验。

照这种走势,我们可以再推测,这四人可能还会继续新的一局。

所以玩游戏时不要做个安静的美男子或美女子,更不要做个语言凌厉的刀子嘴,多聊聊天拉近彼此距离,让你给别人留一个积极正面的第一印象,会间接大大提升你的游戏体验。毕竟玩游戏就是图个开心,何必弄的苦大仇深呢?

队友秒倒的玩家:赛后要“多说”

我们顺着上面的逻辑和走向,继续分析如果同一批玩家继续进行第二局游戏,如何能更大程度地减少队友的“秒倒”,从而提升游戏体验。

这里将介绍到第二个心理学理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即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

所以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表现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而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有一个相关的故事:远古时候,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


《第五人格》:如何从心理层面提升“秒倒”的游戏体验

那么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和“秒倒”有什么关系呢?

我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我玩这款游戏的经验和意识都是不错的,但惭愧的是我也经常会“秒倒”。但有的时候我的牵制能力却会极高,除去网络问题、手感问题等,有一个偏向主观的条件是:我队友对我的鼓舞和信任。

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里,被老师喜爱和肯定的学生大多学习不错,老师认为的聪明孩子学业果然不错,老师认为笨拙的孩子也确实学业落后,这其间的心理层面的问题几乎一览无余。

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们也常听人说,要多鼓励孩子,不要总是否定孩子、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其实在游戏的团队配合上也是如此。

玩家应多赞美别人、鼓励别人,接收了这样美好期望与鼓励的玩家会更加集中注意力,高度调动全身的机能去完成你的期望:尽量久的牵制监管者,而不是“秒倒”。

人都是在别人的期望中塑造自己的,你的言语对别人可能有着莫大的影响。

所以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不仅对别人有益处,对你自己也大有裨益,最起码能增大胜利的几率。

结语

游戏迷人的地方在于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要有趣好玩,人际社交就必不可少,因为人们从来不喜欢自娱自乐,从单机游戏向来不如网络游戏吸引人就可以看得出来。

换言之,游戏的世界也是人与人相处的世界,在看重团队协作的《第五人格》中更是如此。如果能掌握一些人们共有的心理特点并加以利用,那么可以大大提升玩家的游戏体验。

除此之外,线上的交流也给了许多在现实中不够大胆的人一些勇气,如果能在游戏中学会与人相处的哲学,那么我们的收获就不仅仅是提升“秒倒”的游戏体验了。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正确地利用游戏为自己的人生提供经验与辅助,让玩游戏不仅仅是放松身心的娱乐行为,而且是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帮助的有益之举。

《第五人格》:如何从心理层面提升“秒倒”的游戏体验

监管者·红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