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一半同學的名字不認識?作為老師相當尷尬:這些字怎麼唸啊?

文|我們留學吧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應該是我們都承認的事情。這些文化包含了很多種,比如歷史文化、飲食文化等等,這次我們來說一說起名字的文化,我們國家起名字也是有很大說法的。

從古至今,我們的名字都是姓氏加名字,而在古代人們成年之後還會取字,這也是對名字進行解釋和補充的,而父母起名字的時候也都比較注重名字的寓意,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起名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大家都只有名,沒有字了。

全班一半同學的名字不認識?作為老師相當尷尬:這些字怎麼唸啊?

不過現在家長的文化水平也都不一樣,有的家長給孩子起的名字很簡單,有的家長給孩子起的名字很文藝,但是也有一些少數民族的名字很長,大家讀著也比較困難。

下面是一位支教的老師曬出的班級學生名單,多數的學生是少數民族,他們的名字都是很長的,不知道這位老師要多久才能把這些學生的名字記下來。

全班一半同學的名字不認識?作為老師相當尷尬:這些字怎麼唸啊?

如果說少數民族的名字長可以理解,因為這些都是有不同寓意的,但是現在越來越多身邊人的名字也不容易記了,不知道是因為家長們變得越來越有文化,還是想讓自己孩子的名字獨特一些,之前大家的名字都是簡單好記,像我的朋友說她的名字裡有一個雪字,是因為她是在下雪天出生的。但是現在呢,比如下面這些高頔、程竁等等,這些都是不常見的漢字,如果不查字典還真的不認識。

全班一半同學的名字不認識?作為老師相當尷尬:這些字怎麼唸啊?

除了這些不常見的漢字,我們還看到這份名單上出現的程門立雪和劉小靈童,真不知道這些孩子的家長心裡怎麼想的。

記得前一段時間火起來的一首歌叫生僻字,真的有很多字都不認識。現在互聯網也越來越發達,大家寫字的機會很少了,以至於連認識的字有時候也想不起來唸什麼,寫就更不用說了。

在起名字方面,當然也有一些家庭會專門請人幫孩子起一個好名字,現在也確實有這樣的一個行業,不過為什麼現在家長給孩子起名字都變成了這樣呢?

首先,現在的家長基本以80、90的為主,大家的學歷普遍都高一些,所以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翻看了很多的書籍,才能取到一個寓意深刻而且又特別的名字。還有一個原因是我自己的一個想法,就是受到了小說的影響,因為90後可能最開始看小說的人比較多,現在我每天在公交車上也能看到很多人在看小說,小說里人物的名字都是很好聽的,所以也會讓大家去模仿。

全班一半同學的名字不認識?作為老師相當尷尬:這些字怎麼唸啊?

其實這本來是一件有儀式感的事情,除了名字的寓意和好聽之外,如果名字取得很複雜,也會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首先就是書寫困難,如果寫了很多年還可以,但是一個小孩子剛上學的話,這個名字過於複雜也不便讓孩子書寫。

其次就是在社交方面,如果名字太複雜,很多人都不認識,這也會導致一個尷尬的局面,比如老師點名或者領導點名的時候,不認識名字真的很尷尬,像我的名字裡有一個蕊字,上大學的時候老師經常會叫錯,經常被念成心,我其實也很奇怪,這個字並不是很複雜的,大家應都認識,況且大學的老師起碼也是研究生以上的學歷,但是還是有多數的老師讀錯。

全班一半同學的名字不認識?作為老師相當尷尬:這些字怎麼唸啊?


這個字都能被誤認,就更別說那些真正的生僻字了。

最後我覺得一個不方便的地方就是輸錄,現在基本所有的業務都是電子的,也都需要大家用電腦,想要打出這個複雜的名字其實也是比較耽誤事情的。

不知道大家的名字有沒有很複雜,或者有什麼特別的寓意呢?如果你是家長,你會給孩子起一個什麼樣子的名字呢?歡迎大家互動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