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尊重孩子成长规律,才是对孩子好

文/琳妹育儿说(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科学的发展规律,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学习教育亦是如此。无论任何事物,但凡违背了自然的发展规律,都会引发不良的反应效果。

因此,倘若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过早的让孩子接触超纲的学习目标,即使再怎么美其名曰:“超前教育”,对孩子的学习或许都会起到“揠苗助长”的反作用。

好友阿美最近在育儿过程中遇到了一件令她倍感困扰的问题,原因是她的宝贝儿子奇奇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但是对学习似乎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甚至有时候还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肉眼可见的逆反情绪和不端态度,一点都不如小时候乖巧懂事了。

“超前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尊重孩子成长规律,才是对孩子好

阿美表示,为了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回归“正途”,她软硬兼施,把所有能想到的方式都用过了,但结果却还是不尽人意,没有丝毫好转。

在听到阿美如此诉说时,起初大家都有些许诧异,因为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奇奇似乎一直都是家长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阿美就极其重视对奇奇个人能力的培养,因此绘画、书法、钢琴、口才等才艺在奇奇上幼儿园时就已经同步学习了。几乎每一个寒暑假,当别的小朋友还在玩耍娱乐时,奇奇都已经提前步入了对小学英语和数学的学习阶段。

相信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抱持着和阿美一样的育儿观念,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各种类型的技能培训和学业教育过早的提上日程,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无不遵循“超前教育”的教学理念。

“超前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尊重孩子成长规律,才是对孩子好

究其本质,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思想驱使;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上的个人竞争也日益激烈化,因此,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提高孩子个人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于是类似于“早教机构”以及其他各类培训教育都成为孩子小时候就被父母早早安排的学习任务。

因此,我们常常会看到幼小的孩子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在父母的带领下进出于各类益智开发、培训补习机构,超前承受着本不属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业重担。

“越早学习对孩子越有利”的错误认知所致;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容易错误的以为只要孩子越早的接受学业或技能上的引导和培训,就能够越早的帮助孩子为日后个人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根基。

“超前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尊重孩子成长规律,才是对孩子好

孩子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具备超前的理解力和充分认知力,从而更加游刃有余的接受一切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无论是“早教”机构还是超前培训都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首要选择。

虽说秉承“超前教育”理念的父母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却忽略了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需要遵守。

“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带来诸多不利

“超前教育”剥夺了孩子本该拥有的童年快乐;

童年对于孩子而言,是最纯真、无忧无虑的时期,也是最容易感受快乐的阶段。

如果此时父母过多的占用孩子原本的玩乐时间,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让孩子过早的被动接受和年龄不符的知识灌输,实际上就是对孩子本该拥有的童年快乐的一种剥夺。

“超前教育”容易引发孩子对学习的厌恶;

如果父母在孩子本该玩乐的年纪选择对孩子进行过早的学业教育,实际上就是在过早的让孩子感受到来自于学习的负担。

“超前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尊重孩子成长规律,才是对孩子好

前期或许会取得短暂的学习效果,但长时间的被迫灌输,不仅会让孩子在后期的学习中因为知识点的重复感到无趣,还容易引发孩子思想中关于学习这根紧绷的弦就此断裂。长此以往,物极必反,便容易引发孩子对学习的厌恶、学习态度上的不端正等诸多不良情况。

“超前教育”容易促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不满

“超前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在违背孩子学习的科学规律,因此很容易引发孩子在接受超前教育时无法理解,压力剧增的现象发生。

当孩子感受到原本不属于他(她)们自身年龄阶段的压力后,不适和不快的感受会油然而生,从而在内心便极易产生对父母的不满,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超前教育”或许能够短暂的让孩子的学习能力领先于同路人,但却并不利于孩子长远性的“一路领跑”,甚至还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业上的教育引导,便成为不容小视的必修课。

“超前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尊重孩子成长规律,才是对孩子好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引导

“超前教育”的理念需摒弃;

俗语有言:“意识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引发什么样的行为。因此,杜绝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就是父母关于“超前教育”理念认知的摒弃。父母只有从内心意识到“超前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不可取之处, 才能在行为上做到有效杜绝。

对孩子的耐心引导不可少;

在对孩子进行学习上的教育引导时,父母切忌急于求成,恨不得孩子“一口能够吃成个胖子”这般不可取的认知。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思维认知存在局限性,在接收新知识的过程中定然会存在或多或少问题的必然性。从而才能够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对孩子做到耐心的讲解,面对孩子的任何提问都能够做到耐心回答不打压,为孩子的高效学习积极助力。

“超前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尊重孩子成长规律,才是对孩子好

尽可能让孩子在快乐中进行学习;

快乐对于孩子而言,永远都是成长过程中的“无价”之宝,尤其对孩子的童年更甚。因此,即使是在引导孩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父母也不应当以剥夺孩子的快乐作为代价。

在孩子小时候,尽可能的让他(她)们在玩乐中逐渐认知这个世界,在思维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知识点的学习,汲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不失去欢乐。

对孩子的“过度施压”要避免

对于孩子而言,成长过程中大部分的不适和不快都是来自于外界过度的施压。因此,在教育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作为父母,也应当避免给孩子提出过分的要求或施加过度压力等情况的发生。

例如严格依照孩子的年龄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认可中快乐接受并汲取新的知识点。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给孩子设置无法达成的目标。

“超前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尊重孩子成长规律,才是对孩子好

同时面对孩子对学习的不解应当做到耐心解答。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和其他的小朋友做比较,让孩子明白优于过去的自己就是最大的进步。

希望所有的家长们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切勿借鉴“超前教育”的不可取教育理念,剥夺了原本属于孩子的快乐童年,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愿所有的父母都能够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以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让孩子在循序渐进的知识灌输中快乐学习,身心健康的茁壮成长。

对于“超前教育”的教育方式你如何看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科学的方式?欢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