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和北方突厥的關係,一直是隋代政治的戰略問題?

本文系作者茵茵文化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公元552年,突厥打敗柔然,取而代之,稱雄漠北。當時突厥汗國的疆域,東起興安嶺,西至中亞的康居,成為北方的一支威懾力量。因此,大業三年(607年),為了有效抗禦邊患,隋煬帝楊廣北巡突厥。現在最高領導人外出叫做視察,古時稱做巡狩。據《隋書·煬帝紀》記載:“大業三年(607年)七月,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距榆林,東至紫河,一旬而罷。”當年八月,隋煬帝楊廣抵達榆林視察工作,又於中秋節溯金河而東,同已歸附的突厥啟民可汗會晤。

為什麼說和北方突厥的關係,一直是隋代政治的戰略問題?

興安嶺

但是,有學者考證,此榆林非我們現在稱謂的榆林,當時隋煬帝所去的榆林在黃河南岸的托克托附近。不過,兩個榆林南北相距並不遙遠,也許聖駕也曾到過這一地面。雖然此榆林非彼榆林,但是隋煬帝在北巡途中路過方山靈巖寺。方山是今位於山西大同市以北25公里的一片丘陵,“南面就京”,“左右山原”,綠樹簇擁,碧草朝聖。遠遠望去,酷似一塊墨玉紫硯。昔時,方山四周建有廟宇、殿堂,更有方山石窟寺,蔚為壯觀。而且,方山腳下曾是一片湖水,美名“靈泉池”。春來塞上,白楊夾堤,波色微明,“晶晶然如鏡之初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所以酈道元以“皎若圓鏡”稱之。

為什麼說和北方突厥的關係,一直是隋代政治的戰略問題?

詩人李清照繪圖

正是李清照嚮往的人間詞境:“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方山靈巖寺始建於東晉,唐後與國清寺、棲霞寺、玉泉寺並稱為“海內四大名剎”,位列其首。隋煬帝楊廣北巡,登臨方山,靈巖寺幽深的景色和安靜祥和的氣氛使煬帝內心清淨,心生感慨,遂作詩一首,題名為《謁方山靈巖寺》此詩見於《廣弘明集》卷三十,寫於隋煬帝楊廣北巡途中,景色描寫可圈可點。首兩句“梵宮既隱隱,靈岫亦沈沉。”描寫了隋煬帝在北巡途中觀靈巖寺在方山之中隱隱若現,似有還無,其中“梵宮”是指佛寺,“靈岫”是指仙山的峰巒。

為什麼說和北方突厥的關係,一直是隋代政治的戰略問題?

《謁方山靈巖寺》

接著“平郊送晚日,高峰落遠陰。”以兩相對比的手法營造出一種闊大高遠的場景:在地勢低平的行軍途中望著遠處的落日,高高的山峰與落日的餘暉交映在一起。這種極目遠眺的場景描寫瞬間把空間擴大了,把腳步放慢了。“蟬鳴秋氣近,泉吐石溪深。”描寫的景色極富生活氣息和哲理意味。“秋蟬”一般是秋季的景觀,由“蟬鳴”而指出“秋氣近”;白天的樹林非常安靜,清澈的泉水由石溪中噴出,由泉水之聲響來作襯托,以突出方山安靜祥和的氛圍尾句“抗跡禪枝地,發念菩提心。”由景色描繪點出心意,表達了隋煬帝楊廣在方山靈巖寺的環境薰染和影響下,內心變得安靜並萌生利益一切眾生的“菩提之心”。

為什麼說和北方突厥的關係,一直是隋代政治的戰略問題?

內蒙古托克托縣景區

當然,這裡的“菩提心”並不是指單純的利他之心,更多的是希望順利地達成北巡的政治目的,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成就大隋帝國,兼濟天下。其中,“抗跡”是指高尚其志行、心跡;“禪枝”意為輔助坐禪之助力,也比喻為智慧;“發念”意為萌生念想。同時,隋煬帝楊廣詩作中用“梵宮”、“疏鍾”、“蟬枝地”、“菩提心”等佛家意象即用語,高標主題,佛理意味甚濃。再用“靈岫”、“回幡”增加其效果。當然,“高峰落遠陰”、“疏鐘響晝林”、“蟬鳴秋氣近,泉吐石溪深”等詩句,寫景清疏而空靈,頗近禪意。所以,這首詩作文辭洗練,意境高妙,可以看作是一首較早的難得的禪詩。

為什麼說和北方突厥的關係,一直是隋代政治的戰略問題?

因此,隋煬帝對佛教是心有所鐘的,北巡途中看到方山靈巖寺,察其美景,自然不會放過。當然,楊廣也確實十分完美地把這場美景帶給了我們每一個人。另外,對於此詩,隋煬帝楊廣著書郎諸葛穎曾和詩一首,題名為《奉和方山靈巖寺應教》。我們不妨看一看,略作比較。空諸葛穎的這首《奉和方山靈巖寺應教》也寫出了方山靈巖寺的宏偉和高遠,尤其是前幾句“名山鎮江海,梵宇駕風煙畫栱臨松蓋,鑾牖對峰蓮。雷出階基下,雲歸樑棟前。”寫出了靈巖寺的宏偉擴大,浩浩然如飛來之寺。然而,和隋煬帝楊廣的《謁方山靈巖寺》相比較就略遜風騷了。

為什麼說和北方突厥的關係,一直是隋代政治的戰略問題?

《奉和方山靈巖寺應教》

隋煬帝楊廣的詩作中不僅在景物描寫上氣象闊大,描寫的意象準確傳神,更為重要的是,隋煬帝楊廣的寫景詩句中不單單是寫景,或是不單單是表現出外觀的景色,更多的是景色背後的禪理和哲思,這是諸葛穎的《奉和方山靈巖寺應教》中所不足的。諸葛穎的《奉和方山靈巖寺應教》雖然也極力套用佛語,突出佛意,但是無論其意境之優美圓融,還是佛語的精煉自然,都遠不及隋煬帝楊廣的《謁方山靈巖寺》。所以,在詩詞的造詣上,隋煬帝楊廣是不容小覷的。

參考資料:

·《隋書·煬帝紀》

·《奉和方山靈巖寺應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