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和北方突厥的关系,一直是隋代政治的战略问题?

本文系作者茵茵文化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公元552年,突厥打败柔然,取而代之,称雄漠北。当时突厥汗国的疆域,东起兴安岭,西至中亚的康居,成为北方的一支威慑力量。因此,大业三年(607年),为了有效抗御边患,隋炀帝杨广北巡突厥。现在最高领导人外出叫做视察,古时称做巡狩。据《隋书·炀帝纪》记载:“大业三年(607年)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一旬而罢。”当年八月,隋炀帝杨广抵达榆林视察工作,又于中秋节溯金河而东,同已归附的突厥启民可汗会晤。

为什么说和北方突厥的关系,一直是隋代政治的战略问题?

兴安岭

但是,有学者考证,此榆林非我们现在称谓的榆林,当时隋炀帝所去的榆林在黄河南岸的托克托附近。不过,两个榆林南北相距并不遥远,也许圣驾也曾到过这一地面。虽然此榆林非彼榆林,但是隋炀帝在北巡途中路过方山灵岩寺。方山是今位于山西大同市以北25公里的一片丘陵,“南面就京”,“左右山原”,绿树簇拥,碧草朝圣。远远望去,酷似一块墨玉紫砚。昔时,方山四周建有庙宇、殿堂,更有方山石窟寺,蔚为壮观。而且,方山脚下曾是一片湖水,美名“灵泉池”。春来塞上,白杨夹堤,波色微明,“晶晶然如镜之初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所以郦道元以“皎若圆镜”称之。

为什么说和北方突厥的关系,一直是隋代政治的战略问题?

诗人李清照绘图

正是李清照向往的人间词境:“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方山灵岩寺始建于东晋,唐后与国清寺、栖霞寺、玉泉寺并称为“海内四大名刹”,位列其首。隋炀帝杨广北巡,登临方山,灵岩寺幽深的景色和安静祥和的气氛使炀帝内心清净,心生感慨,遂作诗一首,题名为《谒方山灵岩寺》此诗见于《广弘明集》卷三十,写于隋炀帝杨广北巡途中,景色描写可圈可点。首两句“梵宫既隐隐,灵岫亦沈沉。”描写了隋炀帝在北巡途中观灵岩寺在方山之中隐隐若现,似有还无,其中“梵宫”是指佛寺,“灵岫”是指仙山的峰峦。

为什么说和北方突厥的关系,一直是隋代政治的战略问题?

《谒方山灵岩寺》

接着“平郊送晚日,高峰落远阴。”以两相对比的手法营造出一种阔大高远的场景:在地势低平的行军途中望着远处的落日,高高的山峰与落日的余晖交映在一起。这种极目远眺的场景描写瞬间把空间扩大了,把脚步放慢了。“蝉鸣秋气近,泉吐石溪深。”描写的景色极富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秋蝉”一般是秋季的景观,由“蝉鸣”而指出“秋气近”;白天的树林非常安静,清澈的泉水由石溪中喷出,由泉水之声响来作衬托,以突出方山安静祥和的氛围尾句“抗迹禅枝地,发念菩提心。”由景色描绘点出心意,表达了隋炀帝杨广在方山灵岩寺的环境熏染和影响下,内心变得安静并萌生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之心”。

为什么说和北方突厥的关系,一直是隋代政治的战略问题?

内蒙古托克托县景区

当然,这里的“菩提心”并不是指单纯的利他之心,更多的是希望顺利地达成北巡的政治目的,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成就大隋帝国,兼济天下。其中,“抗迹”是指高尚其志行、心迹;“禅枝”意为辅助坐禅之助力,也比喻为智慧;“发念”意为萌生念想。同时,隋炀帝杨广诗作中用“梵宫”、“疏钟”、“蝉枝地”、“菩提心”等佛家意象即用语,高标主题,佛理意味甚浓。再用“灵岫”、“回幡”增加其效果。当然,“高峰落远阴”、“疏钟响昼林”、“蝉鸣秋气近,泉吐石溪深”等诗句,写景清疏而空灵,颇近禅意。所以,这首诗作文辞洗练,意境高妙,可以看作是一首较早的难得的禅诗。

为什么说和北方突厥的关系,一直是隋代政治的战略问题?

因此,隋炀帝对佛教是心有所钟的,北巡途中看到方山灵岩寺,察其美景,自然不会放过。当然,杨广也确实十分完美地把这场美景带给了我们每一个人。另外,对于此诗,隋炀帝杨广著书郎诸葛颖曾和诗一首,题名为《奉和方山灵岩寺应教》。我们不妨看一看,略作比较。空诸葛颖的这首《奉和方山灵岩寺应教》也写出了方山灵岩寺的宏伟和高远,尤其是前几句“名山镇江海,梵宇驾风烟画栱临松盖,銮牖对峰莲。雷出阶基下,云归梁栋前。”写出了灵岩寺的宏伟扩大,浩浩然如飞来之寺。然而,和隋炀帝杨广的《谒方山灵岩寺》相比较就略逊风骚了。

为什么说和北方突厥的关系,一直是隋代政治的战略问题?

《奉和方山灵岩寺应教》

隋炀帝杨广的诗作中不仅在景物描写上气象阔大,描写的意象准确传神,更为重要的是,隋炀帝杨广的写景诗句中不单单是写景,或是不单单是表现出外观的景色,更多的是景色背后的禅理和哲思,这是诸葛颖的《奉和方山灵岩寺应教》中所不足的。诸葛颖的《奉和方山灵岩寺应教》虽然也极力套用佛语,突出佛意,但是无论其意境之优美圆融,还是佛语的精炼自然,都远不及隋炀帝杨广的《谒方山灵岩寺》。所以,在诗词的造诣上,隋炀帝杨广是不容小觑的。

参考资料:

·《隋书·炀帝纪》

·《奉和方山灵岩寺应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