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塘乳業一季度盈利與去年同期相差千萬,疫情拖累只是個藉口嗎?

4月14日,公司發佈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盈利76.57萬元至98.45萬元,去年同期1093萬,同比下滑91%~-93%。對此,公司稱主要是疫情拖累一季度業績。消費記注意到,儘管機構和公司表示了未來的信心,但今日公司股價報19.29元,跌6.72%。投資者仍然缺乏信心,難道疫情拖累只是個藉口?對於燕塘乳業的一季度的業績表現,有業內人士認為除了疫情,其他乳企低溫奶燕塘乳業本地市場的蠶食可能也是其業績下滑的因素。


乳業

業績

經營


公司稱一季度業績不影響全年


數據顯示 公司預計盈利 76.57~98.45 萬元,同比下滑91%—93%。與往年對比,公司 20Q1 經營性淨利潤絕對下滑額在 800 萬元左右,考慮到折舊、費用中的剛性部分,我們預計 Q1 收入端的同比下滑幅度在 8-10%左右。


對於業績下滑,公司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一方面各地加強防疫管控,公共交通受阻、人民出行意願降低、學校延遲開學,乳製品終端需求受到一定抑制,致使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有所下降;另外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保障公司生產經營不受影響,公司為員工提供抗疫防護物資。相關費用的增加,對淨利潤下降構成一定的影響;


不過公司表示,其經營本身呈現一定季節性,通常一季度實現業績佔全年業績的比重較低。數據顯示,2016~2019 年,公司Q1 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 0.09/0.12/0.10/0.11 億元,全年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6/1.21/0.42/1.22 億元,Q1 利潤佔比分別為 8.49%/9.92%/23.81%/9.02%。


民生證券研報稱,公司預計 2020Q1 淨利潤下滑對全年淨利潤的影響不足 10%。未來三個季度隨著公司生產穩步恢復,預計將在一定程度上撫平 Q1 的利潤波動。目前股價對應 PE 為 27/23/21 倍。公司目前估值略低於乳製品行業可比公司 26 倍PE(按Wind 一致預期2020 年業績)的平均水平,短期疫情影響不改我們對公司中長期成長性的樂觀,維持“推薦”評級。


燕塘乳業表示,公司未來有望利用一體化全產業鏈優勢,並結合開拓新渠道、新市場等方式提高市場佔有率及盈利能力。


但腹背受敵經營壓力大


儘管機構和公司表示了信心,但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仍受到了打擊。今日公司股價放量下跌,報19.29元,跌6.72%,成交1.17億元,最新總市值30.35億元。


看來投資者對於這份成績單還是充滿了擔憂。這是為什麼呢?公開資料顯示,燕塘乳業始創於1956年,2014年12月,燕塘乳業在深交所A股掛牌上市,屬於區域性城市型乳製品企業,業務區域主要在華南地區,重點在廣東省,業務類型主要以低溫奶為主。事實上,燕塘乳業的發展可謂“腹背受敵”。上市後,業績增長成為懸在企業頭頂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數據顯示,自2014年登陸深交所以來,燕塘乳業的經營業績持續增長,直到2018年,公司淨利潤出現上市以來的首降,報告期實現淨利潤4203.23萬元,同比下滑65.2%。


去年燕塘乳業業績有所好轉,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48,123萬元,較上年增長14.19%;實現利潤總額14,514萬元,較上年增長171.3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249萬元,較上年增長190.25%。


不過,燕塘乳業面臨的生存環境依然艱難。此前,燕塘乳業因包裝侵權將同為華南區域乳企的風行乳業訴至法院,雖勝訴並獲賠經濟損失和維權支出60萬元,但也由此展現出同行之間的激烈競爭。


同時,由用戶走訪廣州市多個超市和便利店發現,大至國際連鎖商超、小到街邊攤位,均有燕塘牛奶在售。不過,貨架大部分位置被蒙牛、伊利、光明等乳企巨頭佔據。


據瞭解,在此前,國內大型乳企以常溫奶業務為主,區域乳企則在低溫業務有著自身的優勢,雙方產品存在差異化,彼此之間呈現錯位競爭的態勢。但隨著全國型乳企近年來發力低溫市場尋求新增長點,雙方在低溫市場上也開始“短兵相接”。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7年起,國內乳企巨頭伊利和蒙牛都各自加快了各自在低溫市場的投入。2017年,伊利以8.5億美元左右的價格收購了達能旗下Stonyfield公司的全部股權,加大對低溫酸奶的投入。2018年,伊利的低溫產品市佔率為16.6%,提升0.5%;蒙牛也在該年度推出了多達15款的低溫酸奶產品。在完成了對現代牧業的收購之後,蒙牛還成立了巴氏奶事業部,推動巴氏奶項目。


從現有數據來看,本地市場的需求依然佔據著燕塘乳業收入的大頭。根據燕塘乳業2018年年報的數據,該年度燕塘乳業在廣東市場實現營收12.78億元,在總營收中的佔比為98.5%。


一旦本地市場受到蠶食,燕塘面對的經營壓力不言而喻。對於燕塘乳業的一季度的業績表現,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就提到除了疫情,其他乳企對其市場的蠶食可能也是其業績下滑的因素。作為區域乳企,燕塘乳業既有伊利、蒙牛等巨頭的壓制,又有當地品牌的擠壓和外資品牌的攪局,如何提升銷售額、利潤率以及給投資者交代,都是當前擺在企業經營者面前的難題。預計2020年整個年度來,公司的業績壓力都較大。

燕塘乳業一季度盈利與去年同期相差千萬,疫情拖累只是個藉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