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賈魯河(九):馬陵崗

記憶賈魯河(九):馬陵崗

馬陵崗


最早知道中牟有個馬陵崗,是上個世紀的1976年。

1976年,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是記憶最為深刻的一年。

那一年,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周恩來總理(一月七日)、朱德委員長(七月六日)、毛澤東主席(九月九日)相繼去世。

那一年,一場7.8級的大地震使唐山這個有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遭受滅頂之災,瞬間夷為平地,24萬多鮮活的生命葬身瓦礫之中。中國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書,公佈了以下數字:死亡242769人,重傷164851人,輕傷544000人。

那一年,哀樂陣陣,災難頻頻。天生異象,隕石成雨。

記憶賈魯河(九):馬陵崗

毛澤東主席追悼大會會場

知道馬陵崗,還要從毛主席去世談起。9月18日下午三點,中牟縣黨政軍負責人、工人、農民、解放軍、學生及各界人士聚集在中牟廣場(即縣總工會和縣體委老辦公地,現在的青年路與解放路東北角),收聽了首都北京追悼大會實況後,當時的縣委第一書記翟耕惠代表縣委、縣革委致悼詞。我清楚的記得,翟書記悼詞中的第一段裡有這麼一句話:“從黃河之濱到賈魯河畔,從雙塔腳下到馬陵崗邊,全縣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儘管過去了四十多年,當年初中生的我,正是記憶力最好的時候,所以,一直沒齒不忘這句話。從此以後,馬陵崗和雙塔崗成了我非常向往的地方。

1981年,我和白由祥、劉書院三人騎自行車去少林寺遊玩,去的時候走的是鄭汴路,經滎陽,過密縣,最後達到少林寺時已經是下午四點了,遊玩了少林寺後,我們在第二天開始返回。這一次我們走的是密杞公路,正好路過馬陵崗。我看到的馬陵崗,其實就是一個坡度不高的沙崗,零零星星的野棗樹和槐樹、葛針闊(中牟方言,荊棘的一種),散落在沙崗上,是中牟和新鄭天然的分界線。

馬陵崗,原名馬陵,位於中牟、新鄭、尉氏三縣交界處,北起中牟張莊鎮北(現已劃歸航空港區),南迄新鄭、尉氏縣境,綿亙25公里,東西跨越1.5公里,海拔149米。

記憶賈魯河(九):馬陵崗

馬陵崗一側

清朝康熙十四年《中牟縣誌》中記載:“馬陵崗在中牟縣南六十里,綿亙五十餘里,上建有孫臏、龐涓廟。”

馬陵崗邊有一條小河叫梅河,梅河的源頭一說是老從薛店街算起,一說是從孟莊算起。

陵,一般為帝王的墳墓專用,有其“專用的昇天渠道”之意,也可用於地貌,比如丘陵。

馬陵應該與埋葬身份不一般的馬有關,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依規定皇帝的墓可建九丈高,但一般皇帝陵總是超過這個高度。至於老百姓的墳墓,不但要稱為“墳”,還受限在三尺以下,否則就是違法,要接受處罰的。其他大臣們的墳墓也有規格限制,不能隨便超越。

稱埋馬的地方為陵,這個故事應該不一般。

百度百科裡是這麼記載的:據傳,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 韓國東北一帶人煙稠密,土地肥沃,風景秀麗。有一年,黃水河暴漲,滔滔惡浪捲走了幢幢房舍,吞沒了數以萬計的生命。有一白髮老人駕船搶救一個個落水難民,突然一股巨浪將老人連船裹走。正在修道的女兒得知家鄉發大水,便騎著一匹杏黃馬騰雲而來。女兒揮鞭擊水,黃水乖乖退去,但老人已靜靜躺在泥沙裡了。女兒痛哭氣絕身亡,杏黃馬也傷心地守護在父女身邊,不喝水,不吃草,直到永遠閉上眼睛。

得救的難民們紛紛趕來,埋葬了老人和女兒,還特意為忠心赤膽的杏黃馬修了墳墓。消息傳到京城韓哀侯那裡,他竟在死馬身上打起主意來。他想,這杏黃馬不尋常,死後一定還原金身,便派一杆人馬前去挖馬墳。誰知行近馬墳時,突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風過後,橫在眼前一道長長的大沙崗,路上長滿荊棘葛藤,兵馬難進,只好返回。事後,人們都說是杏黃馬顯了靈,出於崇敬,馬墳改稱馬陵,大沙崗取名馬陵崗,崗下那條陡峻、狹隘的道路喚作馬陵道。

馬陵崗上原有“孫子廟”和“龐涓廟”,中牟人懷念聰明智慧、忠貞正義的孫臏,卑視氣量狹小、品行惡劣的龐涓。“孫子廟”歷經百代香火不斷,“龐涓廟”卻早已荒頹,蕩然無存。

記憶賈魯河(九):馬陵崗

孫子廟石碑

明朝末年,李自成離商洛、進河南、攻開封前,就在馬陵崗一帶屯兵休整。至今,馬陵東半部的村莊名稱大多與這次休整有關。這裡有闖王帥府所在地的“李府”,有大將郝搖旗屯兵的“郝營”,有將帥及家屬駐地的“大老營”,有練兵的“教場袁”、“教場王”,有草料場的“草場”(和官渡鎮草場村不是一回事),有兵工廠的“生金李”,有面粉廠的“磨王”……中牟人民簞食壺漿迎闖王,大力士韓四柱還帶領數百青壯年加入了義軍,為義軍攻破開封城立下汗馬功勞。

記憶賈魯河(九):馬陵崗

李自成

2019年再經馬陵崗時,已經是“舊貌換新顏”了。中牟一側裸露的沙崗已蕩然無存,“青年林”“巾幗林”鬱鬱蔥蔥,附近的村莊許多已經找不到了,僅在一個個新型社區中還能看到他們當年村莊的名字。

物是人非,斗轉星移,只是換了人間。

圖文:格律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