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需要散步,但孕早期孕晚期要注意,尤其这种散步方式还会伤胎

散步就是一项非常好的孕期运动方式,育儿专家都会推荐所有孕妈尽可能都去参与这项运动。

一般建议刚开始怀孕时,你可以每天只走10分钟,一个月后增加10分钟,当从孕中期开始你就可以每天走至少30分钟了。


孕期需要散步,但孕早期孕晚期要注意,尤其这种散步方式还会伤胎

孕期散步的好处多


1、孕期散步可以控制体重

很多年轻一代的孕妈,特别是95后的“辣妈”非常害怕怀孕后,所有的营养变成脂肪来缠上自己,让原本纤细的身材走样,就会选择散步,甚至快走的方式来控制多余热量的摄入。


孕前就比较胖的孕妈就更应该多散步来控制体重的过快增长,不仅有利于产后身材的恢复,还可以避免让肚子里的宝宝吸收过多而变成“巨大儿”。


2、孕期散步可以减少并发症

很多妈妈孕期会有孕吐没胃口、手脚肿胀、易疲劳等问题,因此孕期散步就可以缓解怀孕这段时间里产生的各种不适症状,例如疲劳体虚、下肢肿胀、静脉曲张等。

另外,孕期散步还能够减少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如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等。


孕期需要散步,但孕早期孕晚期要注意,尤其这种散步方式还会伤胎

3、孕期散步可以帮助分娩

孕期散步有利于自然分娩的进行。

经历过生产的宝妈一定知道,到了待产室,如果感觉胎宝宝还没有“发动”的迹象,医生就会要求孕妈在家人的陪伴下出去走一走,动一动,来促进工口的打开。

所以在孕晚期,或者生产前,平地散步、近距离的缓慢散步都能帮助宝妈顺利分娩。


婆婆劝媳妇生前多散步,差点“走残”孕妈


李女士已经做妈妈8个月有余了,身材日渐发福的她行动也变得越来越吃力。于是李女士的婆婆看不下去了,经常会在吃饭的时候有一搭没一搭地“好意提醒”媳妇:“闺女儿啊,听说散步对顺产好,你要不饭后多走动走动,对自己和宝宝的身体都好。”

李女士倒也听者无意,觉得是该多走走,到时生孩子也不会吃太多苦。


接下来的几天,李女士就开启了“日常散步”模式,每天晚饭后,都会和老公逛上一个多小时的公园,直到筋疲力尽。

可这节奏还没到一周呢,李女士就差点发生了意外。


孕期需要散步,但孕早期孕晚期要注意,尤其这种散步方式还会伤胎

这天吃完饭,李女士拉着老公像往常一样,打着饱嗝,挺着肚子,走在公园的湖边。大概走了半个多小时,肚子开始一阵强烈的发紧,她只当做是正常宫缩,没去理会。

又走了十分钟,李女士脸色渐渐难看起来,孕肚好像绑了一个大西瓜一样拖着她前行,累得她汗流浃背,扯住老公的手臂直喊:“我快不行了,肚子好难受,感觉要爆炸了……”吓得老公立刻把李女士送去了医院。


孕期需要散步,但孕早期孕晚期要注意,尤其这种散步方式还会伤胎

好在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医生说是李女士在孕晚期走路过度,导致宫缩频繁发作以及身体的疲乏,并劝阻了她在特殊时期这样频繁地散步。

李女士回家之后,就一直说着大腿根部酸疼难耐,而婆婆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把媳妇害成这样,内疚不已。

看来接下去还有一个多月就能“卸货”的她能够好好消停、休息一下了。


孕妇散步固然好,但在这两个时期要尤为注意,方式不当会伤害到胎儿


无论孕早期还是孕晚期,都不可以过度地散步,把它当成正常的运动量来进行锻炼。频率和速度都必须控制好,否则会容易动胎气,伤了宝宝和妈妈自己。


1、孕早期

孕妈刚怀孕后,因为受精卵才在子宫内着床不久,这时胎儿在妈妈肚子里非常不稳定。要到第2个月时,胚胎就会发育成胎宝宝。

但是这时候的胎盘和子宫壁的连接也不是很牢固,会容易造成胎盘脱落的情况,使得流产风险也非常大。

所以在孕早期的前3个月,为了确保受精卵能够成功地在妈妈肚子里“安营扎寨”长成健康发育的胎儿,孕妈应该多注意休息,一定不能散步过度,过度操劳,做到适度、适当地运动来放松身心。


孕期需要散步,但孕早期孕晚期要注意,尤其这种散步方式还会伤胎

2、孕晚期

孕晚期的胎儿已经发育得较大了,孕妈的大肚子也非常明显,长时间的走动会出现无规律的宫缩,宫缩程度时强时弱,因此之前孕期肆无忌惮的运动就需要停下来了。

很多妈妈会在散步时会出现假性宫缩,肚子硬的情况,这个时候就必须坐下来休息。

而孕晚期过多地散步、运动不当,会加快宫缩的频繁,使肚子一阵阵地发紧,严重的还会疼痛不止导致出血,对孕妈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