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發展的無人配送產業鏈

加速發展的無人配送產業鏈

先讓我們來想象一幕場景,疫情發作以來,正在武漢市青山區兇林街上,一輛由京東物流自立研收的智能配收車天天往復於配收面戰病院之間,異樣勞碌。從京東物站動身,那輛無人配收車以15千米/小時的速率沿著街行駛,將醫療物資一直送到武漢第九病院。據瞭解,武漢第九病院是武漢市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定點病院,院內收治了大量確診患者,箇中很多重症以至危重患者,是本次疫情中心地區的中心。京東物流站間隔武漢第九病院那個疫區中心只要600米。疫情發作後,這個站點支持起了第九病院醫療物資的配送工作,其中,無人車配收約佔70%。除了京東的無人配送車,百度、高仙機器人、酷哇機器人、智行者、馭勢科技等十幾個無人車企業,均有無人車投入到武漢、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城市的抗擊疫情相關工作中。之前還只是概念階段的無人配送產業因為本次疫情迎來了一個極好的發展契機,加速了發展。

不單單是疫情時期,我國無人配送產業鏈龐大,市場潛力大,機器替代人工配送是大勢所趨,能很好的解決最後100米問題,依託國內每天巨大的快遞配送需求,結合全天候的配送服務,配送機器人的應用空間非常巨大。隨著AGV、激光雷達等技術的不斷成熟,配送機器人的具體方案也將逐步落地。預計國內智能物流系統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未來幾年年均增長速度將達到20%。如圖,除了傳統汽車的零部件、汽車製造、汽車4S店、汽車經銷商、汽車後市場等。未來5G將覆蓋無人配送車上下游,如上游的傳感器、網絡服務商、數據服務商、芯片供應商等;下游的出行服務、第三方應用和服務等。


加速發展的無人配送產業鏈

一、上游零配件產業

1、激光雷達等傳感器產品。(巨星科技、聯創電子、歐菲科技)目前已經針對各場景開發出了全系列的3D激光雷達產品,多款車載鏡頭通過Mobileye認證,中標了多家歐洲Tler1廠商的鏡頭供應;去年的智能汽車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88.82%。

2、雲端智能網聯通訊設備等(得潤電子、浙江世寶,啟明信息、雙林股份、萬安科技、亞太股份、中科創達、數源科技)這個地方與之前提到的5G雲計算通訊科技行業密切相關,相輔相成,必然成為後面科技類股票的一個爆發點。

3、傳統汽車涉獵無人駕駛行業(江淮汽車,華域汽車)。

4、數字地圖類(四維圖新)。

二、下游銷售服務產業(威帝股份,模塑科技、寧波高發等)

1、雖然國內無人配送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在構建的未來藍圖中已佈局到多個適用領域。此前,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就有提到,至2020年,汽車產業規模將達3000萬輛,駕駛輔助/部分自動駕駛車輛的市場佔有率將達50%;力求高度或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在2021年到2025年能夠上市;2026年到2030年,每輛車都應採用無人駕駛或輔助駕駛系統,無人配送熱潮襲來。

2、汽車行業龐大的產業鏈促使國內汽車紛紛佈局自動駕駛汽車,據不完全統計,就滬深自動駕駛概念股超50家上市企業。主要分佈在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帶,其中,浙江和廣東無人配送佔比最多;浙江自動駕駛汽車概念股中,杭州市佔比較多。廣東的自動駕駛汽車概念股中,深圳市同樣佔比較大;杭州和深圳成自動駕駛汽車概念股最多的城市。

三、無人配送市場展望

1、推動交通新發展,中國有望成為最大的無人配送物流市場:

無人配送傳感器技術的成本下降,促使自動駕駛汽車生產成本下降,加速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推動自動駕駛汽車升級。

2、商業化落地路,低速/限定場景應用有望率先爆發:

綜合安全風險、政策風險等因素,無人配送的商業化會遵循著低速到高速、封閉到開放的路線走。由最後100米逐步外延,降低人力成本。

3、5G加快無人配送汽車到來,掀起未來物流革命:

5G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推動高級自動駕駛汽車的誕生,加快無人配送的到來。新能源的關注,未來無人配送將配備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攜手同行。無人配送將不是順應疫情而生的時勢英雄,它將解決人們最後100m的“懶點”而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