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選擇 論選擇的重要性

孩子上了高中後,面臨的事情變得複雜了起來,有時候甚至會將自己陷入兩難的困境,範程的媽媽頗為感慨的說道。

她的孩子從小就喜歡打籃球,學學打打堅持了7年,得到了周圍許多人的好評與認可,讓他對籃球的執念種下了較深的種子。初二結束的那個暑假,因為得天獨厚的因素,親戚家是開畫室的,又得知許多專業若是有美術的基礎,可以獲得優先權。孩子很懂事遵循了家裡人的意見慢慢的把畫畫也安排上了自己的生活軌跡。

好習慣|讓孩子學會選擇 論選擇的重要性

但同時他又因此遇上了煩惱,孩子的籃球隊開始準備為全市高中生籃球聯賽集訓,而美術班的老師卻堅決不放行,說早退影響效果,併發出通碟,要不就停課訓練去吧!孩子得罪了美術老師來到籃球隊,誰知教練又嗔怪他遲到了半個多小時,乾脆沒讓他進球場,孩子悲痛欲絕,邊給我打電話,邊在大街上涕淚橫流,我急忙安慰道:“好兒子,先回家後再說。”回到家後還抽抽搭搭,看到這個己經一米八的個子,十七歲的大男孩鼻涕眼淚一大把的樣子,做媽媽的心都要碎了。

範程的媽媽試圖讓孩子放棄籃球,畢竟畫畫是對他前程更有影響力,可孩子不甘心啊,媽媽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過了兩三天,範程媽媽突然想到了生三老師,兩人是在某次講課上認識的,想讓生三老師幫忙出出主意。生三老師聽完後建議媽媽讓孩子找一張白紙把兩種選項分列兩旁,列出打籃球與畫畫的利弊,一條條去思考比較,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趨利避害法。在列表時孩子其實己經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了。媽媽也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完全尊重他的選擇,即使停課也絕不強迫,相信他都長大了會對自己有份思考。


好習慣|讓孩子學會選擇 論選擇的重要性


孩子沒有立刻做決定,到了晚上他開始自己收拾東西,媽媽以為他要決定去打球了,誰知他卻說要去畫畫了。不用指派,沒有抱怨,自動自覺。孩子的生活又恢復到了正常的軌道,儘管後來他還會感嘆能打一場比賽會多爽,卻看不到他臉上真的懊悔。

如果一個人沒有自主的判斷和選擇能力,那麼影響的不僅僅是個人行為模式,更多的是對待事物的認知與態度。過多的干預孩子的選擇,很難讓孩子體會到事情的兩面性和深刻,久而久之就成了我們常說的“媽寶”,“巨嬰”。儘管他們可能被安排的面面俱到,但一旦脫離他依靠的環境之後,他的表現往往會讓大人大吃一驚。

好習慣|讓孩子學會選擇 論選擇的重要性

讓孩子學會選擇,對於大人來說是必修課。儘管選擇是個大課題,有時就連大人也把握不好,但讓孩子學會正視選擇,不懼怕選擇,才能富有責任感,心甘情願地接受選擇後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