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重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輕盈的沉重是人類的宿命

1


疫情中重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輕盈的沉重是人類的宿命


疫情讓時間變長了。曾經沉重的、忙忙碌碌的慣性被阻斷了,在強制無薪休假的“寬鬆”中,是享受自由的灑脫,還是恐懼失業前兆的侵襲?

這是多年來不曾感受到的輕輕的重壓。

冬閒居深宅,久別逢知己。談笑九天外,浮生波浪裡。

我在春光明媚、花團錦簇的頤和園漫步,與老友相聚的一番海闊天空後,那種不羈的狂喜卻突然變得茫然若失,心中流淌出這首小詩的輕與重。

回到家,重讀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才找到了心境的源頭。

輕為正,重為負。——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

輕的是正面的,似乎符合人性的拈輕怕重,是人們內心期待的;重的是負面的,感覺不是人們願意承擔的,屬於超越人性的一面。

正如昆德拉所說,“如果永恆輪迴是最沉重的負擔,那麼我們的生活,在這一背景下,卻可在其整個的燦爛輕盈之中得以展現。”

2

疫情中重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輕盈的沉重是人類的宿命


他(托馬斯)從來沒有感受過不在乎帶來的快樂……職業的“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就像吸血鬼一樣吸他的血。

托馬斯是個“被職業綁架”的外科醫生,手術刀引導他去尋找未知的病灶,好奇心的熱望漸漸變成了使命,變成了貝多芬樂章中的“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

我們常說把興趣當作職業是件幸福的事情,果真如此嗎?

基於職業、興趣的使命之外,生命中還能剩下什麼呢?

把職業使命、妻子和家庭都當作“生命之重”的托馬斯,對這一切曾經在乎的沉重漸漸失去了耐心和責任。

包括特蕾莎和薩比娜在內,托馬斯自詡在25年間擁有200個情人,他用慾望與情愛逃脫心頭的沉重,在性愛的歡騰中試圖忘記“生命之重”。

然而,他從來沒有感受過不在乎帶來的快樂,在那輕盈的虛空中,他感到愈發沉重。

3

疫情中重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輕盈的沉重是人類的宿命


在一切入侵、佔領之下,掩蓋著另一種更為本質,更為普遍的惡;這種惡的表現,便是結隊遊行的人們揮舞手臂,異口同聲地呼喊著同樣的口號。

特蕾莎的母親在經歷了未婚先孕的突發事件後,對婚姻失去了最後的信心。

特蕾莎出生後便揹負著母親的痛苦、折磨和詛咒,每天在夢魘中體會母親傳承的“生命之重”。她怯懦地對待愛,在發現托馬斯的放蕩後,也與母親一樣,幾乎熄滅了對愛的追逐。

1968年蘇聯入侵布拉格(當時捷克斯洛伐克首都),面對蘇軍坦克的無情碾壓,作為新聞攝影師的特蕾莎用鏡頭記錄著街頭那些面對亡國卻輕佻狂歡的人群。

“在一切入侵、佔領之下,掩蓋著另一種更為本質,更為普遍的惡;這種惡的表現,便是結隊遊行的人們揮舞手臂,異口同聲地呼喊著同樣的口號。”

特蕾莎的鏡頭其實就是昆德拉的眼睛。昆德拉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經歷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社會動盪後,逃往法國,並於1984年完成了這部震動世界文壇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4

疫情中重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輕盈的沉重是人類的宿命


她(薩比娜)的悲劇不是因為重,而是因為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父親的嚴厲管教讓生性叛逆的薩比娜愈發為所欲為。

她任性地離家出走,卻遭遇了更大的痛苦——母親去世後,父親在孤獨與絕望中自殺身亡。

薩比娜的自責成為心中永遠無法散去的陰霾,不再受管束的薩比娜全身心投入到藝術創作之中,並以此獲得自由。

她的自由是背棄一切。

背棄自己的國家,離開了捷克斯洛伐克,在瑞士定居;背棄一切意識形態的壓制,顛覆學校中的所學以及西方思想的強加;背棄自己的男友,在與托馬斯親密交往的同時,也開始上別人的床……

她(薩比娜)的悲劇不是因為重,而是因為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5

疫情中重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輕盈的沉重是人類的宿命


看似輕盈的沉重被輕盈的筆調纏繞著,“生命之輕”彷彿一條半透明的薄紗,掩蓋著不可言狀的“生命之重”。

自由並不一定是輕盈的。看似輕盈的沉重被輕盈的筆調纏繞著,“生命之輕”彷彿一條半透明的薄紗,掩蓋著不可言狀的“生命之重”。

哀愁與悲情的流露,是那樣沉重而絕望。書中的所有人都彷彿在不同的世界之間艱難地選擇、痛苦地流浪。

米蘭·昆德拉的作品超越了文學,與其說他是在寫小說,倒不如說那些文字純粹是在搭建他的哲學體系。

我們每個人都在生命的重與輕之間往復,這個宿命不會因為疫情的來與去而發生變化,由此也許能消減些恐慌和迷惘,畢竟這是生命的常態。


作者簡介:

疫情中重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輕盈的沉重是人類的宿命

老趙(Andrew)國際教育知名觀察家,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常年擔任英國大學中國區/東亞區總監。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特約留學培訓師,中國教育電視臺、北京城市廣播特聘教育專家。資深教育自媒體人,平臺閱讀量超過1億次,撰寫出版《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