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沉痛,亦有猛烈的歡喜來治癒

一直不喜歡看日本的文學作品,那一整個國度都讓人覺得陰沉。

也許,日本所有的溫情與治癒都給了宮崎駿,其他的人只剩了原始的陰暗與壓迫。

卻因為那句“如果能避開熾熱猛烈的歡喜,自然不會有巨大沉重的哀痛來襲”忍不住去看了《人間失格》,真是不出意外的讓人喘不過氣來。

它讓人深切的覺得,人生本就是在深淵中,無論你怎麼仰望星空,如何努力掙扎,到頭來都是徒勞,最終只能被命運粉碎。

那些與眾不同的靈魂,在強大的、不可一世的、孤傲的、淺薄的、野蠻的世俗面前,只有唯一的命運,就是毀滅。

巨大的沉痛,亦有猛烈的歡喜來治癒

太壓抑了,太讓人心疼了。

與生俱來的原罪,拿什麼去消弭?即便傾盡所有去討好眾生,去迷醉自我,到頭卻不過是更深的傷害與墜落。

人間一點溫情,太難得,何況慰藉心靈的懂得?唯一一次的愛,都不敢深刻,即便共赴死亡,卻也只落得苟且偷安;唯一一次的純白,想要握住猛烈的歡喜,卻終於還是被世俗玷汙,只能在巨大沉重的哀痛裡,再無救贖。

他一生都覺得自己是異類,一生都在譁眾取寵,一生都在尋求安全感,卻只能被無情毀滅。

當生活比苟且還腐敗,比卑微還低賤,比惡俗還罪孽,還有什麼值得用來活下去?

當一個人在人間失去資格,何處才是歸宿?

巨大的沉痛,亦有猛烈的歡喜來治癒

現實難道還不足夠慘烈?偏要用文學去編纂一場毀滅,才能將麻木的靈魂救贖嗎?

我不喜歡這種方式,以傷口療愈傷口,一半痊癒,一半死亡。

我深知眾生皆苦,所以才想用筆觸去溫暖靈魂,我寧可用一生去療愈,也不想賭上這一半的生靈。

文學是用來治癒心靈的, 太猛烈的藥畢竟只有極少數的人能承受得來。

也許,我註定不是大悲大喜,大開大合之人,潤物無聲,也是一種慈悲吧。

巨大的沉痛,亦有猛烈的歡喜來治癒

我並不是要去逃離什麼,因為面對才是唯一的出路。

只是,當命運奔湧而來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面對它的方式,結局雖不能因此改變,至少可以讓疼痛緩和,讓我們有多一點的時間來思考和療愈。

我希望這個人間,到最後的都是明媚的,草木春深,鳥語花香,即便是沉重的悲痛,也有猛烈的歡喜來原諒生活的一切刁難。

更諷刺的是,這句“如果能避開熾熱猛烈的歡喜,自然不會有巨大沉重的哀痛來襲”並非是《人間失格》的原文,而是引用了法國詩人夏爾洛克的詩句。

我想,我將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再觸碰日本文學,就連這本《人間失格》,我也選擇全然忘記。

遺忘,有時候,是一種溫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