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歲老人曾養育4個兒子,如今卻生活艱難,晚年淒涼讓人心酸

毫無疑問,我國的各方面政策越來越完善了,我為祖國領導作出的貢獻點贊。可是中國祖宗流傳下來的“尊老愛幼”“贍養父母”這些傳統品德為何卻被慢慢淡忘了呢?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老人名叫鄭培新,今年已經95歲高齡了,隸屬於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街頭鎮上蘆溝村。鄭培新的老伴很早前已去世,曾經養育4個兒子,如今卻獨居在上蘆溝村一個破敗不堪的場地,終日只能與一隻小狗為伴,日常靠二兒媳婦送飯吃,艱難維持生活。這老人背後的故事著實讓人心酸。

近百歲老人曾養育4個兒子,如今卻生活艱難,晚年淒涼讓人心酸


據鄰居們對鄭培新老人的描述,在夏天的時候,大多數時間會一個人躺在大門口的一塊大石頭板上睡覺,經常會有自然自語,大概都是表達:死的太慢了,快不行了,沒幾天活頭了。這些悲涼的感嘆。有鄰居好心問老人為何每天躺在門口的大石板睡覺?鄭培新老人的回答更加讓人唏噓不已,鄭培新老人說道“怕自己死後,沒有人知道,沒有人收屍”。鄭培新年輕的時候曾經也幹過石匠,一輩子沒有出過出過城市,沒有看過外面的世界,都是在在山村務農鄭培新說自己也有4個兒子和1個女兒,儘管家庭很窮很艱難,日子苦。但是一直都是有個盼望,把孩子們撫養長大,有出息了就能“家庭如意,幸福美滿”。

近百歲老人曾養育4個兒子,如今卻生活艱難,晚年淒涼讓人心酸

可惜現實並不是鄭培新想象中的美好,老人的大兒子“倒插門”入贅到了外鄉,回來的幾率以及頻率太低了;二兒子雖然在當地完成了娶妻成家,但是也因病去世;三兒子前些年在東北打工,卻一去不回;四兒子也是“倒插門”入贅到了外鄉,回來的次數也很少;女兒遠嫁到了外省,家境也是貧窮,因路遠路費昂貴而很少回家。

95歲高齡的的老人,本應該頤養天年,享受兒孫滿堂的樂趣,但是現實卻不盡人意。因年事已高,耳背越來越嚴重,身體更是十分瘦弱,平時連走路都費力,依靠一根柺杖勉強能走,生活已無法自理。如今,鄭培新老人的日常起居生活,都是靠著二兒媳婦每天來照顧著。鄭培新的二兒媳婦陳常彥說,現在每天給公公送兩次飯。前些日子,一天送三次,老人說吃不了,就改成兩次了。老人愛吃麵條,她就經常給老人做麵條吃。圖為鄭培新老人屋裡擺放的農具。

近百歲老人曾養育4個兒子,如今卻生活艱難,晚年淒涼讓人心酸

鄭培新老人在院子裡建了一個小菜園,在屋子裡還放著一些打理菜園的農具,可以看出老人一生勤勤懇懇,只是現在年齡大了,幹不動了。二兒媳婦陳常彥趁著公公吃飯的間隙,都會幫助收拾老人的家居衛生。或者兒子、女兒、孫子們都迫於生活各方面的壓力,不能經常前來看望老人,而養的一隻小狗,卻一直不離不棄。

不過老人的故事被傳播到網絡後,慢慢得到了鄰居、村裡,以及社會公益組織的關注,不少的社會人士都會通過向公益資金捐款來幫助有需要的人,而老人的鄉村鄰里,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給予探望以及力所能及的幫助。生活不總是一帆風順,往往不盡人意,但是我們不能放棄,相信社會還是好人居多,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社會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