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信機井智能計量控制系統—青海灌區信息化改造

項目背景

青海省建設的地下機井取水較多,但目前人工管理、手動控制居多。為節約用水,節約人力物力,需以機井控制設備為基礎,將現代先進的傳感測量技術、通信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和自動化控制技術與現有機井控制設備高度集成,形成一個既滿足信息化管理要求,又兼顧實現部分智能化的系統。


建設目標

01技術先進,理念領先

本次項目設計根據工程快速發展的需要,把先進的理念融入到本工程中,按照“智慧流域”的理念建設調度信息化系統,實現工程的“精細化運行調度、精益化運營管理、精準化分析評估”。

02繼承完善、新舊統籌

全面瞭解已建系統現狀及使用情況,新舊統籌,充分利用已建系統,節省工程建設成本,發揮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完成終端設備的升級改造與應用系統建設優化,創建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

03統一平臺、資源共享

採用統一應用平臺的設計,建立統一數據中心和統一管控平臺,集成各類信息化系統,打通信息孤島。

04集中部署、分級應用

在提高通信網絡系統可靠性的前提下,採用集中部署、分級應用的模式,將服務器等信息化系統主要設備集中在總信息中心部署,最大限度減輕現場維護難度,提高系統運維效率。

05先進實用、安全可靠

面對日益增大的數據量,在中心機房應建立大容量的雲數據存儲和雲應用平臺,實現全要素、多來源、多時空數據的標準化、規範化存儲,為科學決策、優化調度和水資源統一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06統一標準、資源開放

標準,是系統建設的基礎。在標準的支撐下、統一管控應用平臺的基礎上,系統建設採用開放的建設策略,可以集成不同廠家的不同環境的產品,容納各類資源集成為一體,最終達到設計建設目標。


解決方案

堅持 “現場無人值班或少人值守,多點集中信息化遠程管理”的工程管理模式,按照“先進實用、資源共享、安全可靠、高效運行、精準計量、高效節能”的原則,進行本工程綜合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

四信機井智能計量控制系統—青海灌區信息化改造

如上圖所示,為網絡傳輸總架構佈置,數據信息實行統一傳輸至雲服務管理系統,進行數據信息冗餘備份安全化處理,再根據每個管理站的級別進行數據監控資源共享。

考慮到信息中心、管理處在水資源調度、灌區管理等方面各自不同的管理範圍及應用需求,系統在縱向結構上一般分為以下三層:

第一層:信息中心層,部署中心設備,建設數據中心,並具備所有業務功能;

第二層:管理處層(管理處、所、站、段),通過雲桌面搜終端具備管轄範圍內的相關業務功能;管理所、站、段僅分配管理區的綜合信息管理終端;

第三層:現地層,佈設現地站監控、電量監測、水量監測、終端設備等現地自動化設備。

終端自動化設計

本工程主要是對原100多處機井進行改造,進行自動化測控系統升級改造。採用一體式設計,主要技術裝備包括超聲波水錶、智能電錶、變頻控制櫃、智能斷路器、信號電纜、及採集裝置(智能機井控制器)等設備。

監測站點所有數據信息由數據採集裝置(智能機井控制器)採集,並通過GPRS/GSM網絡系統上傳至雲服務平臺。

平臺介紹

平臺集水電計量、終端遠控、信息採集分析、收繳費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人文互動、水權交易等多項功能於一體,兼容性極強,可多方向功能升級拓展。平臺由系統首頁、設備管理、實時監控、事件記錄、統計分析、量水管理、IC管理、財務管理和系統設置9個子系統組成。

四信機井智能計量控制系統—青海灌區信息化改造

一張圖

四信機井智能計量控制系統—青海灌區信息化改造

系統管理

四信機井智能計量控制系統—青海灌區信息化改造

設備管理

施工示例

四信機井智能計量控制系統—青海灌區信息化改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