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何時用藥治蟲好?

王連珍372


受去年暖冬影響,越冬病蟲基數偏高、氣象條件適宜等因素影響,當前,今年麥田病蟲發生形勢嚴峻複雜,預測總體中等偏重發生。各地要切實搞好預測預報工作,科學精準進行防控。小麥中後期病蟲害主要有赤黴病、條鏽病、白粉病、麥蚜、麥蜘蛛、吸漿蟲等。

防治條鏽病,當田間平均病葉率達到0.5%~1.0%時,要組織開展大面積應急防控,做到同類區域防治全覆蓋。可畝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60~80克,或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30~50克,或30%醚菌酯懸浮劑50~70毫升,或30%吡唑醚菌酯懸浮劑25~30毫升,兌水均勻噴霧防治。

防治赤黴病,堅持“立足預防,適時用藥”不放鬆,小麥抽穗揚花期一旦遇連陰雨或連續結露、多霧天氣,立即噴藥預防;若氣候條件特別適宜,隔5~7天再噴藥1次。可畝用430克/升戊唑醇懸浮劑15~25毫升,或25%氰烯菌酯懸浮劑100~200毫升,或25%咪鮮胺乳油60~100毫升,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150克,兌水均勻噴霧防治。

防治白粉病、葉鏽病。當田間白粉病病葉率達10%或葉鏽病病葉率達5%時,可畝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60~80克,或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35~60克,或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30~40毫升,或250克/升丙環唑乳油35~40毫升,對水均勻噴霧防治。

防治麥蚜,可畝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30~40克,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20~25毫升,或50%氟啶蟲胺腈水分散粒劑2~3克,兌水均勻噴霧防治。

防治麥蜘蛛,可畝用5%阿維菌素懸浮劑4~8毫升,或4%聯苯菊酯微乳劑30~50毫升,兌水均勻噴霧防治。

噴施加上磷酸二氫鉀,氨基酸,光合細菌菌劑等葉面肥,有助於提高小麥壯根肥苗,增強抵抗力,達到穩產豐產。








新農人在路上


小麥在抽穗前期,噴灑髙效低毒類的殺蟲劑,噠蟎靈,螺蟎脂,是防止紅蜘蛛小麥根部損傷。

抽穗後葉面噴灑磷酸二氫鉀,旱地龍,粗壯素,給小麥增添棵糧營養,桔杆粗壯以防倒旋。

小麥放花期間一般不適應噴灑農藥,氧化樂果乳油,吡蟲啉在收花後必須殺蟲,如吸漿蟲,(旱蟲),蚜蟲,7一10天預防,農藥不能超量,超量傷害粒子!


順世隨緣


我是鄉村歐妹,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小麥的病蟲草害門類較多,但防治起來其實也很簡單,要抓住幾個關鍵的時期進行有效預防,可以大大降低病蟲草害的發生。

一、播種期——苗期

1、拌種:

拌種是最為有效的方法,通過拌種,可以將很多病蟲害從源頭上進行防控。播種前用70%福蝶(70%吡蟲啉+40%苯醚甲環唑)+敵委丹拌種,一套拌100斤種子。

主要防治對象:蚜蟲、薊馬、飛蝨、蠐螬、螻蛄、黑穗病類等。

2、秋苗期化學除草

雜草防治的最佳時間是在冬前,如果等春季雜草肆虐時才開始除治,就為時已晚了。秋季小麥出苗後3-5葉期,雜草2-4葉期抓好化學除草措施。對於以冬前出土為主或冬前出土量較大的薺菜、麥家公、播娘蒿、麥瓶草等闊葉雜草,可以選擇麥闊克。

禾本科雜草以節節麥發生為主的地塊,使用3%世瑪(甲基二磺隆)或3.6%闊世瑪(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噴霧防治。這兩種藥劑還對雀麥、野燕麥、看麥娘等多種禾本科雜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一般以雀麥發生為主的地塊使用70%彪虎(氟唑磺隆)或優先(7.5%啶磺草胺)噴霧防治;以看麥娘、野燕麥發生為主的地塊使用驃馬(6.9%精惡唑禾草靈)或麥極(15%炔草酯)噴霧防治。

二、起身至拔節期。

1、化學除草:用綠豐1號(10%苯磺隆+二甲四氯+唑草酮+威遠麥晟)。主要防治薺菜、播娘蒿、麥瓶草等闊葉雜草。還可有效預防中後的小麥紋枯病、白粉病。

用藥時間為3月上旬—4月初,即小麥返青後至拔節前。

2、病蟲害防治

麥蜘蛛防治:平均33cm行長200頭以上時,可選用威遠阿維菌素,用藥時間3月份至4月初。

三、孕穗至揚花期

1、吸漿蟲蛹期防治:用威遠甲基異柳磷拌毒土防治,順麥壟均勻撒施地表,撒毒土後澆水可提高藥效。用藥時間為4月下旬,南部地區可略早,北部可略晚。

2、吸漿蟲成蟲和小麥赤黴病防治:小麥齊穗期後揚花前用綠豐2號(高氯敵敵畏+多菌靈)

3及時拔除禾本科惡性雜草

四、灌漿期

防治重點是麥蚜、小麥白粉病、紋枯病等。採取“一噴三防”技術措施,用紫電(吡蚜酮)+功夫+40%錳鋅.烯唑可溼性粉劑(或烯唑三唑酮)拴打(吡蟲啉+高氯敵敵畏)+40%錳鋅.烯唑可溼性粉劑。氧樂果+吡蟲啉+40%錳鋅.烯唑可溼性粉劑(可加入威遠可溶性肥或磷酸二氫鉀),用藥時間5月中旬至安全收穫期以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