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哭的孩子,不过是仗着有人爱

爱哭的孩子,不过是仗着有人爱


憋泪,是童年的内伤

  在超市门口遇见一对母女,应该刚采购出来,妈妈手里拎着一大袋日用品,小女孩亦步亦趋地跟着,抽抽搭搭地哭出声。

  “别哭了,别哭了。”妈妈不耐烦地说:“丢不丢人?把眼泪憋回去!”

  小女孩怯生生地憋着眼泪望着妈妈,泪珠儿却还在眼中打转。

爱哭的孩子,不过是仗着有人爱

  我不知道刚发生了什么事让小女孩哭泣,也许是她缠着妈妈买新玩具被拒绝,也许是她闯了一个小小的祸被训斥。妈妈不许她哭,她不得不硬生生地忍住了眼泪。这个模样,真叫人心疼。

  哭是孩子的天性,是宣泄情绪的正常方式。每个孩子都是啼哭着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在他们脆弱无助时,哭泣是他们的本能选择,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情感。

  人类学家琼·布里格斯曾接触并观察北极圈附近奥特古的爱斯斯摩人,发现他们很特别,那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永远不会生气。

  琼·布里格斯所寄养的家庭中有个小女孩,在她成长过程中,父母一直用这个“不生气”的理念教育她,抑制她的情绪。后来,当大人要求她做不愿意的事时,比如把她的玩具拿走给别人,她真的不会生气了,但她还是会流出眼泪。

  泪水是最纯真的,它真实地反映了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很委屈、不快乐。

  安妮宝贝说:“如果没有了眼泪,心是一面干涸的湖。”

  憋泪,封住了孩子的情绪出口,逼迫孩子将负面情绪咽下去,并深深地隐藏在心里,使他看起来乖巧懂事又坚强。其实,孩子背负了很多压力,他不是不想哭,而是不敢哭。他被迫看着父母的脸色,压抑自己来迎合父母的要求。久而久之,他已经不会哭了。

  憋泪,是童年的内伤,哪怕伤口愈合,疤痕也会伴随一生。

爱哭的孩子,不过是仗着有人爱

父母为何听不得孩子哭?

  孩子哭泣时,大多数父母都会皱起眉头,心中莫名烦躁。随着孩子哭声加大,空气里仿佛满是他的声音,显得那样刺耳。父母脑子里嗡嗡响,恨不能在孩子脸上安个开关,摁一下,让他赶紧停止下来。

  英国科学家Morten L Kringelbach说:

  “婴儿和孩子的哭声,能给人类的大脑带来特殊的刺激,尤其是父母,小朋友的哭声能让他们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感觉特别难受。”

  也就是说,父母听不得孩子哭,是受大脑生存机制的影响。

  孩子的“哭”,大多是与“闹”连在一起的,为人父母,每天要面对并处理各种琐事,再来一个眼泪汪汪撒泼打滚的孩子,不免心烦气躁。

  孩子哭两声,温柔的父母会去哄他,顺从他的要求;脾气暴躁的父母则会凶孩子,或是不管不顾,眼不见心不烦。

  曾奇峰老师讲过一个案例:

   一个出身名门的高知妈妈,和一个八个月大的儿子。

  妈妈在厨房准备孩子的食物。孩子哭了,妈妈抱着孩子来回走动,轻声细语地跟他说话,给他喂奶,拿玩具给他玩,但孩子还是哭,妈妈的动作逐渐变得有些僵硬。最后,她把孩子轻轻地,但却很坚决地丢到床上,说:“你要哭就哭去吧。”

  曾奇峰老师总结:可能孩子的哭,让妈妈产生了一种挫败感,她焦躁不安,甚至有些愤怒,因为孩子的糟糕状态打击了她作为母亲的自我完美感。

  因此,听不得孩子哭的父母,实际是接纳不了自己的不完美,对孩子的哭感到有心无力,在潜意识里抗拒这种行为。

  还有一种原因,父母觉得哭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孩子变得脆弱。他们通常这样说:“哭哭哭,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

  哭泣不是脆弱的代名词,它和笑一样,是人所需要的极为正常的情绪流动。其实不管大人还是孩子,不可能永远从容淡定,没有悲喜。

  《老残游记》中,刘鹗写道:

  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

  哭泣,不管是什么原因的哭泣,都可以用眼泪把心中积压的情感释放出来。所以,它很有用。只有心灵轻松了,脚步才会更轻松。


会哭的孩子,更懂得表达自我

  有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有家电台做节目,邀请了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回答孩子的各种问题。

  有一天,一个六岁小女孩打电话提问:

  “爸爸妈妈要求我们每晚9点上床睡觉,我很听话,按时上床,弟弟却哭着吵着要一个苹果才肯上床,而他居然每次都能得逞。我也想要一个苹果,但父母从来不给我。为什么弟弟是个坏孩子,他总能得到苹果,而我是个好孩子,却总得不到苹果?

  被提问的儿童心理学家愣住了,三年后他才给出答案:

   “你不要为坏孩子得到苹果而耿耿于怀。坏孩子虽然得到了苹果,但其实你得到了上帝最好的礼物,就是你是个好孩子。”

  这个“上帝不奖励好孩子”的故事很受欢迎,但仔细想想,它更像是一碗毒鸡汤。

  首先,无论是故事里的女孩还是大人,都把弟弟定位为“坏孩子”。

  哭闹撒娇、不准时睡觉、向父母讨要一个苹果,这些行为对一个孩子来说,最多算是有点调皮任性,绝对不能算坏。

  其次,故事中的观点,等于变相地教孩子压抑自己的欲望,无条件服从父母的安排,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不吱声不反抗,还得不断地心理暗示自己:我是个好孩子,我不需要奖励。

爱哭的孩子,不过是仗着有人爱

  有人说:“会哭的孩子得到了所有,乖孩子只得到一个乖字。”

  乖孩子,会将眼泪默默咽下,装作什么也不在意,什么也不想要。乖孩子得到的,只是几句轻飘飘的表扬,却失去本该拥有的充实与快乐。

  而与委屈却一直默默隐忍的姐姐相比,爱哭爱闹的弟弟,更懂得主动表达自己的诉求,有明确清晰的目标。

  哭,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但比不表达要好,起码它展现了真实的自我。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不是没有道理的。哭泣,是示弱,也是争取。只有懂得表达与沟通,才能赢得别人的倾听与关注,去获得自己想要的奖赏。


会哭的孩子,最好命

  印度高分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讲述了一个巴基斯坦的小女孩莎希达走失在印度,被好心的帕万(猴神大叔)历经重重困难送回家的故事。

  莎希达天生有语言障碍,不能说话。但她那张噙着泪珠的小脸,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去帮助她。

爱哭的孩子,不过是仗着有人爱

  因为各种回家路线失败,帕万带着莎希达偷偷穿越国境线,在铁丝网前遇到巴基斯坦巡逻的卫兵。他们毫不留情地对帕万拳打脚踢,莎希达伤心无助地呆在一旁,大颗大颗的泪水从眼中涌出来。

  正是这些珍珠般的泪珠,击中了卫兵首领柔软的心脏,让他同意挥手放行。

  儿童心理学家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说:

  “孩子哭闹时,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是试图阻止。要知道哭闹、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才是。”

  哭,是孩子的本能,更是人类的智慧。一个有眼泪的人,通常给人一种柔软的感觉,让人忍不住去亲近、去信任。

  事实上,孩子哭个没完没了的毕竟少数,他们其实很聪明,他的小哭小闹,通常是一种撒娇,是对父母的情感呼唤。

  正因为爱父母,孩子才会把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父母的及时回应。他懂得见好就收,适可而止,该安静的时候不再无理取闹。几串泪珠,换来一个温暖的拥抱,更好地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婴儿先天的预设,是有困难去用哭声求助。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抱持”的概念,即妈妈满足婴儿早期各种需求,包括情感上的及时安慰。

  孩子一天天成长,在他悲伤、焦虑、恐惧或是愤怒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流出泪水,既是释放情感,也是发出求助信号。

  父母的“抱持”,像温暖的容器,把孩子的负面情绪一一收纳,使他感到足够安全。成人后能更加从容地面对挫折,有勇气依赖别人,更有能力拥抱美好。

爱哭的孩子,不过是仗着有人爱

  曾奇峰老师曾经说过:“求助能力,是人格健康的一个指数之一。”求助不等于无能,人类内在的生命规律,预设了相互帮助的进化需要。正因为这种互帮互助,世界才会日益美好。

  不要阻止孩子哭泣,小时候能自由自在哭的孩子,长大了才能痛痛快快地笑。

  爱哭的孩子,往往更有主见。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勇敢地表达出来,不盲从父母的权威。这样的人长大以后,更容易获得成功。这些愿意承认自己虚弱的眼泪,让孩子懂得利用的身边资源,聪明地求助他人,不自我孤立,反而更有可能成为命运的主角。

  愿每个孩子,既有敢哭的底气,更有会哭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