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愛滋養過的孩子,學會了愛人

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的存在,不同環境下的孩子呈現出來的生命狀態也完全不一樣。

被批評過的孩子,學會了譴責;

被威脅過的孩子,學會了控制;

被嚇唬過的孩子,學會了恐懼;

被憐憫過的孩子,學會了自責;

被諷刺過的孩子,學會了害羞;

只有被愛過的孩子,才學會了愛人。

被愛滋養過的孩子,學會了愛人

你來過,在我的心裡種下一顆愛的種子。

一年前,熺熺剛新生入園,初來乍到,周圍都是陌生的人。找不到熟悉的父母,每天都很焦慮。

儘管老師陪伴在身邊,但依然少了點什麼。當時的仔仔哥哥,在熺熺手足無措的時候,主動承擔起照顧他的責任。

當熺熺難過的時候,仔仔跑去告知老師:“老師,他想媽媽了,你去安慰安慰他!”或者,直接對熺熺說:“來,我帶你去找媽媽!”

爾後,帶著熺熺滿院子的跑,或盪鞦韆,或角色扮演,或一起玩沙,讓熺熺的焦慮思緒在風中消散。

當熺熺需要幫助的時候,仔仔主動幫忙。熺熺找不到前往臥室的路,仔仔牽手帶熺熺去;

熺熺不知道該如何使用透明膠座,仔仔看到了,二話不說就撕下透明膠遞給熺熺;

仔仔DIY了好多紙槍和紙棒,熺熺眨巴著眼睛看著仔仔,仔仔心領神會,把自己的手工作品送給熺熺。

孫老師說:“愛,首先是一種感覺,一種細微的情感,一種心的投向和歸屬,那投向中有一種安全感、自由感、輕鬆感、幸福感,一種完整的、被解救的感覺。”

謝謝你,仔仔,在你身邊,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愛意,把我從與父母分離的焦慮裡,解救出來。


被愛滋養過的孩子,學會了愛人

你升班了,愛的種子在我心裡悄悄生根發芽,不知不覺間,我就成了你。

一年後,熺熺變成了班裡的小哥哥,開始主動幫助剛入園的新生小樂樂,就像當初仔仔哥哥幫助熺熺一樣。現在是哥哥帶妹妹。

當小樂樂因想媽媽而難過的時候,熺熺看到了,對樂樂說:“樂樂,我們一起去盪鞦韆好不好?”

爾後,帶著樂樂去盪鞦韆,玩滑梯,一起奔跑,加入璇璇、加加,一起進行角色遊戲。小樂樂因此也興奮起來。

手工區工作時間,熺熺坐在樂樂旁邊,樂樂安靜地塗色,塗色過後,樂樂拿著剪刀有點不知所措。

熺熺看到了,問樂樂:“你是想要把它剪下來是嘛?”樂樂看著熺熺點點頭,熺熺說:“來,我幫你!”於是,熺熺拿起剪刀幫樂樂把簡筆畫按輪廓線剪下來。樂樂看到了,高興得手舞足蹈。

體育活動時,當小樂樂不知道要做些什麼的時候,熺熺主動牽起樂樂的手,帶著樂樂一起排隊,爬吊梯,為樂樂加油打氣,當小樂樂順利爬過吊梯時,熺熺給了樂樂一個大大的擁抱。

孫老師說:“怎樣才能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愛呢?給予孩子成長的機會並讓孩子感知到你的愛,為孩子的發展和每一個生活細節提供條件和幫助。”

謝謝你,熺熺,你給我的愛,我感受到了。

被愛滋養過的孩子,學會了愛人


你正在走我來時的路,我懂你所有的孤獨與無措。

剛入園三個月的兩歲半的小辣椒,在幫助新入園兩歲半的寧寧穿鞋子。小辣椒拿著寧寧的鞋對準寧寧的腳說:“來,寧寧,請把腳伸進鞋子裡。”

說完,小辣椒把鞋子套進寧寧的腳裡,細心地用小手提起鞋後跟,穿好了一個再穿另一個鞋,寧寧給了小辣椒一個甜甜的吻。

這場景多像小辣椒初入園,諾諾姐姐也曾細心地幫小辣椒穿鞋。

手工區,手工材料灑滿一地,孩子們說:“是寧寧弄的!”在引導寧寧回來歸位時,寧寧扭捏著身體不肯歸位。

諾諾姐姐看到了,主動拾起灑滿一地的手工材料,一邊說:“因為他還是新孩子,還不懂得這裡的規則,沒關係,我可以幫助他。”

隨後,諾諾把手工材料整齊的歸位。寧寧看到了,對諾諾甜甜地說了聲:“謝謝!”

午餐過後,老師一時半會走不開,向諾諾請求道:“諾諾,請問你願意帶米妮上臥室嘛?她還是新孩子,不知道臥室在哪裡。”

諾諾滿口答應:“可以啊,我們一起走吧,米妮!”於是,三五個孩子一起牽著米妮的手,前往臥室。

體育鍛煉時間,我們的活動內容是攀爬吊梯,新生子恆由於身高不足,無法觸碰到吊梯,周圍的小夥伴們看到了,爭先恐後地把子恆一把抱起,好讓子恆能伸手抓握吊梯。就像老師幫助子恆抓握吊梯一樣。


被愛滋養過的孩子,學會了愛人

“他還是個新孩子”成了我們之間的暗號。

他還是新孩子,還不懂這裡的規則。

——沒關係,我們一起幫助他。


他還是新孩子,他想媽媽了。

——沒關係,我們一起陪陪他。


他還是新孩子,還不知道臥室在哪裡,請問你們願意帶他進臥室麼?

——願意!於是,手牽手的前往臥室。


他還是新孩子,還沒交到好朋友,請問你們願意跟他一起玩嘛?

——好呀~我們一起玩吧!


當他違反規則或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拿了我的物品,問老師:他是新孩子嘛?

當得到肯定的答覆時,好吧,沒關係,我原諒你。

是的,新孩子就是有這樣的“特殊待遇”。

你正在走我來時的路,我懂你所有的孤獨與無措。

被愛過的孩子,學會了愛人。

孫老師曾說過:“愛,其次是一種給予的幸福,因為你曾感受過愛,知道被愛的感覺。而給予,就是獨立的內涵。”

正因為我曾感受過愛的滋養,知道被愛的滋味,我願意把這份愛的幸福給予你!


愛使人獨立,獨立使精神發展,愛是智力發展的基礎,有了愛,才談得上獨立。愛就是兒童成長的土壤。

孫老師曾說:“我們一生能夠給予孩子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愛!”

正因為有愛的流入,才會有愛的輸出,愛,一直在流動。

被愛滋養過的孩子,學會了愛人。


被愛滋養過的孩子,學會了愛人


一點願景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感受~

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願每個孩子都擁有五彩繽紛的童年,

願每個生命都能被愛所照亮。

我是資深幼教,育兒問答達人,正面管教,愛和自由追隨者,關注我@謎婷幼教小課堂 ,陪您用系統觀的全新視角讀懂孩子!

被愛滋養過的孩子,學會了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