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深圳楼市的5点建议

近日,深圳楼市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在各种媒体上,充斥着“日光盘”、“深圳再度领涨”、“深圳均价第一”等吸引眼球的说法。

那么,深圳楼市是否过热?该怎样看待这个市场,未来应该出台哪些调控措施?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深圳楼市的确有回暖迹象,但冷热不均,距离“过热”有较大距离。

春节后,深圳西部地区的市场明显回暖,主要体现在宝安中心区二手房价大幅补涨。此外,在光明、宝安北、南山后海、蛇口等片区,也都有回暖迹象。

但在东部地区,比如龙岗、坪山很多盘销售并不理想,二手房价格也长期稳定。所以最近坊间有这样的说法:深圳的房价是“西边涨疯,东边气疯”。

其实所谓的“西边涨疯”,很多时候也只体现在二手房叫价上,未必有真实的成交。

第二,深圳房价上涨有其合理性,是增量人口、增量资金共同推动的结果,背后是深圳定位的全面提升、热钱涌入,以及城市发展空间的不足。

深圳楼市回暖,有比较合理的原因。自2015年到2016年领涨全国之后,深圳楼市调整期最长,调整也最为充分。

此外,深圳人口红利非常丰厚,每年新增户籍人口40到50万人,即便每3个人形成1个购房需求,每年也将达到13万套。这还不算每年有大量深圳户籍人口满18岁,获得独立购房资格。而深圳每年新增住宅供应,一般维持在3到5万套左右。人多、人口增长快,而房子存量和增量都偏少,这是深圳房价上涨的最大原因。


此外,深圳常住人口在深圳的真实购房率不到30%,这在全球大城市里都是最低的。

深圳城市定位的不断提高,让深圳不动产在全国、全球资产配置中,被资本重新认识。2019年8月18日,深圳被确定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城市的综合定位、目标都已经比肩北京、上海,在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里非常突出。

至于深圳汇聚的上市公司数量、市值,拥有的发明专利和PCT国际专利,都在大湾区乃至全国、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根据胡润的统计,在深圳生活的身价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人数,已经位居全球城市第六位。

从GDP反超广州、香港,到成为“先行示范区”,深圳过去几年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势能,引发了资本对深圳城市价值的重估。

通过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截至今年3月末,深圳汇聚的资金迅速飙升到9万亿,同比增长17%。这个增速,达到了同期M2增速的1.7倍,也远远超过北京、上海、广州的资金增速(这三个城市的增速为11%到13%左右),至于重庆和天津的存款增速则只有3.6%和2.3%。

这告诉我们:疫情后,热钱涌入深圳的态势非常明显,其中相当一部分跟买房有关。

而深圳的土地面积,只有北京、杭州的八分之一,不到广州、上海的三分之一。所以,深圳其实是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超大城市”。深圳每年的住宅用地供应量,跟内地普通地级市相当。


所以,中国的“人地错配”在深圳最为典型,这也是深圳房价多次领涨全国的根本原因。


把东莞和惠州视作深圳郊区,深莞惠三个城市平均计算房价,深圳房价才跟其他城市有可比性。因为深圳的总面积,还没有北京六环内大。而东莞、惠州每年超过一半的新盘,都被深圳人购买。

第三,房价如果上涨过快,对深圳实体经济将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深圳提升竞争力。

给深圳楼市的5点建议


上图是深圳市统计局刚刚公布的2019年深圳各类学校学生人数统计,可以看出,2019年深圳小学生招生人数是20.4万人,同比下降了1.1%;幼儿园招生人数为17.98万人,同比下降了7.1%。

这在深圳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

给深圳楼市的5点建议


上图则是深圳统计公报里,2019年移动互联网用户和固定互联网用户数。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大幅下降了将近400万,回落到了2017年的水平。

至于深圳的移动电话用户,也从2018年的2977.6万户,下降到了2019年的2896.5万户,少了100万。

这意味着,深圳真实的常住人口在2019年可能是下降的。

其实在2019年,我们就常能在坊间听到各种抱怨:说经济不好,深圳生活成本高,很多片区随着工厂撤离人口减少等。现在,我们在统计公报里得到了某些印证。

总之,深圳房价如果上涨过快,一定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拉低深圳的竞争力。

到目前为止,深圳在内地经济总量最大的几个城市里,仍然是第二产业占比最高的,但是否能永远维持,就很难说了。

第四,关于深圳楼市调控的5点建议。

2020年8月26日,是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也将是深圳成为“先行示范区”一周年。对于8月很多人充满了憧憬,认为可能会有利好。楼市回暖,跟这个预期有关。

但也正因为这个预期,再加上深圳定位的提升,决定了深圳不能在房价上太突出,楼市不能太热。

深圳楼市最近给人留下“偏热”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媒体渲染个案的结果。回暖在局部的确存在,但整体上仍然保持稳定。即便如此,为了稳预期,深圳也应该考虑储备或择机出台一些政策。

1、可以考虑“因区施策”,针对最近几年一直偏暖的南山、宝安、光明,采取特殊的调控政策。

比如这个区域的住宅限售期,可以从3年延长到5年。对于单价比较高的二手盘,适当提高首付成数;单价超过20万的,首付可以提高到80%、90%,甚至不予贷款。

在青岛、成都、苏州、广州等很多城市,都存在楼市政策的区域差别,比如广州的增城、从化不限购,南沙、白云、黄埔、花都放松人才购房,越秀、天河、海珠等区最严格。深圳也应该至少区分两类地区——西部过热地区,和东部普通区域。

2、针对高单价、大面积、高市值的奢华公寓,适当提高首付比例,比如提高到60%或者70%。

最近一年多,在心理上拉高房价预期的,很多时候是后海、蛇口、前海的奢华公寓,这些公寓单价动辄20万、30万。其实它们都在很大程度上透支了未来,有可能成为未来10年跑输大盘的房子。提高这些房子的首付,对压制深圳房价预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利于化解银行的贷款风险。

在公寓上,深圳已经比北京宽松很多,适当提高部分高价盘的首付比例是合理的。

3、新房销售全面实施公证处介入的摇号制度,防止内部腐败(比如收取“喝茶费”)。

4、新房销售时,学习苏州等城市的经验,拿出一定比例给人才购房者,或者是刚需购房者。切块比例可以达到50%。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刚需,可以参加两次抽签,第一次是给刚需、人才的抽签,第二次是普通抽签。

5、一条备用的调控措施:落户深圳超过1年,才能获得购房资格。

深圳目前落户门槛比较低,所以通过迁户口来深圳买房比较容易。但深圳户籍人口比例远远低于常住人口,限制落户违反国家政策,也不利于提高深圳竞争力。但深圳可以学习西安、长沙等城市,在楼市过热的时候出台政策,落户深圳1年内不准买房,必须等到1年之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