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角度解讀美國抗疫,一點都不意外,醫療體系恐被擊穿

從經濟學角度解讀美國抗疫,一點都不意外,醫療體系恐被擊穿


最近很多人對美國的防疫措施感到大吃一驚,在2019年的各國對傳染病的準備得分上,美國高居第一,但是,美國很明顯沒有控制住,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已經高居全球第一。。實際上,我認為完全符合我預期,一點都不意外。


公共衛生,傳染病從來都是一個經濟學上具有外部性的問題。這意味著,一個人患病,肯定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整個社會的事情。所以,我們第一時間宣佈對檢測和治療免費。實際上,這方面花錢並不算多,根據衛健委的數據,平均一個人花費只有1.7萬,整體在治療上的花費總共就20億左右。當然,在防疫其他方面的支出要高的多。而歐美則在檢驗和治療上,沒有第一時間做到這一點。


從經濟學角度解讀美國抗疫,一點都不意外,醫療體系恐被擊穿


而在疫苗和特效藥發明之前,最有效的控制方式,目前看來還是隔離,這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社會組織力,這方面我們也是強項。所以張宏文醫生說,我們勝在了社會組織上。


最後,作為一項新的疾病,具有經濟學上的信息不對稱的特點,這就需要聽從技術專家的意見。而美國雖然有領先的傳染病專家,但是其CDC疾控中心主任福西,基本被邊緣化了。畢竟,美國總統說了:“沒人比他更懂病毒”,所以現在還得了一個稱號“懂王”。


從經濟學角度解讀美國抗疫,一點都不意外,醫療體系恐被擊穿


美國的長處在於醫療物資的充裕以及醫療水平的領先,所以,現在美國的醫療體系也沒有被擊穿,不過任何事情都有極限,如果死亡率超過7%,就可以認為被擊穿了,目前已經接近5%。筆者認為,當確診人數達到100萬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這個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